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2017-07-29王秀艳杨喜俊贾振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王秀艳+杨喜俊+贾振德

摘要 本文介绍了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28-01

高粱可以用于酿酒、酿醋、饲用、食用、能源等多种用途,主要用于酿酒、酿醋,食用和饲用等占比较小。中国高粱进口数量持续增加,继2014年后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高粱进口国,进口量为1 070万t,绝大部分用于饲料生产。高粱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

为充分挖掘高粱产量潜力,适应市场需求,达到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充分发挥高粱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推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酿造用品种主要以酿酒或酿醋为主,应该选择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中等的品种,如吉杂123、凤杂4号等;如果想选择植株较矮、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可以选择龙杂17、吉粱27号等。

食用、饲用品种选择蛋白质含量高、单宁含量低、适口性好的品种,如辽杂12、辽杂25、辽杂32、锦杂100、锦杂102、锦杂105等。

若企业需要的是糯高粱,则要选择糯高粱品种,如泸糯系列、辽粘系列、黔高系列等的辽粘5号和辽糯7号。

生物质能源品种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需选择茎秆含糖量高、汁液含量丰富的品种,如辽甜1号、辽甜3号、辽甜9号、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等。

2 整地施肥

高粱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应选择平坦、疏松、较肥沃的地块种植[2]。应在早春顶浆三犁川打垄施肥,镇压保墒。结合整地施基肥,一般施用农家肥45 t/hm2、纯N 300~375 kg/hm2、P2O5 90~120 kg/hm2、K2O 45~75 kg/hm2(以硫酸钾为宜),并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和目标产量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施种肥时,应注意种、肥分开[3]。

3 适期播种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般10 cm耕层地温稳定在12 ℃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为宜。播种时选择优良种子、优质种源[4]。早熟品种适时晚播,晚熟品种适时早播。但地块不同,最佳播期也不同,春播区低洼易涝、平原地块适当晚播,春旱严重的山区、坡地、朝阳地块应适时早播。精量播种是简化栽培措施的一项重要技术环节[5]。因此,一般采取精量播种方式种植。种植密度粒用高粱一般为9.75万~15.00万株/hm2,甜高粱7.5万株/hm2,草高粱45.0万株/hm2。

4 病虫草害防治

高粱黑穗病是遼宁高粱上发生普遍的病害,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在农业防治上,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提倡适期晚播,及时砍倒病株;药剂防治可进行药剂处理种子,一是用20%萎锈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0.5 kg,加水3 kg拌种40 kg,闷种4 h,晾干后播种;二是用20%粉锈宁乳油100 mL,加少量水,拌种100 kg,力求拌均匀,摊开晾干后播种;三是用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米汤拌种)或50%禾穗胺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

高粱红条病(矮花叶病)近年在河北、辽宁、京津地区蔓延迅速,且有日趋严重之势,生产上应予以留意。高粱红条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在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如千金白、粘高粱、河北一16等均表现抗病。扫帚高粱高度抗病。农家品种和杂交高粱也较抗病。建立无病留种田,间苗、定苗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及时防治高粱田蚜虫,发现蚜虫迁入高粱田时及时喷洒10%吡虫啉(一遍净)可湿性粉剂3 000~3 5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威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必要时可喷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称抗毒剂1号)300倍液[6]。

高粱条螟以幼虫钻蛀作物茎秆危害,被蛀茎秆内可见幼虫数头或10余头群集,被害株遇风易倒折成秕穗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受害植株苗小时形成枯心苗,心叶受害展开时有不规则的半透明斑点或虫孔,附近有细粒虫粪。在防治上,一是农业防治。在越冬幼虫化蛹与羽化之前,将高粱或玉米秸秆处理完毕,以减少越冬虫源。二是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1.5%辛硫磷颗粒剂、1%西维因颗粒剂、2.5%螟蛉畏颗粒剂等。在二代孵卵盛期前7 d,可喷施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或菊酯类药剂等防治[7]。

适时进行化学除草,高粱除草剂使用分为苗前和苗后2种方式,建议使用苗前除草方式。如苗期确因草害严重需要防治,应严格掌握喷药时间、浓度和品种。生产上高粱田除草一般使用莠去津(阿特拉津),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用量为3.75 kg/hm2兑水225 kg/hm2。注意其残留时间长,对后茬作物有影响[8]。

5 参考文献

[1] 范昭能,曾荣耀,杨航,等.“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12):24-29.

[2] 张英秋,徐茂财.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8):164-166.

[3] 郭立君,曾贤杰,叶桃林,等.浅谈湖南省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6(1):18-20.

[4] 王海洋,王为,陈建平,等.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3):33-34.

[5] 陆慧玲.高寒地区矮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49.

[6] 杜江洪,张立媛,王显瑞,等.赤峰地区旱地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模式[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102.

[7] 徐晓艺,姜立东,高杰,等.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8):137-138.

[8] 管延安,张华文,杨延兵,等.能源甜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8(7):107-108.

猜你喜欢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红了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野高粱
雨后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米饭治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