APP下载

枣离体嫁接影响因素研究

2017-07-31刘晓光彭艳芳李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培苗冬枣

刘晓光彭艳芳李 洁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2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 河北 保定 071000)

枣离体嫁接影响因素研究

刘晓光1,2彭艳芳1李 洁1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2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 河北 保定 071000)

利用患枣疯病的婆枣组培苗作砧木,健康冬枣组培苗作接穗,进行微嫁接。试验采取加入植物生长素调节、暗培养、嫁接口处理的方法改善砧木的茎粗状况,结果表明暗培养可增加茎粗,增长节间,减少后期除萌,更适用于枣树微嫁接;而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基本无效。试验进行了 “婆枣—冬枣”和 “冬枣—冬枣”的不同嫁接组合处理。结果表明,嫁接亲和性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枣疯病;微嫁接;植原体

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树之一,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枣果是食药兼用果品,枣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空间巨大。但枣产业正日益受到枣疯病的严重侵害,已成为制约整个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本试验以植物诱导抗病性理论为基础,利用患枣疯病的婆枣组培苗作砧木,健康冬枣组培苗作接穗,系统研究适合枣疯病病原传导的微嫁接诱导的主要因素,以期能为枣疯病抗病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砧木:婆枣感染枣疯病的组培苗(标记为15),仍保持疯症;冬枣感染枣疯病的组培苗(标记为DF),仍保持疯症。接穗:健康冬枣的组培苗(标记为D)。所有组培苗材料均来自于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

1.2 试验方法

1.2.1 嫁接方法。采用反向劈接法进行嫁接。

1.2.2 培养条件。采用MS基本培养基,琼脂6 g,蔗糖30g,灭菌后使用。光照时间14h,培养温度28℃。

1.2.3 砧木的处理。砧木茎细,不利于嫁接,为得到节间较长较粗的砧木,采取了如下措施:①暗培养:将砧木病苗接入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在暗中培养20 d左右;②加入NAA、IBA、GA3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见表1。

表1 调节砧木茎粗所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mg/L)

1.2.4 不同嫁接组合处理。①15作砧木,D作接穗,标记为D/15。②DF作砧木,D作接穗,标记为D/DF。分别在嫁接8 d、13 d、18 d、23 d、28 d时调查两种嫁接组合接穗的成活数量。每个处理选择45棵嫁接苗,以接穗腋芽萌发作为接穗成活的标准,重复3次。

1.2.5 嫁接口处理。采用0.5 mg/L的GA3浸泡处理砧木和接穗,同时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砧木和接穗嫁接为对照。①砧木15、接穗D用0.5 mg/L的GA3浸泡12 h。②直接嫁接,不经过任何溶液浸泡。分别在嫁接8 d、13 d、18 d、23 d、28 d时,调查以上两种处理方式下两种嫁接组合的接穗成活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带枣疯病砧木组培苗节间和茎粗的调节

2.1.1 暗培养的影响。将15号枣疯病病苗在黑暗中培养20 d左右,砧木腋芽与腋芽的节间变得长且粗,但是病苗全部黄化、易断,嫁接操作时容易失水萎蔫。将嫁接苗置于光照下培养时,砧木渐渐恢复绿色,木质化程度增加,支撑能力增加。

2.1.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茎粗影响。试验采用NAA、BA、GA33种激素调节15号砧木茎粗。经过30 d培养,测定砧木茎粗,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培养,砧木与对照(不添加任何激素)的砧木病苗在茎粗上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砧木茎粗的影响

2.2 GA3浸泡处理嫁接口对嫁接成活的影响。采用0.5 mg/L GA3浸泡处理15号砧木和冬枣接穗,同时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砧木和接穗嫁接为对照,40 d后统计两种不同处理的成活率及接穗萌发的时间,结果见表3。数据显示使用GA3浸泡砧木和接穗,比直接嫁接的成活率高,接穗萌芽的时间也较早。但差异不显著,且操作过程繁复,容易增加污染机会。

表3 嫁接口不同处理对嫁接成活的影响

2.3 不同嫁接组合的嫁接成活率。试验采取了D/15和D/DF两种不同的嫁接组合测定嫁接成活率。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种嫁接组合嫁接苗的成活率增加,在28 d的时候分别达到77.78%和91.11%。在培养各阶段,D/DF组合的成活率都高于D/15。D/DF组合的萌芽时间约为7 d,比D/15稍提前。这可以从嫁接亲和性的角度来解释,即同品种内(D/DF)的嫁接亲和性要明显高于不同品种间(D/15)。

表4 不同嫁接组合的嫁接成活率

3 讨论

枣树的微嫁接已经有前人进行过类似研究。但是其研究内容相对复杂,所用步骤繁琐。本试验对几个可能影响微嫁接的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微嫁接过程中亦体现了果树嫁接中的嫁接亲和性问题,这与传统经验是一致的。赵锦[1]认为添加激素能有效的增加茎粗,但是需要将砧木连续继代3~4次才能达到效果,而本试验研究发现,将砧木进行暗培养1次即可得到满意结果,简化了前处理的培养时间和处理手段。秦子禹[2]对枣微嫁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使用了很多方法来提高嫁接成活率,但所用方法复杂、难以掌控,染菌几率较大,费事费力。另外,本试验还对嫁接后砧穗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不同嫁接时间的愈合状况,为更完善的建枣微嫁接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资料。

注: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西北及北方地区民族性果树——枣树抗枣疯病的离体诱导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4H SZ003。

[1]赵锦,代丽,薛陈心,等.离体条件下进行治疗枣疯病药物筛选的可行性研究 [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1):70~73.

[2]秦子禹.枣试管微嫁接技术研究 [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培苗冬枣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组培苗生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增城蜜菊”组培苗有机栽培管理技术
我的冬枣卖了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