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国老挝,沿习千年的塔芭

2017-07-28小重山

神州民俗 2017年7期
关键词:琅勃拉邦布施僧侣

小重山

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或Louangphrabang)亦名“銮佛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琅勃拉邦省首府,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其状似“L”形半岛。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市区沿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气候凉爽,地势平缓,平均海拔290米。1353年法昂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定都于此,改名川铜(意为“金城”)。1560年起,因供奉来自高棉“勃拉邦”佛像,改今名。该佛像是老挝国宝。后来老挝国都迁到万象,这里就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城,市内名胜古迹有帕维逊摩诃维汉寺、玛莫塔、金塔山和王宫等。

彼岸佛国 背包客的乐园

琅勃拉邦是佛国,也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乐园,在餐馆、咖啡店、街头路边、寺庙,都能看到那些像我一样的经济旅行者。虽然有语言的障碍,不能和他们畅谈,但似乎约定俗成的惯例,看到这些背包客,总觉得安心。

我觅得在国家博物馆隔壁的一家私人旅馆,临时栖居。客栈是老式的两层小木楼,闹中取静,古朴自然,仿佛散发着树林子的味道。相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吊脚楼,看上去要硬朗许多,即使有夜归人,也不闻咚咚的脚步声,尽可于异国的夜里安睡。要说不满,当归罪于深夜长声嘶叫的群猫,甚至有打架的气氛,倒是让人春心萌动起来。

老挝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甚至家庭旅馆的卫生间里都使用厚实的红木。这种现象,倘被患有家具癖的中国人看到,恐怕要捶胸顿足、大呼惋惜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旅馆门口悬挂的硬纸牌,上面有分别用英语、日语、汉语、老挝语写着:禁止带不同的女子到旅馆过夜。保守的老挝人在担心什么?聪明的您,看明白了吗?

国家博物馆是1904年建在湄公河畔的皇家宫室,为西萨旺翁国王及其家人的住宅,直到1975年老挝革命爆发,国王和他的家人被流放到遥远的北方,囚禁于芒咸的山洞里,王宫才改建成为皇家博物馆。不过,博物馆里并没有特殊的宝贝,尽是皇室用品和宗教器具,还有一些各国的贡品,以及墙上用彩色碎玻璃拼成的壁画,剩下的就只有来自各地的佛像了。王宫右前角的房间也对游人开放,透过铁栅栏,可见站立的勃拉邦金佛,大抵算得上老挝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因为古城琅勃拉邦就以此为名呢。

琅勃拉邦 千年的「塔芭」

琅勃拉邦是真正的佛都,自14世纪澜沧王朝建立以来,一直以小乘佛教为其国教。现今的老挝,多数人仍然信奉小乘佛教,男子都会选择做一段时间和尚,少则数周,多则一生。

佛教起源于印度,向外的传播发展分两大系统,往北经中亚细亚传到中国内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向南经斯里兰卡,然后流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區,属于南传佛教,也叫小乘佛教。虽然,今天的印度,佛教不再鼎盛,但要寻根溯源,还得追寻唐三藏的足迹,一路向西到印度和斯里兰卡。

“乘”指运载工具,如车如舟,喻佛法济渡,由此达彼。从教义上说,大乘佛教以成佛及普渡众生为修行目的,小乘佛教则依靠出离心及戒、定、慧三学以求取个人解脱作为最高修行目标。

为了纪念前度国王,佛国民众将琅勃拉邦市区最繁华的一条街取名为“西萨旺翁”(Sisavang Vong),道路两边建有许多寺庙。在这里,每一个清晨的六点前后,都可以看到沿习上千年的布施场面。布施,当地语言称为“塔芭”,也就是以实物、金钱布散施舍予他人也,小乘佛教布施之目的,在于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来世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教义关联,用于超度众生。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教义有所不同,由此可窥一斑。我以为,大乘虚无、普世,小乘务实、自我。

出于对这场佛事的尊崇,我在老挝时间五点多就爬起来,沐浴更衣,小心出门。我不算虔诚的佛教徒,但丝毫不会影响我对佛门的尊崇,更何况对这种沿袭千年的习俗充满好奇。

虔诚布施 为功德 为修行

天还没有亮透,东方初露鱼肚白。街道静悄悄的,景物有些模糊,影影绰绰的行人拖着零乱的步伐匆匆走过,偶尔有路过的汽车轻轻鸣笛,也似乎尽量有所控制。国家博物馆右侧高棉风格的金碧辉煌的寺庙清晰可见,预示着这条街道上佛门与俗世延续千古的活动即将开始。

布施活动一般固定在西萨旺翁大街寺庙最多的一段路上,灰白斑驳的庙墙前面已经有等待的人群,步行道零零散散地铺了地毯,上面摆满盛装饭食的竹编小盒。陆续有人脱了鞋袜在地毯上正襟危坐,从装束和肤色看,游人居多。甚至有组团而来的香客,肩上斜披统一的绶带,掌中托着统一的饭盒,接受导游统一的指令。当地信徒则和游客拉开距离,多席地而跪,或者带了小凳子,着筒裙的妇女坐姿实在优雅,托了饭盒安静地等待,宛若以灰白庙墙为背景的仕女画。也有老人带着孩子布施,颤微微的虔诚,想必是终生理佛,修成了菩萨心肠。

我走近时,几个当地妇女赶紧推销饭盒。因为只想捕捉布施活动的画面,难以分身,便婉言谢绝。她们也不纠缠,转而寻找其他目标。后来的过程,我终于明白,如今琅勃拉邦的布施习俗,已经似是而非,不再是古老的悲天悯人的解脱修行之法,蜕变为一条依靠游客维系的产业链:当地家庭或饭馆将食物销售给游客,游客布施给僧侣,僧侣留足自用部分,余者皆散发给拎着袋子殷勤期待的孩子们。这些分享佛门烟火的孩子,当是老挝最底层的穷人罢?

早上六点,在微明的晨曦里,身着橘黄色僧袍的和尚鱼贯而出,看热闹的人群里一阵骚动,但迅即安静下来,跪坐的人们忙不迭地端正身体,赶紧双手合十。待僧侣们经过,从饭盒里拿出食物小心地放到僧侣腰间的铜钵里。水果、饼干、米饭、粽子等等,应有尽有,多少不拘。在万象的时候听人说过,老挝的僧侣不接收钱币布施。但在琅勃拉邦,我亲眼看到有人将钱物放到僧人的铜钵里,而僧人不知道未曾觉察,还是习以为常

小乘佛教对食物持守并不严格,不像有素食戒律的汉传佛教。因而,两派似乎偶尔会打嘴仗,隐隐一桩佛门公案,各执一辞,难以决断。接受布施的僧侣如例行公事,面无表情,即不会表示谢意,也没有局促不安。这种平静的心态,大概才是流传千古而尚未变异的习俗罢?因为布施与接受布施,是佛的旨意,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布施不是简单的施舍,布施者必须脱了鞋袜,以赤诚之心,行特定繁琐的礼节,将早晨出锅的第一勺饭菜施予佛门。接受布施也不等于托钵行乞,据说要消耗自己的福报。所以,接受布施是一种修行,并予施主以功德。俗话说得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有因果关系,也是辩证的统一。endprint

托钵行脚 千古风情不变

印象中,信奉小乘佛教的人们一般谦恭温和,在泰国、柬埔寨和老挝旅行,那些善意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漫步于琅勃拉邦的大街小巷,并不会感受到特别的客途秋恨,即使只能说一句“Sabaidee”(您好),也可以安心地享受这里旖旎的异国风情。我曾遇到一位六十岁的中国女士,对琅勃拉邦赞许有加。其实,她仅仅懂得“Yes”、“No”,但却背包游历东南亚诸国,倒真是让人钦佩不已。

与中国繁复庞大的都市相比,琅勃拉邦不过一座小镇。就算最繁华的西萨旺翁大街,也不过多是三五层的小楼,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偏僻之处,多为干栏式小木楼或者老式庭院,浑然天成,古朴自然。然而,寺庙众多,僧侣愈千,每日清晨的布施活动要持续一小时左右。身着同样颜色的袈裟,带着同样庄重的表情,打着赤脚的僧人排着整齐的队形缓缓走过,布施者与接受布施者始终保持一种肃穆和默契。即使周围好奇的游客频频按下快门,或者在霍霍地闪光灯下,依然是那种凝固了的神情。黄衣款款,步履轻轻,仿佛时空变幻,置身于佛国仙境里。甚至让人怀疑,是否只是碰到一部拍电影的场面。但是,确然而然,这里正在上演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沿习千古,每日不怠。

今晨游客较多,食物甚丰,铮亮的铜钵渐渐装满,年轻的和尚顺手抓出来一把,放入亦步亦趋、紧跟身边的穷孩子们双手撑开的布袋里。信徒面前的食物从来不会短缺,旁边的当地人会接二连三地添加上去,待活动结束自来结账。我曾探访过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家,全民信奉南传佛教,偏远的寨子里至今保留着布施习俗。一位傣族导游告诉我,即使俗世最好的饭菜,長年累月食用,大和尚也难以下咽,但碍于佛面,只好勉为其难。

终于,太阳从湄公河东岸冉冉升起,阳光斜斜打在周边高耸瘦峭的寺庙顶上,倒真如佛光普照,世间万象便都沐浴在懒洋洋的光辉里。大和尚背着装满了食物的铜钵慢慢隐入寺院,游客和当地的信徒也算做完了今晨的功课,作鸟兽散去。只有一群拎着口袋或箱子的小孩叽叽喳喳,似乎在交流经验,分享得失。等到他们的家人过来,才依偎过去,交接所获。甚至有些家长骑了摩托车前来接送这些斩获颇丰的孩子,像是专业的客户,和僧侣们一道,成为最终的布施物品的受益者。

寺院里的僧人不能生火做饭,只好食用布施所得。参观僧人的居所,寮房除了眠榻,并无长物,简朴整洁,确系清心寡欲、修身悟道之所。而且,老挝僧人接受布施,每日仅用两餐,午饭过后,剩余时间只有饮水充饥,慢慢等待第二天清晨的布施了。

活动结束,我寻路观瞻寺庙,见僧人正在打扫寺院,庙前屋后,尽是橘黄色的身影。挥帚提筐,洒水涤尘,勤勉之态可鉴,让人想起电视剧《西游记》的插曲,“一片禅心悲众僧,塔铃儿响声声,师徒扫塔勤殷殷,驱散妖雾乾坤净……”这是我少年时候喜欢的旋律,于佛的国度里低吟,不禁有韶光易逝、岁月蹉跎之叹。

在老挝,男子脱掉袈裟后才算成年,富裕家庭的孩子稍尽人事即可,而家境贫困者,却可以谋得两餐,甚至终身遁入空门。其实,僧侣们有迫切的求知欲,寺院开设的课程,除了弘扬佛法,也研习自然科学。经常见到西方游客教和尚练习口语,如校园里的英语角,实在是温馨和谐的场景。本来,小乘佛教修行的目标就是求取个人的解脱,倒也算与时俱进。

鸟传花语,风送禅音,琅勃拉邦已经完全舒展开来。游人往来,市声断续,不觉走到南康河和湄公河交汇处,看到一块纪念老挝和法国友谊的石碑,不觉哑然失笑。老挝与法国,真的存在友谊吗?

神州攻略

布施是琅勃拉邦传承千年的习俗,就在西萨旺翁(Sisavang Vong)大街上,是最值得观看的佛事活动。如果想更深层次地感受这一习俗,不妨向旁边的当地人买一盒饭食,学他们的姿势跪坐街头,布施食物给僧人。记得一定要早起,六点开始,虔诚是惟一的态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琅勃拉邦布施僧侣
夕阳下的僧侣与大佛
老挝·琅勃拉邦
苏轼布施观研究
西夏僧侣社会活动管窥
老挝,钵盂里的尊贵与虔诚
砂岩在老挝琅勃拉邦机场道面基础工程中的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