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2017-07-29秦琳
秦琳
摘要 本文就黑果腺肋花楸的裸地沙床扦插育苗、棚内砂壤土床扦插育苗、棚内草炭土穴盘扦插育苗3项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了扦插后的管理措施和越冬防寒措施,以期为这一新的经济林树种的扩繁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无性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62-02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腺肋花楸属的落叶灌木,株高1.8~3.0 m,在年降水量≥500 mm、极限低温≥-40 ℃、土壤pH值5.0~8.0、土层厚度≥40 cm以上的地区皆能正常生长。其原产地为美国东北部,是以生产果实为主的经济林树种,还可用于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林建设。果实中花青素、黄酮和多酚含量都是已知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此外还含有纤维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辐射和重金属中毒等都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该树种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率先从国外引进,现已在我国南自江苏无锡、北至黑龙江黑河的广袤地区推广开来,并成功选育出富康源1号新品种,发展前景甚是喜人。近年来,笔者重点围绕黑果腺肋花楸的嫩枝扦插育苗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裸地沙床扦插育苗
1.1 扦插条件
选择离水源、电源较近、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用作扦插场地,上面铺粒径0.1~0.5 cm、厚15~20 cm的鲜细河沙。安装自动控制喷雾系统。
1.2 苗床制作
用新鲜的细河沙铺垫成长≤30 m、宽80~100 cm的苗床,床间留宽30~40 cm的作业道(兼作排水沟)。为防止雨季排水不畅造成苗床积水,在做床之前应事先平整地块,耕翻、耙平床面,在繁殖区外围修筑好排水沟,并把作业道和排水沟的土铺垫在苗床底层,以抬高扦插床面,避免积水[1]。
1.3 苗床消毒
扦插苗床做好后,在插前2~3 d用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床面进行消毒,1 d后连续喷雾淋洗4 h以上。
1.4 扦插时期
6月中旬开始至7月末结束。此时当年生枝条已基本停止生长且呈半木质化状态。
1.5 条材采集
具体包括:①条材选取。在采穗圃内选择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植株作為剪取穗条的母树,也可以在育苗区和栽培园内结合修剪、除萌选择优树进行穗条采集[2]。②采条时间。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条,太阳升起之前完成。③条材处理:将采下来的枝条放入水桶中或用湿布、塑料膜等包裹,迅速运回。将采回来的条材置于阴凉的室内或背阴处,并把下端浸于清水中,对上端喷洒清水以降温、保湿,防止条材积压发热或因曝晒失水。
1.6 插穗制作
制作插穗要在室内或室外阴凉处进行,环境温度要低、湿度要大,干旱多风的天气应注意挡风,适当在地面和操作台上喷洒清水,可起到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作用。
在穗材加工过程中要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和制穗工具洁净,剪刀、水桶、清水盆、浸药池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剪穗时从枝条的顶端开始向下依次剪取长8~12 cm的茎段,插穗上剪口距上叶腋处1.0 cm呈平剪口,下剪口距下叶腋处1.5 cm呈斜剪口,除去插穗下部叶片,保留顶端3~4片叶,并把叶片长度大于5 cm的部分剪掉。剪刀要锋利,剪口需平滑。制好的插穗按50根一捆扎好,并及时将基部置于流动清水中浸泡[3]。
1.7 插穗处理
常用的生根剂有ABT 1号和ABT 2号生根粉。将1包(1 g)生根粉打开倒入非金属容器中,然后加入100~150 mL酒精或浓度≥65%的高度白酒助溶,边加边搅拌,待粉剂充分溶解后,加5 kg水配制成浓度为200 mg/kg的溶液。将插穗置于药剂中浸泡 1~2 h,要求药剂浸入插穗基部深2~3 cm。生根剂溶液要现用现配,1 g生根粉可以处理3 000~5 000株插穗。经生根剂处理,可缩短插穗生根时间,大幅提高扦插成活率。
1.8 扦插时间
利用自动喷雾装置在任意时段都可以进行扦插。一般是早晨采条、上午制穗、中午浸药,在16:00至太阳落山时开始扦插。当天采集的条材必须当天扦插完。插完后立即喷雾。
1.9 扦插深度
将床面5~10 cm深的表层翻暄、耧平、喷透水,待基质疏松、水分接近饱和状态时扦插。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插穗的中下部,将插穗快速插入基质中,深度为2~3 cm。只要能固定插穗,扦插宜浅不宜深。将插穗向阳面倾斜扦插,更有利于插穗提早发根[4]。
1.10 扦插密度
根据插穗叶片的大小来确定扦插密度,以相邻2个插穗叶片相接但又不重叠为度。株行距为5 cm×7 cm或 7 cm×7 cm(即200~300株/m2)时扦插成活率最高。大面积扦插最好使插穗叶片上表面向阳面,并全都朝向同一个方向。
1.11 水分管理
扦插早期,在愈伤组织形成之前以“少量多次喷雾”为原则,保持插穗叶片不萎蔫和基质水分接近饱和状态;愈伤组织形成以后,等叶面上水膜蒸发减少到1/3时开始喷雾;插穗普遍长出幼根后,待叶面水分蒸发掉后稍等3~5 min再进行喷雾;大量根系(根长达3~5 cm以上)形成之后,只在中午前后进行少量喷雾;插穗生长后期以“多量少次喷雾”为原则,只在早晨或傍晚一次性喷透,中间不再喷雾,以促进根系发育和营养生长。注意遇有阴雨天、大风天要适时调整喷水、停水时间。
2 棚内砂壤土床扦插育苗
2.1 扦插条件
要求条件:温室大棚,智能化喷雾、加湿、喷药系统,倒挂式喷头(喷幅2.5 m,悬挂高度>1.5 m),扦插基质pH值为6.5~7.5的砂壤土,遮荫网,温度计,湿度计。棚内应有控温控湿设备,有正常光照,温度保持在25~30 ℃之间,相对湿度为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