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物”走进“心理”

2017-07-29薛曼

魅力中国 2017年8期
关键词:程式豫剧人物

薛曼

我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薛忠信是豫剧大师桑振君的老师。父亲薛明轩、母亲贺玉娥也都是豫剧名家,自幼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成长,潜移默化中对戏曲特别热爱,而且学啥像啥,父母一看也很乐意教,这样,父母就成了我学戏的启蒙老师。为了实现我的艺术梦想,让自己能够成为像父辈们一样的好演员,在我十岁的时候考入了濮阳市戏曲学校。

经过五年戏校的专业学习,我从懵懂的少年不仅接受了系统的戏曲理论知识,同时掌握熟悉了戏曲舞台的唱、做、念、打和基本功训练,因为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加上自己的嗓音条件及表演天赋,很快就主演了折子戏《花木兰》中别家,《朝阳沟》中银环下山,《抬花轿》周凤莲等,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1986年我以优秀成绩毕业分配到安阳市豫剧三团,让我的戏曲梦想有了更加广阔的艺术实现平台。

要想成为一名好演员,成为戏曲舞台上真正的“角”,就必须要明白人物塑造的心理历程,然后通过渐进的理解和认知,将“人物”注入角色“心理”。在这种不断的体验理解和认知中达到人物表演的“心理”升华,最终实现舞台人物的个性化。如新编古装剧《秦香莲后传》中秦香莲,我把自己几年的所学之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秦香莲人物的创作中,在父母的牵线协调下,我有了张宝英老师空闲时的请教学习,无论是唱腔、还是人物表演,张老师都不厌其烦地指导示范,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努力,彩排的那天晚上,我请来了张宝英老师来审阅,但是,由于紧张尽管戏演的比较圆满,我心里明白,许多地方演的都不太理想,于是我有了重新再来的创作欲望,先不急着上演,等自己把人物彻底弄明白了再立上舞台。我对秦香莲这个人物进行逐段逐句逐字的唱腔推敲,并对人物表演给予分场次定位,光有这些还不够,又对剧本给予重新通读了几遍,这一番功夫下过,我突然发现,人物越来越清晰地站在我的面前,我们瞬间有了心靈对话,我是秦香莲、秦香莲就是我,18年了,我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扶养成人,让儿子保家卫国,但我不求他功成名就,因为我看透了做官人的嘴脸,知道人一旦做了官这心就会变的,当年自己的丈夫陈士美抛父弃母,追杀妻子儿女不就是因为做了官吗,面对皇家威权我不怕,求包青天为我还了一个公道。可这怎么了,18年了,儿子不但做了官还做了郡马,我哭韩庙,痛斥儿子不孝,因为恨我不认郡主,要儿子与我回家耕田。包青天来了,看着昔日威风的皇姑,今天确因为郡主离去的那种凄凉,再看看包相爷为了说合我们一家子事东奔西跑,我的心不知道这是又怎么了,中华民族善良的心那,昨一下子在我秦香莲的血液里脉动啊,别说了包相爷:“以礼相见大不了她,以礼相见小不了俺。”一声“皇姑”叫出口,台下满是掌声,这是观众送给秦香莲的,是老师及同行们送给我的,一时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因为我看到了站在舞台边沿的两双眼睛,我的父母正在默默无声地注视着我,她们在为我鼓掌的同时,心里也平添出哪份对自己女儿演出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戏后来也成了我自己的代表作,记得有一次张宝英老师在看了我们演出后鼓励说“后生可畏,前途无量”。

当然,我们在要求让“人物”“走进”心理的时候,还需要与戏曲的表演程式给予完美结合,因为,任何人物的塑造,只要是舞台艺术,都离不开它的基础——表演程式,但是,戏曲的表演程式在有限的基础上有其无限性。2005年,在首届中国“常派”唱腔艺术电视大赛中,我以豫剧经典剧目《花木兰》中“用巧计哄元帅出帐去了”参加比赛,为取得很好的艺术佳绩,我在前辈艺术家和当代老师们表演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打造,比如第一句“用巧计哄元帅出帐去了”。原先的表演是面对观众正装演唱,然后从舞台中央向前走台步,我们理解是,保持原有的让“人物”走进“心理”的创作态度,融入戏曲的表演程式,让第一句在有限的程式表演中无限地去呈现人物内心独白,先遮挡面部,一个水袖微抬,另一水袖扯袖角在过门里唱“用巧计”然后自然过渡到“哄元帅”继而“出帐去了”当“了”字出来后,两只水袖下来里甩外抖,以小生表演程式“羞的俺”转为旦角表演程式“花术兰脸上发烧”,在这两句唱腔后,让人物从心理表现在接下来的唱词里,呈现出花木兰在军营中女扮男装的自豪感,而结尾的梳妆、理鬓,包括纺花这一系列程式化表演,都充分展示了人物返乡的激动和紧迫感,由我主演参赛的“花木兰”这出折子戏因为表演贴切,演腔到位,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荣获大赛个人表演金奖。

作为一名演员,应该善于学习和创新,新编现代小豫剧《婆婆妈妈》中我饰演一号人物婆婆,说心里话能否塑造好婆婆,把握好人物尺度,让“人物”真正走进“心理”我心里确实没底,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婆婆这个角色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演过的舞台人物,如何塑造好人物情感世界,怎么样才能使剧中的婆婆更臻完善,更为准确,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通过对自身与角色的条件分析,我找到了自己演现代戏的局限性,但也有了演好现代戏自信心,那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舞台艺术积淀,还有自己一直坚守的让“人物”走进“心理”的创作理念。我相信只要坚持和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剧中的婆婆是一个心底善良的退休老人,因为个性强,所以对许多社会现象有成见、看不惯,也因为对个别人和事有抵触情绪,养成了对任何人不信任,包括自己家人,所以,在得知自己的儿女亲家退休后说三道四,其实是关心时,双方产生了激烈的争执,矛盾不断升级,让两个孩子左右为难,经过儿子和儿媳的耐心说教,最终两亲家冰释前嫌,和好如初,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从一上场第一个亮相就出其不意,先风风火火地急步走到台中,一手叉腰、一手向前向上而下斜伸,然后“咋了、咋了,这是谁家猪跑出来了,”这时候身子转过来对着亲家门口,“乱哄哄地吓唬说”接着唱“自家耕地自己管,别咸吃萝卜瞎操心”。这种表演让观众一下子了解到人物的张扬个性,同时给人物心理走向作好程式与表演铺垫,每当演到此处就会出现观众们的热烈掌声。这出戏在参加河南省第六届黄河戏剧奖小品、小戏大赛中荣获了个人表演银奖的好成绩。

以上所述都说明了塑造人物、理解人物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善于塑造人物,发现人物,理解人物,让每个舞台人物走进你的心理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具艺术生命力,我想随着我对人物理解的不断加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深度,也必然会随之有新的变化,新的提高,这些新变化,新的提高同样在不断的舞台演出探索实践中得到艺术升华。

猜你喜欢

程式豫剧人物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学术写作程式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
广汽传祺增程式电动车型首发
戏曲音乐的“程式”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