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零售”,各巨头怎么卖东西

2017-07-29

环球时报 2017-07-29
关键词:新零售便利店盒子

编者的话:大商超关店,网购增长放缓,在“后电商时代”,“新零售”似乎成了零售业的救命稻草。但“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各国都在说,却都说不明白。商家都在探索,尚未有标准答案。而每个国家因消费特点不同,零售趋势也千差万别。本期,《环球时报》希望透过多家巨头企业的零售新趋势,探讨对于不同国家来说,什么才是“新零售”。

上海“无人超市”能成气候吗?

本报记者 余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便利店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家名为“缤果盒子”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最近出现在上海的街头。这是一项测试市民素质的行为艺术,还是未来零售的趋势?《环球时报》记者一探究竟。在烈日下来回找了半天,记者终于发现了这家隐蔽在上海大润发超市总部楼前的无人便利店。

“盒子”的门是上了锁的,进门时需要打开微信关注“缤果盒子”,进行手机短信验证码验证后,就可以进入。进入“盒子”后,相比外面烈日炎炎的高温,里面舒服多了。记者发现,已经有两名顾客在里面“纳凉”。原来,他们也是特地过来体验的。《环球时报》记者拿了一瓶乳酸菌饮料,然后把它放在收银台上的“商品识别区”内,显示器显示出商品的价格,然后根据提示用微信付款即可,整个过程较为流畅。顾客也可以通过这家公司的App或支付宝完成付款。

《环球时报》记者在“盒子”里待了半个小时,期间共有6名顾客进入,一名姓吴的本地顾客对记者表示,这个“盒子”空间有点小,大概只有15平方米。如果投放在高端写字楼,在高峰时刻很难容纳很多人。也有顾客在意见簿上留言说,商品识别技术还有待提高,并建议增加进门时的便利性,比如增加淘宝、微信或QQ 号等入口。还有顾客建议公司应该投放更多“盒子”到高端写字楼去做测试。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位于上海欧尚长阳路的“盒子”由于高温暂停营业。《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盒子”是全封闭玻璃结构, 长期日晒的确导致内部温度容易升高。

“缤果盒子”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计划在一年内进行全国5000 个盒子的铺设,今年8 月将会有200 个盒子在华南多个城市落地。目前“缤果盒子”已完成A 轮融资。融资额超过1 亿元人民币。但该公司并未透露“缤果盒子”的运营成本。

其实,无人便利店不是什么新技术,主要依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如动作识别防盗系统、自动结算系统、人脸识别和动态货架等。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偷盗问题,“缤果盒子”方面称,盒子内配备了全方位的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技术,若发现可疑人员或犯罪行为很快就会被察觉并记录下来,之后会有专人负责追偿。所以,在“盒子”里的偷盗成本会比在其他地方更高。

当然,“缤果盒子”不是第一家提出“无人超市”概念的公司。早在2016年12 月,亚马逊就推出名为“Amazon Go”的无人超市概念店。阿里巴巴近期也在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展示了“淘咖啡”——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项目。阿里巴巴的参与是否会让无人超市成为共享单车后下一个投资风口?“这个市场很大,肯定会有竞争,很多人会进来。但与共享经济不同,无人便利店的综合门槛很高,包括团队的商务拓展能力、后端供应链的生产能力、后端货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技术投入等,属于高起点、高门槛项目,不一定会出现共享单车那种局面。”“缤果盒子”如此回应记者。而据《环球时报》记者私下了解,就是在阿里内部,对无人超市项目也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无人超市是那种“长期看好,短期较难大规模开展”的项目。

据了解,“缤果盒子”的盈利点主要来自销售商品的利润、与品牌渠道商的合作,以及现金流的再利用。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还很难判定无人超市的运营成本是否比常规超市低。而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企业参与到“无人超市”项目中,很有可能带来一轮新的投资热。王先庆认为,过度投资有可能带来新一轮泡沫,投资人最好谨慎一些。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像“缤果盒子”这样的无人便利店,运营成本可能会比常规便利店低,因为它会省去高昂的人力和租金成本。但是在一些小城市则未必,因为无人便利店的维护和首次投入成本比较高。熊钢更多担忧的是来自伦理层面:如果未来无人超市普及的话,会不会带来更多的人失业?▲

亚马逊领跑美国新零售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吴乐珺

亚马逊的市值已超过美国8大零售商的总和,但当越来越多商家把注意力放在线上消费时,亚马逊却开起了实体书店和超市。

在亚马逊书店,货架上的书不管是平放还是立放,都是封面面朝顾客,顾客可以最快速度将封面一览无余。此外,传统书店的图书分类大都分成人文、历史、小说等,而亚马逊则是根据大数据的分析采取了另一种分类,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的书是“用户最多收藏图书”“本月畅销书”“本周最多预定图书”等,每一本书下面都有4星或5星的评价以及简短的书评,都是普通读者的读后感,真实而亲切。每本书的推荐语下面还有条形码,可以查询该书的网络价格,因此亚马逊书店在提供舒适体验感的同时,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对接。

另一家位于纽约的“图书文化”书店,从“相亲”节目中获得灵感,挑选一部分书用棕色纸包装起来,读者无法看到书的封面和其内容,但书店会在棕色封皮上写道“喜欢我,就阅读我”,并标注一些关于该书的提示性话语,以吸引读者购买,也推动了书籍的线上销售。

在亚马逊的无人超市,不用排队、不用现场付款、没有收银员是其三大特征。消费者挑选商品拿了就可以走,手机会显示所购买商品和金额,既有线下购物“逛”的感觉,又有线上购物虚拟体验。

不久前,亚马逊收购美国最大食品超市“全食”,此举被媒体称为“掀开美国新零售发展的大幕”。高档超市“全食”在全美有400多家门店,外界猜测,全食超市将接入亚马逊巨大的电商生态系统,对亚马逊线上系统进行优化和补充,同时,亚马逊可以依靠大数据优势进一步发掘客户需求,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整合资源。

在线售卖折扣剃须用品的Harrys也于去年宣布与塔吉特百货合作,让其剃须刀片等产品入驻塔吉特百货。根据尼尔森的数据,几个星期内,它就通过塔吉特百货这个渠道获得50%的市场份额。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大卫·贝尔在著作《不可消失的门店》中,讲述了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成功案例。总部在纽约的互联网品牌沃比·派克低价时尚眼镜,于2013年开设自己的实体店,目前已达50家,整体销量比预期的更好。这里的眼镜大多为95美元的标准价位。沃比·派克眼镜打破了实体店和虚拟店的服务界限,向消费者推出“试戴”服务,即潜在消费者可免费获得5副眼镜(不带镜片)和5天试戴时间,让消费者不需“前往门店”就能消除对商品的不确定性。其次,该眼镜品牌会明确标注利润,通过向消费者展示与典型竞争对手的价格和利润关系,获得消费者好感。▲

日本24小时店比网购更便利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

日本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上班族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目前,日本已形成以乐天和雅虎为首的两大网购平台。不过,日本的实体店却并没有被取代,甚至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这与日本人做生意的模式和日本消费者的习惯有很大关系。

日本生意人并不喜欢“全面撒网”地网罗所有消费者,而是注重培养“老主顾”,他们的看法是:生意的繁荣和持续实际上80%依靠的是老主顾的贡献。看日本的《深夜食堂》就知道,老板了解很多老顾客的生活。日本的小酒馆一般都有很多常年光临的客人,老板和客人已不是简单的生意关系,而是有一定深交的熟人、朋友。可以说,日本人把买卖做成了一种人际交流。很多年轻人有自己常去的店,在那里不仅能买到喜欢的东西,还能与其他老主顾交流。老年人本来就用不惯电脑和手机购物,加上一直都有自己常去的店铺,一辈子的习惯到老了更不想改变了。

“同一种商品有很多牌子可选,但永远比不上商品就在你身边,让你立马可以拿到”,这是日本24小时便利店的经营智慧,也是其在网购大潮中屹立不倒的原因。日本全国星罗棋布的24小时店如“711”等无孔不入,不断诞生,购物便利程度一点不输网购平台。日本的便利店还有好多网店做不到的地方,比如购买方便面可以提供开水,提供打印复印、干洗、水电缴费、收发信件包裹等便民服务。有的日本便利店还与政府合作成立“商谈窗口”,让生活困难的人通过窗口倾诉意见,获得政府的帮助。日本便利店根植于日本人生活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依然生存下来。▲

“穷人店”成德国新零售代名词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阿尔迪(ALDI)是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这家1913年起家的“穷人店”现已在全球近20个国家安家落户,分店超过1万家。阿尔迪不仅在德国本土与国际巨头沃尔玛的大战中获胜,让后者亏损数亿退出,近年还反杀回沃尔玛大本营,在美国开了多家分店。阿尔迪成功的秘诀什么?

阿尔迪超市选址大多数位于居民区附近、大学校区附近或城区边缘。这些店铺面积平均不足1000平方米。这样租金便宜却客流充足。其装修也可用“简陋”来形容,就像一般的工厂仓库。这里的商品价格尾数归整,最后一位只有5或0。这样可以减少找零钱的时间,多卖商品。一般超市有2万种商品,沃尔玛高达15万种。阿尔迪则截然相反,不做最全面,只做最基本,只有不到1000种,但足以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每种商品只提供1到2个品牌,自有品牌占90%左右。顾客能简单地挑选产品,反而获得比沃尔玛高出30倍的单品购买力!

更重要的是阿尔迪的价格,在其他超市卖1.29欧元一升的牛奶,阿尔迪只卖0.75欧元,而且质量不比著名品牌低。德国《焦点》周刊调查发现,阿尔迪大量自家品牌商品,实际上都出自名牌生产厂家贴牌生产。阿尔迪由此也确定“价廉物美”的形象。阿尔迪的“穷人店”零售方法,如今已经在德国成为一种现象。继阿尔迪后,德国又出现了Lidl、Penny等廉价连锁超市,它们也开始在国外扩张,成为德国零售业代名词。

不过,德国的“穷人店”模式主要集中在食品零售,对于一些高品质产品,许多商店和品牌则打起了体验牌。比如,西门子在德国一些购物中心及大型电器连锁店,开展场景式体验销售。消费者可以在其搭建的厨房、餐厅等场景中,作为食客品尝美食,也可作为厨师烹饪菜肴。那里还提供高级厨师教授的烹饪烘焙课程。▲

猜你喜欢

新零售便利店盒子
各地便利店有多绝?全国网友吵翻天了
便利店指数
称盒子
为什么我们需要“新零售”
“新零售”变革,到底新在哪?
寻找神秘盒子
步步高年内将开10000家便利店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