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策略研究
2017-07-28徐杏枝
徐杏枝
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明显的时代意义。辅导员是管理学生事务的主体,必须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任。本文尝试研究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的必要性,接着分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再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高职辅导员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素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45-02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不管在什么时候,学校都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加强德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接班人。高职院校旨在向社会输送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劳动者,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工作技能,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平。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对学生加强德育的重任。在本文中,结合学生管理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1)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存在盲从心理。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以"95后"为主,他们个性鲜明,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在社会建设中献上一臂之力。同时,高职生十分关注社会热点新闻,尤其是与自身有关的新闻,比如就业政策、校园新闻等。现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使高职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这一方面可以开拓高职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高职生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由于高职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经常人云亦云,在网络盲目跟从所谓"微博大v"的观点,甚至也发布一些含有不良信息的帖子,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思想道德认知与行为相脱节,自我控制能力差。从目前来看,高职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整体情况发展较好,熟知基本的社会公德规范,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但是部分高职生在具体践行这些社会公德规范时却出现了背道而驰的行为,没有严格监督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坐公交车时看到孕妇不让座;在图书馆大声喧哗等。这些情况都说明高职生思想道德认知与行为相脱节,自我控制能力差。
(3)心理素质偏低,抗挫折能力较差。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高职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或多或少地都能感觉到当前的就业竞争形势,有些学生对形势估计不足,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再加上当前的高职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他们由于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心理层面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一些学生甚至钻进"死胡同",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2.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
(1)构建多元化的学生文化。众所周知,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校风、学风,高职生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形成一定的特点,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所高职院校走出来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高职生基本是"95后",他们也渴望张扬个性,释放自我。有鉴于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对高职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组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使高职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人文关怀,用学校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比如组织学生寝室美化竞赛,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优势特长布置自己的寝室。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布置寝室的过程中会积极开动脑筋,互相讨论装饰意见,从而达成一致。处于自己精心布置过的寝室中,用优雅的寝室文化熏陶自己,学生的道德境界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经过后续调查发现,学生对这样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好评连连。
(2)注重交流过程的双向性。教学活动是一项双边活动,德育过程也是如此,在德育工作中,既有辅导员,也有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隐性德育资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高職辅导员只有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关系,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道德境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换位思考的意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生偶尔犯了错误,辅导员不能急于训斥学生,批评学生,而是要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自然会向辅导员吐露心声,自觉自己所犯的错误,表示下次绝不会再犯。有句话叫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用善意的语言引导学生,多倾听学生的想法,注重交流过程的双向性,高职辅导员才能提升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加强心理辅导的作用。21世纪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但目前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不强,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对大学生加强心理辅导显得尤为必要。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一直注重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正确定位自我,摆脱不良情绪。在平时,辅导员应该借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透露一下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促使学生早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基本功,同时,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意识地为学生介绍职业道德,告诉学生当前的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实证明,将就业形势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4)充分发挥新媒体教育手段。如今,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已经渗透到高职院校中,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微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使高职生实时了解社会动态,对高职生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新媒体中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可能导致高职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正面信息与错误资讯同时存在,对辅导员德育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有鉴于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正视新媒体对高职生形成的影响,首先,辅导员要善于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与高职生加强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高职生的思想动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辅导员要对高职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高职生正确应用新媒体,辩证看待新媒体中流传的各种信息;再次,高职辅导员还要与高职生一起针对新媒体中的敏感事件、热点新闻展开讨论,辅导员要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对高职生的观点进行引导,使高职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以陶冶情操、提升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代梅. 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61-165.
[2] 田晶晶,陈玉梅. 高职院校新进辅导员工作角色适应问题探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