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因素

2017-07-29凤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存状态

凤娇

摘要:任何语言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不断变化,并可能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形成外语借词,在全球化交流的今天,这种现象就更为常见。汉语借词的存在是在中西方加强交流的背景下,英语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种必然产物的产生在英汉语言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汉语词在逐渐地融入英语中,但是它们的生存状态各不相同。基于此,主述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从语外和语内的角度分析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生存状态的因素及其影响。

关键词:汉语借词;生存状态;语内因素;语外因素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7011803

引言

由于语言的存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最为基础的交流方式,则在交流过程中会出现彼此作用、互相影响的情况。因此,借词的出现是文化及语言革新的必然产物。法国著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语言的存在是以一种工具的作用存在着,只有通过我们对其经意利用,才会有更多的交流[1]。语言是人类抒发情感的良方,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等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词汇作为语言交流的基础,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一、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情况

如今英语的存在是基于世界各地的通用性语言存在着,是词汇借用的绝佳参照,由最开始的岛国语言不断革新优化,最终发展成世界国际语言,这是一个不断汲取优秀语言的过程。从古至今,英语的发展借鉴了德语、法语、丹麦语、拉丁语、意语等很多国家的语言,最后成为了世界的通用语言[2]。在近些年,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的实力逐渐加强,汉语言的文化顺势而起,在英语中对于汉语借词部分也逐渐增加,范围也慢慢扩大,加强了渠道、途径等的应用,这样的现象得到了很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在1988年有位研究者统计出当时至少有980个汉语存在英语字典中。而牛津字典中基于汉语为依据的英语单词有1 189个,在英语应用单位借词中居于第11位。我国的研究者在2002年的时候对其进行统计,英语的汉语借词迅速增长到1 488个。虽然这个数字较为惊人,但是相较于英语而言还是相差甚远,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十分重要的,跨国语言的交流有很多的俗语是不能被翻译的,日益增长的汉语借词是有助于语言交流,更有助于中西文化的探讨,在差异上实现互补,因此汉语借词存在于英语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总结汉语言在英语中的生存状态

对于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生存状态的问题中,很多学者最为关心的是汉语借词能否适应在英语应用中,特别是在英语单词中汉语语音与语法等一些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在不同视角的分析主要是源于汉语的词汇特征,并没有深入汉语借词生存状态的分析[3]。对于此分析有两个作为代表性的系统性分析,一个是在1988年国外学者提出的四级理论;另一个是中国学者许爱军提出的无层次理论。

前者是依据權威的字典录入的情况,将英语在汉语词中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是尚未完全吸收的借词,在英文的拼写中不会加以注释;二级是借词初步的语法以及拼写的特征,很多都被曲折化了;第三级是完成吸收过程但还是不完全具备英语的特性;第四级的借词已经被完全同化,成功地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4]。以此来分的依据是被收录的词典数,再结合借词的同化和吸收的程度,但是依旧存在着问题,因为字典本身的技能过于滞后化,再加上词汇的易变性,无论是没有被利用的词语还是新借入的汉语借词都是没完全纳入其中。

后者是根据借词在英语中的同化程度,在全英化,部分英化和尚未被英化的基础上,来结合不同地域对于语言的接受能力,将英语在汉语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划分为五种。第一类,完全英化的、并形成了以英语为基础的固定存在的词汇,此种词汇的应用是广泛的,并且通过合成、转变等方式来起到对词汇丰富的作用。第二类,基本已经进入汉语词汇的英语,在进入英语的时候会发现语音、拼写还会带着汉语的痕迹[5]。第三类,是进入基本词汇的英语较快的单词,此类词语的利用一般是在填补语义空白项的时候,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例如siheyuan(四合院)。第四类,徘徊于英语基本边缘的词汇,此类的词语因为应用的时间过短,从而会被淘汰掉,例如baozi(包子)。第五类,即将淡出的英语的双语词汇,这样的词汇淡出是因为它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替代词汇,所以逐渐淡出。这类的划分方法是依据接受程度与未来的趋势等问题来划分的,相对于前者更有指导性意义。

三、英语中存在汉语借词元素的影响

语言是一种文化,很少能做到自给自足,在各个区域文化的交流中,因为需要基于满足于表达的基础上,人们需要应用借词来表达心中所想或是新鲜事物以及概念,因此借词存在不同环境中其意义就会有所不同,有的稍纵即逝,有的成功扎根,有的开支散叶,建立了自己的生命体系。在英语的汉语借词由于不同的因素而造就的生存状态与命运,有两种原因即语言之内和语言之外。

(一)语外因素

1外交政策与国家实力

借词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互相借用,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在语言触碰时会衍生新的文化,因为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不同,在实现现实文化性时发现缺少可以描述的词汇,所以借词依据实际情况顺势而生[6]。在汉语进入英语1 000年的时间中,汉语借词的出现在数量、途径上都有不同。中国文化时间久远、丰富多彩,在古代时期的经济体系也极为繁荣,由于社会发展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有少数的名词顺势而生。在20世纪到现在,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也逐渐发达,所以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内容、融入方式逐渐走向多元化,虽然速度加快,但是不够稳定。借词的历史,可以从侧面的角度看出中英社会发展的历程。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可以表明国家的实力与外交文化的借用,从而对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借入方法、数目进行应用。

2与早期的语言借入英语中不同,近当代的英语中对于汉语借入的传播量与途径增多

在贸易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如yuan(元)等一些词汇的借入。在新闻媒介中也会涌入部分英语,主要在一些政治的词汇中。在国内外的新媒体有各种报刊例如《北京日报》《时代周刊》等成为了汉语借词的主要展示的渠道,与此同时还丰富了汉语借词的运用量以及加快了传播速度。自从英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转变性的语言,在这些变体被使用时都会吸收一些汉语的词汇,例如美国的炒面、意语的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脚步不断向前的基础上,英语对于汉语借词的引用会逐渐增多,这些途径的存在是增加汉语外借的前提条件。

(二)语言因素

1借入的方式

由音、形、义这三种元素进行文字的排列组合组成的词汇,而外借的词汇无非是对不一致的组成形式。英语从汉语借入词汇的方式有音译、意译等,因为中文与英语的语言特点各有不同,因此这四种方式的比重不同,各有优缺点。例如ginseng(人参)一词中这样的词汇译出来与实际音译有偏差,而这样的词是大量存在的。主要是因为英语是表音文字,字母与因素是相对应的,基于此对于外来词的音译是可以通过音节进行音译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听到声音的字母或是字母的表达来进行组合,这些音译词的存在不单单拥有单纯词的特点,还可以延伸出更多含义,所以音译是英语吸收外来借词的最直接的方法,尤其在人名、地名等一些专有名词的应用中是最常见的。在近代的开端,是利用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词汇相组的,依据汉词的意思来进行逐字翻译再合成,这样在英语中的汉语词汇量在逐渐加大,例如spring doll(春卷)、running dog(走狗)等一些词语。此类的方法的实质是运用一些最基本的英语单词的组合去表达在中国富有文化色彩的词汇,因此在形式上是被接受的,但是有一些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词语,再用英语表达出来是比较难的,是需要通过时间在英语与汉语翻译之间磨合,因此对于它的接受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第三,就是意译结合形成的借词,它将汉语语言充分与英语语言进行结合,如Beijing Opera(京剧)等这类词语。同类词语在被借入的时候已经会有部分的同化现象,相对平稳,能有效地促进英汉文化的交流。最后一种是省略翻译,主要意思为使用省略的手段来表示事物属性的词尾部分,只留有表示名称,如tai chi(太极拳)等此类词语。与其类似的音译词,占据的比重不大,主要在一些英、美国家的所熟知的事物上。由于借入的方式、种类的不同,对于吸收汉语成分以及保有英语自身元素的形态是不同的,对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2借词的同化程度以及适应情况

在语音方面,将借词的借入方式对借词的先天形成进行比喻,在借词被借用之后它的同化程度或是适应情况都是借词后天形成的,两者在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以不一样的方法对借词的生存状态进行作用。在借入借词以后,需要在拼写、读音、语法等多方面来适应英语的语言体系,必要时需要以不同方式、不同深度上进行同化,最终才会有可能被英语所纳用。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音的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语言系统,英语有44个因素,汉语则有31个,除此之外,加上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很大一部分方言的存在,比如沪、闽以及一些北方方言等,大部分的音译都是从汉语词汇借入的,足够地适应英语语音的准则能有效地应用其中。代表的词汇有(磕头)kowtow、(武夷茶)bohea、(中国)china,这些词汇是在借入之后经过不断地完善才能适应于英语语言,在其英语应用中才会保留下来。此种同化模式不单单包括语音元素,同时还存在重音这样的因素适应,被借入的汉语词汇与英语语言的融合再加上合适的音调,这样就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基于拼写的角度,从汉语的表意文字的借入于英语的表音文字中,全部的借词都以字母文字的方法拼写。但是作为新词语的借入、或者是在编写词典时需要注释出汉语的来源,或者用下划线的形式进行标注,还有一些专有名词的存在是以大写首字母来表达的。

基于语法的角度,有很多的外借词在进入到英语的词汇中,可能会出现与预期所想不同的变化。在一些英语单词后加入后缀ly,tion,ist,ness,ed等,从而衍生出多个含义的词语,例如 affection(友爱),affectional(情感上的),affectionate(亲爱的)。同时,在一些借词的介入以后会有曲折语言的出现,它会出现连续的英语特征,这就是曲折变化,如复数的构成如:ice cream/ice creams,dumpling/dumplings,apple/apples;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与过去式的变化如:dodoesdid,saysayssaid,stopstopsstopped。

在语义的方面上,许多的汉语借词因为自身所带的词义有较强的中国独特文化,在通常的情况下都会保留原本的词义,但是也会有发生一些变化。比如shanghai这样的转化词,基于名词转换成动词的状况下,表示“威胁”的意思。在英语环境中不断扩展,进而延伸出更多的含义。

英语在汉语的借词量中,虽然比不上汉语在英语中的借词量,但正是因为汉语借用英语单词是在被迫或主动的基础上,在某部分上汉语的借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适用性,逐渐被英语语言所应用,使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以何种方式、何种元素、何種速度被英语同化,这些都体现了词汇在不同语言的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3英汉语言的自身发展

依据上述了解,借词的产生是各个国家语言文化进行结合的必然产物,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在于不同语言之间互相磨合、影响,在同一时间自身的语言基础会得到新的提升、进行自己的退旧推新。当借入的词汇所代表的含义渐渐地淡出异语的社会时,那么就代表了这个词语对于社会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它就会自然而然淡出英语的应用,例如一些具有强时代意义的词:(大锅饭)big pot rice、(生产队)production team等这类词汇。或者是在英语的基础上创新、延伸意义,也可以从其他的语种借词来填补空缺,这都是威胁部分借词的生存。

结束语

研究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存在,作为中国特色文化出现在异国中,其目的不是在于借词应用步伐的快与慢,而是把交流、探讨差异性文化作为中心,汲取异国的优秀经验,弘扬本国特色事物、文化、理念,随着中国国力的壮大,对外文化交流也随之增加,汉语热不仅在英语中得到外借,它的崛起在逐渐渗入各个国家,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碰触,文化也随之不断深化。因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数量不断扩增,扩大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各个国家语言的借词的生存状态都会面临机遇与威胁。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中,与外交流中既要有效地吸收英语或是其他的语言的优点,汉语与其他语言在外借中日益渗透中国化元素,更要发挥出汉语在对外交流的主观性,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表达的创新,来有效地对外宣传优秀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周婧.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因素分析[J].海外英语,2014(7):261—262.

[2]张博.汉语中英语借词词义发展的认知阐释[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2):231—234.

[3]陆晓蓉.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5(3):47—48.

[4]杨彬.英语中汉语借词研究新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43—149.

[5]刘卫红.论英语借词的汉化及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5):127—130.

[6]常笑.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词汇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生存状态
汉末文人生存状态研究
湖南省男性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
从日本共产党生存状态的转变看其两次反对《美日安保条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