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钟书《围城》中的幽默讽刺

2017-07-29宿亚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讽刺幽默围城

宿亚琳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创作与1946年,是一部具有浓厚幽默讽刺意味的小说,自从问世以来,就因幽默讽刺的语言享誉世界文坛。《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的命运为主线讽刺了社会生活,进一步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展现出不做作、自然的讽刺痕迹,文中所包含的各种多样灵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钱钟书先生高超的技艺。所以,读者能够在《围城》这部作品中探究出钱钟书先生所具有的独特讽刺幽默艺术。基于此,主要分析《围城》比喻手法中所具备的讽刺特征,探究具有幽默讽刺效果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而总结出小说中三方面幽默讽刺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钱钟书:《围城》;幽默;讽刺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7010003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部具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作品,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留学生方鸿渐的感情、事业等方面经历而展开的,描写了处于抗战环境下的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的空虚和无奈。同时,《围城》还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幽默讽刺小说,它所表现出的讽刺形式是具有特色、多种多样的,并且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幽默讽刺的语言。幽默和讽刺本身就属于喜剧的范畴之内,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就如哲学中的矛盾一样,既相互矛盾,又能相互转化。《围城》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诙谐的幽默风度,还体现了具有深刻内涵的讽刺思想。有人曾评价《围城》是一部讽刺夹杂着辛涩,诙谐夹杂着沉思,快感夹杂着痛感的一部作品[1]。幽默讽刺是《围城》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主要分析《围城》中所运用的各种幽默讽刺手法。

一、比喻手法中所具备的讽刺特征

1深刻刁钻的比喻耐人寻味

《围城》中比喻手法所具备的讽刺特征之一是一针见血,深刻刁钻,总是让人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人生道理。作者在文中描述褚慎明遇到苏文纨时的状态和神情,“褚大哲学家看着苏大小姐,大眼珠就如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一样,像手枪里的子弹,马上要突破眼眶。”作者在这里将褚慎明的眼睛比喻成了子弹,生动地塑造出他无赖的性格以及无耻卑鄙的内心,一个动作和神态就足以撕下他那哲学家的伪装,展现出真实的丑恶嘴脸。除此之外,作者在描写所谓上流社会人物的举止言谈,经常会在说话时使用几个英文单词,对其比喻道:“只好比牙缝里镶嵌的肉屑,只能表示饭菜吃得好,其他毫无用处。”通过这个比喻讽刺了人们言谈举止的崇洋媚外,刁钻、深刻地讽刺了所谓上流社会人们心中的高人一等。

2幽默诙谐的比喻让人哑然失笑

《围城》这部作品整体展现出一种幽默风趣的氛围,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有趣的比喻手法,让读者感觉妙不可言。比如文中在描写方鸿渐在汪处厚家中聊天时,谈到了他们的女佣人,作者写汪太太调侃女佣人曾端上来的鸡汤十分的淡时所说的话:“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是像鸡在里面洗了次澡。”这里的比喻并没有直接说出女佣人偷工减料,而是通过调侃的比喻手法说出鸡汤的淡,十分有趣。还有作者在文中描写女孩在化妆后的样貌时写道:“打扮得脸上赛过雨后的霓虹,三棱镜下的日光和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2]作者通过夸张的比喻手法展现了女孩的打扮方式,风趣幽默地表达出女孩打扮就像小丑一般,过于花哨,进而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喜剧效果。

3离奇新颖的比喻让人大开眼界

钱钟书先生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在《围城》这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多种的离奇新颖的比喻形式,经常会将两种毫无关系或是差别很大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让读者看到后产生一种大开眼界的体验。例如在叙述主人公方鸿渐在即将毕业的时候,由于家庭的压力让其认识到了有一份毕业文凭的重要性,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那片树叶的功用,能够用来遮羞包丑。”[3]作者在这里是将毕业文凭比喻成了遮挡夏娃和亚当身体的树叶,讽刺了方鸿渐的不务正业、一无所成的留学经历,并且也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社会只注重文凭而忽视真才实学的现象。还有文中描写方鸿渐在回到家乡后,他受到县中学校长的邀请给学生做演讲,却在演讲的过程中谈论中国社会中的梅毒和鸦片,记录的女学生“涨红着脸停笔不写”就像“处女的耳朵当众失去了贞操”一样,作者在这里将女学生所听到的污秽语言比喻成处女失去了贞操,可见两件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到一起后所形成的剧烈反差,进而加强了语言的讽刺效果。钱钟书先生曾说过:“比喻自身就包含著两个相反的因素,两个因素之间的差异越大,相同之处就会更加被烘托出来,分得越开合得越紧。”所以比喻越离奇新颖,越能够展现最好的效果。

二、具有幽默讽刺效果的语言表达

1具有浓厚幽默感的反讽语言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这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反讽语言,展现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讽刺风格。例如他在文中叙述鲍小姐在船上搔首弄姿时写道:“那些男学生都背着鲍小姐叫她是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铺子才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还描写到有些人称鲍小姐为真理,但这个真理是赤裸裸的,所以最后表达为“局部真理”。以上都是《围城》这部作品中经典的反讽语言,其中夹杂着刁钻的讽刺意味。就像真理和鲍小姐之间的联系一样,作者将严肃认真的真理与卖弄风骚的女性结合到一起,展现出了独特的喜剧效果,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这种情形的戏谑和讽刺。

2通过谐音展现讽刺效果

钱钟书先生在选择《围城》中人物的姓名时,主要采用了谐音的方式,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意味。例如李梅亭教授认为自己天生不凡,所以名片的名字被翻译成Professor May Din Lea,名字实际上所表达的是五月、吵闹以及草地。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赵辛楣的思想表达了李梅亭这个名字的特殊含义,指出mating与梅亭的谐音,表示的是交配的意思,进而赋予了李梅亭这个名字的另一重含义,同时暗示出李梅亭的性格特点,让读者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会心地一笑,产生独特的讽刺作用[4]。

3综合运用语言感情色彩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这部作品之中,多次突破了原有的语言感情色彩和一般意义,产生了语境和用词之间强烈的矛盾感,进而体现出作者对讽刺事件的态度。例如文中写到中国留学生在船上打牌时,说:“麻将是国技,但在美国流行。”这句话表达出打麻将不仅仅具有自己故乡的特色,还符合世界流行的趋势。作者将作为一种本属于消遣休闲的游戏打麻将描述成了“国技”,并且通过“世界潮流”“流行趋势”等褒义词来对其进行修饰,看起来是褒义的色彩,实则是贬义的色彩。作者鲜明地指出中国留学生虽然口头上宣称自己爱国,说自己是去国外学习优秀的技术,可实际上都过着游手好闲、一事无成的生活。钱钟书先生运用这种不协调的修辞形式来表达语言,将尖锐的讽刺隐藏在幽默的语言之中,展现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三、幽默讽刺的具体表现手法

1具有调侃意味的写作手法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总是运用半怜悯半讽刺的语调来调侃众生,他的创作是促狭、调皮和饶舌的,思维十分敏捷和活泼。他能够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融贯中西,博引经传,通过无穷的想象去描绘所写的对象,进而营造出具有广阔思维空间的幽默讽刺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由幽默、睿智、学识构成的独特文体,向人们展现出不一样的审美世界。在《围城》中,作者引用了《圣经》中的故事来比喻主人公方鸿渐在购买假文凭时的情境,同时也在嘲讽他的自我嘲讽时,引用了中西古代哲人孔子和柏拉图。这些调侃语言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方鸿渐的自欺欺人,一个阿Q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文中叙述方老爷子给孙子起名为阿丑时的情境,引用了典故来调侃了一番,进而看出方家父子的封建,是典型的遗老遗少形象。作者在讽刺鲍小姐的时候,将其说成“熟食铺子”,又说有人叫她为“真理”,借此来讽刺鲍小姐的浪荡行为。除此之外,作者还在《围城》中尽情地嘲笑了知识分子,就连没有生命的机器也会进行一番戏谑,主要体现在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前往重庆乘车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拟人化的调侃描写,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了然心头的感觉,很容易就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在这种具有调侃意味的写作手法中,感受作者在《围城》中营造的喜剧效果,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悲剧命运。所以,《围城》运用看似充满幽默和讽刺的调侃语调来讲述人生背后无奈的人生悲剧。

2精妙犀利的心理讽刺

首先,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运用的幽默讽刺大胆模仿了西方描写心理的手法,仔细地观察和分析人物的心理,对其展开深层次的艺术挖掘。例如在描写汪太太的内心世界、老处女范懿的装腔作势以及少女唐晓芙初恋的心理活动时,刻画得十分传神和深刻。在對范懿这位年华老去、僻处山谷的老处女,由于无人问津性格开始变得十分古怪。她总是搬弄是非,各处打听消息,总是用语言攻击自己的女性同事。听闻汪太太想要为她做媒,明明求之不得,却一直装腔作势,故作矜持,但依旧没有掩盖住她那着急的内心。作者在书中将其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在保证幽默的同时又不失讽刺的色彩。其次,钱钟书先生还经常运用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展现人物的心理基础,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背后的样子,探究人物内心的世界,揭露所讽刺的事物的丑陋灵魂,揭开所讽刺对象的一个又一个的假面。例如,作者在《围城》中描写李梅亭在前往大学任职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吝啬心理就很有特点。通过对李梅亭种种的吝啬行为展现出他自己的怪诞心理,向读者揭示他正人君子的假面,对其产生一种厌烦感。这种讽刺和疾言厉色的抨击是不一样的,它主要是通过客观的描述展现幽默讽刺的效果,在平淡之中又展现着幽默和诙谐,还不失讽刺的意图。除此之外,钱钟书先生还常常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心理展现在同一个情境之中,产生一种激烈而又巧妙的矛盾冲突。在《围城》中的第三章叙述了一次青年知识分子的见面,这就是一场无法避免的心理战。在这其中描写了褚慎明的阴暗心理,并对其进行了讽刺,将形象的丑陋由暗到明、由隐到显,通过心理展现出来,这种手法充分体现出了钱钟书先生犀利、高超的幽默讽刺手法。

3漫画式的叙述形式

钱钟书先生经常运用漫画式的叙述方式描写事物,他用利落的笔法形象地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漫画形象,让人无从找寻,但却能够明显看出作者的态度情感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描写汪处厚的样貌特征时,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汪处厚的肖像特征,在读者的脑海中形象地诞生出一幅活灵活现的肖像漫画。作者在《围城》中描写这位有着可笑样貌的汪大人时,还讽刺了他的思想、历史以及心理,让其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就已经留下了迂腐和滑稽的印象。再例如描写沈太太的样貌时,作者连续运用了多个奇特的想象来比喻,为人物的形象铺陈渲染,让读者对这个人物产生厌恶至极但又忍俊不禁的感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围城》这部作品中,钱钟书先生在每一个人物出场时都对其的样貌进行了讽刺性的描写,通过运用控苦又含蓄的漫画式叙述形式来将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例如书中那位仅出场一次的哲学家,他的名气主要是通过与国外著名哲学家的见面和通信得来的,每当他在吹嘘自己的名声时都表露了他自己的无聊和空虚。再例如自称是“才貌双全”的“女诗人”苏文纨,虽然取得了法国的文学博士头衔,但她的得意之作却是从一首德国民歌剽窃而来的。还有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他说自己是一位研究生物的科学家,但是人们从他的身上却看不到一丝科学家的风范,他只不过是一个好色贪杯、心术不正、玩弄权术的学术界官僚,是黑暗腐败的一个象征。这些例子在《围城》中很容易就能够找到,在钱钟书先生的笔下,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呈现出一幅幅具有极强讽刺性的漫画,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感到漫画式的幽默和诙谐。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的幽默讽刺往往是由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来展现的,小说《围城》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之为“新儒林外史”,具有浓厚的幽默讽刺风格。《围城》所具有的独特幽默讽刺手法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天地,小说描写了社会背后的辛苦和蹊落,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命运发展来展现社会的丑恶。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围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享誉世界文坛,同时也有很多关于这部作品的文学研究。这部小说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文中信手拈来的比喻,都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钱钟书先生驾驭各种修辞手法的能力是非常高超的,被人们称为语言大师是名副其实的,他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语言材料,展现着语言大师的魅力,逐渐形成了属于钱钟书先生自己的幽默讽刺特色,而这也体现了钱钟书先生的伟大。

参考文献:

[1]牟文烨.《围城》与《活动变人形》幽默讽刺风格比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72—73.

[2]高兴兰.一样的讽刺,别样的风格——《围城》与《我是猫》讽刺风格比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1):31—33.

[3]王瑞云.智慧的幽默,深刻的批判——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J].小说论丛,2015(3):106—108.

[4]张景景.《围城》辞格中的幽默翻译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3.

Humor and Satire in Qian Zhongshus Fortress Besieged

猜你喜欢

讽刺幽默围城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围城”内外
新世纪以来国产歌舞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围城”之战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