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转变教和学的观念

2017-07-30马海霞

教育 2017年28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马海霞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重点强调要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著名学者、书香校园的首倡者朱永新先生则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由此可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这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由学生自己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阅读文本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是教师精妙的设计,绘声绘色的讲解,连续不断的“追问质疑”,更是学生在专注听讲、豁然开朗中感受文章的精妙所在。简单说,就是教师讲得有趣味,学生听得有收获。但事实证明,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质性提高,离不开自己的阅读实践活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从解读题目、作者开始,再到理解词、句、段和篇章,逐步进行实操训练,才能真正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和学的观念。

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能力

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突出《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它的重点是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在方法与过程上,以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变为自身的情感体验,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略课文的内涵,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阅读可以是多角度的,但课堂教学对时空有着严格的规定性。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面面俱到地阅读,其结果将处处不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要避免烦琐化,应突出重点。这也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总目标,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在每一篇课文教学中要确立整體观下的重点突破目标,选择最佳的“切入口”,以点带面、化繁为简,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空间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变“讲堂”为“学堂”

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课堂的特点:建构互动的思维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获得阅读的情感体验。这特点突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意识,也显示出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一直以来的“讲堂”培养出了众多默默接受的学生,而在这默默的接受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日益消失殆尽,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体性。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高屋建瓴,把“渔”授以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展示出学习的主体性,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去获取“鱼”。在这自己获取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质疑、释疑中的曲折、反复、失败与成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学习能力。正如《课标》中提到“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变“接受者”为“发现者”

人生来就是一个灵活的学习者,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学校的教育就是将学习这一人类基本的习得性功能加以引导和组织的体制。在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课堂上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走进教师设计的框架,忽视了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兴趣关注。

新课程认为,阅读行为的实质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教师在阅读中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人,是引导者、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学生阅读“个性化”,决定了语文课本不再是教本,而是读本,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必须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探究氛围。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设计出能解答文本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点中阐述自身的阅读体验。

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会比在学校里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所以说,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