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被自己的贫穷激怒
2017-07-31□成玉
□ 成 玉
你是否被自己的贫穷激怒
□ 成 玉
大三的时候,学校搞了一个活动,主题是“自强不息”,都是一些“表现优秀”的贫困生做汇报。
一个大一的女同学演讲。刚开始,她以非常平和的语气跟大家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家庭,她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很艰辛,但是她讲述出来非常淡定。
但是讲着讲着,她的眼神有点儿变了,非常坚毅,坚毅到有点儿冷酷,有点儿激动,基本意思是: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学,我看着你们在学校挥霍自己的青春,我一点儿也不羡慕你们。真的,我一点儿也不嫉妒!我一定会证明给你们看,我会比你们强多了!
对于这个姑娘,我既同情又担忧,因为一个人靠强大的毅力和决心支撑着自己的信念,但谁敢保证那颗心一直平和,丝毫不会极端和狭隘化呢?所幸,她还没有心生仇恨,只是被自己的贫穷激怒了。
初中有段时间,母亲单位半破产,提前退了,父亲想着多挣钱,早就辞职下海了。
可惜父亲没挣到什么钱,人还常年不在家,所以家里经济条件很差。
不过当时对穷困的感觉并不明显,一是我所在的小县城,相对闭塞,大家对比度并不强烈,二是母亲给我营造了一种没见过世面下的精神自足。
说吃饭吧,我当时没怎么下过馆子,每天都是母亲做饭,现在想来,吃得很简单。基本上一顿饭就一个素菜,有时候是榨菜,另外母亲做一些补救,给我做很用心的手擀面概率很高,来弥补米饭做主食的单调;每顿饭没什么菜,但是频繁变种类;她专门烧好一些酱肉丝放那,不放菜,每顿饭给我拨一点,二斤猪肉能吃不少顿。
最关键是她的精神胜利法,她不断给我灌输:
“你妈以前老去饭店,饭店的菜花样多,但是其实很难吃的,哪有你妈做的小青菜好吃,又健康。”
“我的手擀面,是世面上没有的美味,我做的肉丝是不是特别好吃?”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每天吃的饭特别好吃,幸福感爆棚,然后还跟人吹嘘我吃得好。当时有些同学也没见识,很容易被唬住,羡慕地看着我。
那个时候,我相信,能吃到母亲做的手擀面,就是我全部的美好。
最后,比较终于来了。班上转来一个家境优越的男生,从穿着上,从举手投足间对别人不屑的表情上看,他的确比我们高了很多档次。我和一些没原则的男生开始屁颠屁颠地和他套近乎,自然,好处就是他带我们吃了很多好吃的,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叫“西餐”的东西。
更致命的是,这个富有的家伙,在学习上也“睥睨天下”,从他进我们班开始,就注定了“神”一样的存在。这得多招人嫉妒啊!自然,他和我们这些“追随者”都成了另一些人愤怒的谈资,“有啥好显摆的啊,不就是仗着家里的老子有钱吗?又不是他自己赚的。”“那些没骨气的家伙,成天跟在人家屁股后头,也不觉得丢人”……
我承认我是羡慕,但绝没有嫉妒,更不会有愤怒。每个人出身不同,自然过着不同的生活,抱怨无益,也不切实际,不如将这些作为我们要追赶和超越的目标,让自己动力十足。
如果你不幸掉入贫穷的漩涡,那么你需要的是战胜困境的勇气和决心,而不是被它激怒。
(摘自《辽宁青年》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