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诚致明 因明致诚
2017-07-29徐航航
徐航航
〔摘要〕本文通過对《中学德育大纲》的解读和道德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分析,阐述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中学道德—心理教育的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优化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心理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20-04
宋代理学家张载在《易说·系辞天下》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因诚致明,因明致诚,故天人合一。”这句话用来诠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心理教育注重人的内在本性,道德教育注重外在的社会要求,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则能够达到从人的本性出发,追求生命超越的境界[1]。
1998 年 8 月 20 日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这说明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同属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手段方法上具有借鉴性,内容原则上具有交叉性。所以如能够将两者整合,将会为德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能够加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与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不同,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个体的品德就是在一次又一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质变过程中得到发展的[2-5]。
在辩证地吸收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我坚持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为促使学生达到道德观、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共同的成长,做了如下四点尝试。
一、教学目标设置:遵循道德水平发展规律,注重道德判断能力提升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认为,虽然把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但并不是指通过加快发展速度以造就道德上的超前发展的学生,而是保证学生有适宜的发展水平,保证每个学生最终能达到思维和行动的某种成熟水平。因此,发展性的道德教育目的就是在学生固定在某个低级阶段之前,创造条件刺激他们向更高的阶段发展[6-8]。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设置应遵循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螺旋阶梯式”地设置具体的教育目标。
同时,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是否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因此,教育目标的重点应当放在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上,注重道德理性对道德判断和行为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借助理性的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面对具体的道德情境,进行理性的道德推理,体验相应的道德情感,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进而不断促进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9-12]。
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的教育目标设置以自我认识贯穿六个年级,在不断深入的自我探索、自我认同和自我成长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进行相对应的人生规划。这种教育目标的设置通过学生内在认知结构的改变,最终达到知、情、意的统一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选择:符合时代性,凸显针对性
首先,时代性原则要求道德-心理教育内容选择要符合时代背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我校道德-心理教育内容选择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意识、文明礼仪、心理健康、生命教育以及媒介素养等方面。
案例1:研究性学习——“电子产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家庭的必备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使用网络工具十分迫切。课程育人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途径,所以在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了课题“电子产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该课题小组不仅在中学生中针对电子产品带来的影响做了广泛的调查,还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收集了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调查报告中针对电子产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分析,最后还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学生和家长双方的认可,也协助学校解决了一部分电子产品带来的问题。
这次课题的选择符合我校道德-心理教育重点内容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取材,获得了良好的德育成效。
其次,针对性原则要求道德-心理教育内容选择应当遵循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他认为道德教育的实施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认知水平。以生命教育为例,在初中阶段以尊重生命为主要内容,结合感恩教育、悦纳自我、善待他人等内容;高中阶段以提升生命质量为主要内容,结合人生规划、积极个性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等内容。
三、教育方法优化:构建德育网络,关注互动体验,实现自主成长
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一直是德育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传统德育方法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价值导向。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良好的关系互动中成长。所以,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应当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13-15]。教师始终把握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应注重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包括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三大板块,缺一不可,同时也要联合社会力量,形成合力。通过三方、甚至四方的互动,不断创造情景和对话,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成长机会、成长空间和条件,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成长。
在学校实践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的思想基础,以互动体验为教育的方法基础,采用活动体悟法、故事感悟法、角色扮演法、真人图书馆对话法等方法,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在校园中营造道德-心理教育的生态环境。
案例2:“Make It Happen”生涯规划系列活动
在班主任工作和心理教师辅导工作中发现,高中生普遍存在对生涯规划不明确的问题。以往的生涯规划教育常以讲座或班会课的形式进行,以嘉宾或教师讲授为主,能够快速普及生涯规划的知识。虽然学生当时有一定的感触,但持续时间不长,落实到具体问题时学生依然困惑。所以在德育处的主导下,我校团委与心理教育健康中心共同策划设计了一系列“Make It Happen”生涯规划活动。形式包括:
“松湖之约”名人名家论坛: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分享他们的成长成才之路,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们的奋斗热情。
“大学的故事”分享会:邀请大学在读的校友以及青年教师分享他们在大学中的故事,包括社团故事、友情故事、爱情故事等等,以互动分享的形式进行。学生们热情高涨,分享会结束后还常常围着分享嘉宾讨论提问。
“高校大巡游”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我校位于大学聚集的高新科技园区优势,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大学,参与大学的活动,与大学生座谈,了解大学生活,树立自己的目标。
“虚位以待”模拟面试:由心理社团主办的半开放式心理剧,主题包括大学自主招生面试、大学社团面试以及工作面试三大板块。评委事先排练好,面试者现场报名或者提前报名,其他学生观摩。评委通过模拟各种面试场景考验面试者的仪容仪态、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职业知识储备等,并邀请专家、老师以及家长作为点评嘉宾,同时点评评委以及面试者的表现。
“青春无悔”生涯规划游园会:通过宣传板报展示、职业能力测评、生涯知识竞答、人生旅程定向越野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
“我的人生我做主”个人生涯辅导:在老师中组建“生涯规划导师”小组,学生中组建“生涯规划助手”小組,帮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生涯能力测评(结合专业量表和访谈)、生涯规划指导和生涯规划监督等。
四、评价体系构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量化评价是传统的品德评价方式,它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以及评价结果信效度上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质性评价的引入能够弥补量化评价的局限,并且能够发展出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主体应当包括教师、学生、学生小组以及父母。这使品德评价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的,而成为一种开放式、多元化的评价。
第二,评价方式包括自然观察、个别访谈、调查问卷、文字分析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评估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使评价结果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
第三,评价目标应以发展性与诊断性为核心。单一的量化评价只能给予学生一个结论性的分数,而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潜力,给予学生发展性的建议,鼓励学生不断努力进步,使学生在获得评价结果后能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诚则明,因明则诚,德育教育要立足于人的本质,同时又要超越人的本质,是一种在人的心理本性基础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希望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推动学生们在德育-心理上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玲玲.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
[2]班华. 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9-94.
[3]邓纯考,喻东丽. 浅论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J]. 教育探索,2002(11):82-84.
[4]班华. 我探索心理教育的心路历程[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20(5):159-164.
[5]于建东,徐声慧.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述评[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93-100.
[6]孙胜.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实践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应用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7]周榕.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D]. 中南民族大学,2007.
[8]李珏. 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浅谈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J]. 教育战线,2012(1):130-131.
[9]王琰. 对心理教育与德育关系的再认识[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3):26-27.
[10]李文娟. 柯尔柏格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吉首大学,2014.
[11]梁光霞. 论德育与心理教育相互融合的构建[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5-117.
[12]鲁显玉,周志勇. 素质教育视域下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10-12.
[13]科尔伯格著,郭本禹等译,(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7.
[14]L. Kohlberg. The Phylosophy of Moral Education[M]. San Francisca:HarperRow. 1984:1361.
[15]叶飞.论品德评价的质性取向[J].中小学德育,2015,(5):5-8.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5117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