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悬空寺:峭壁上的建筑奇观
2017-07-28郑莉颖
本刊记者 郑莉颖
恒山悬空寺:峭壁上的建筑奇观
本刊记者 郑莉颖
“翠屏开蜃景,古刹半崖悬。”
悬空寺,并非特指一座寺庙建筑,而是代表着一类建造于悬崖峭壁之上的建筑群(寺庙、宫殿等)。其大多集美学、力学、宗教内涵为一体,可称之为建筑史上一朵璀璨的明珠。
闻名遐迩
在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中,恒山悬空寺与“全球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筑”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门”、希腊米特奥拉修道院、意大利比萨斜塔等众多国际性知名建筑同列其中。而从史学角度考证,恒山悬空寺修建于北魏年间,相较于其他入围的建筑,足足早了700年有余。这也因此使其载誉而归,有了中华文明奇迹的荣称。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境内,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之上。它被誉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景,是我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前人以“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来概括和介绍悬空寺。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太和十五年(西元491年),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其原名“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以形貌楼阁而得名。
始建初期,位于最高的三教殿,距地面有90米高,但因历年来的河床淤积,现今仅剩下58米高。北岳悬崖峭壁之上,它如同一个身怀宝剑,伫立而望的侠客,自南而北,背西向东,在面宽仅20米、进深不足10米,如此极限的空间内俯瞰大地。
因为整个寺院建筑全在陡峭断崖上,故而凿洞穴插悬梁为基,顺山崖凹进的地势,比肩筑殿。寺内凿崖为基,筑起两座三层檐歇山顶殿阁,其上又筑两层重檐楼阁,院内南北危楼高下对峙,中隔断崖,有飞架栈道相通,巧夺天工。
虽幽居深谷,悬空寺一方却也还有着恒山水库依傍。恒山水库蓄水1300万立方,浇灌着五万余亩良田。夏日,两侧青山侧立,黛色的山峦在水库中显出倒影。水色清碧,涟漪累累。到溢洪闸全开时,峡谷内飞流喷涌,山水相交,浑然一体,给悬空寺的奇景又增添了秀色。
绝壁上的异景
无“危楼高百尺”与星辰齐肩的旷远诗意,悬空寺籍绝壁孤立之势亦别具一番诡秘感。
直立100多米陡峻的悬崖上,从远处抬头望去,悬空寺层层叠叠的殿阁,好似仅有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呈“一院两楼”般布局。它的主体距地面高约50米,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是民间惯传的俚语。驻足而立,仰观悬空寺,它给人感觉好似粘贴在悬崖上一般,但似乎隐隐又有着凌空欲飞之势,可望而不可及。事实上,会用绝壁上的“危楼”来描述悬空寺的人不在少数,那么这座“危楼”究竟因何建造?如何建造?又是怎样的原因使它历经千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呢?
相传,恒山原是南去五台山、北到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于此处,便是为了方便往来的信徒进香。其次,据说浑河河水从寺庙的前山脚下流过,时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古代人民信奉鬼神之说,以为是有金龙作祟,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于是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寺也就悬空而生。
至于其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建筑学专家们众说纷纭。有一部分学者分析,这与寺院的空间建构是分不开的。悬空寺主要是由“铁扁担”把楼阁横空架起,除了借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还有另一种声音的存在。他们主张悬空寺全寺40间殿阁,表面上看似由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但其实部分的木柱根本不受力,真正的重心实际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除此之外,人们普遍认为悬空寺得以保存完好,与匠人别出心裁的选址和设计也有很大的关联。悬空寺背倚翠屏峰的崖壁,位置恰好是石崖向内凹进之处,故而石崖的突出部分犹如一把“保护伞”,使悬空寺免受雨水的冲刷和落石的碰撞。同样,由于悬空寺所处高位,避免了洪水泛滥的危险,当金龙口的山峰将河谷的水汽一冲而走,它便保持了干燥的自然环境。或者说,四周的山峦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通过减少阳光照射时间,极大地降低了因阳光暴晒而引起的木材风化。
评说繁杂、猜测迥异,但事实真相、工匠构想现已无从可考。
奇、悬、巧
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于万仞峭壁间,只有身临其境才品得出它的奇与险。悬空寺不仅是一隅建筑,它的存在还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使以“奇、悬、巧”著称的建筑特色享誉世界。
浏览历史,古来有闻。不乏有人赞叹道:“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游历四方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在此写下了“壮观”二字;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也称此为“天下奇观”;李铁映亦挥毫写下“伟哉神工”四个大字。
仰望悬空寺,只觉它紧贴崖壁,似乎里面并没有多大的空间。而当走近后就会发现,一般寺庙的布局、形制,包括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伽蓝殿、栈道、三教殿、五佛殿、关帝庙等,无一缺少,应有尽有。且殿楼的分布大都讲求对称,而对称之中又富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后见回环,虚实相生,小中见大,并不觉此中为弹丸之地,反倒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彰显出层次的幻变性和空间的丰富性。
其南楼内高3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和雷音殿组成。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官殿是悬空寺整个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指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泥塑最高约2米,是悬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帅,龟蛇二将。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认为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所以称雷音殿。
外界传闻,悬空寺的精华在于栈道和北楼。
长线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长线桥将佛庙、楼宇等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走上栈道,往山下看,只见河谷幽深,怪石嶙嶙;向上望,山上壁立万仞,巍然欲倾。庙宇楼阁之间高低错落,当雾气袭来的时候,飘飘然,让人仿佛有置身天上宫阙的感觉。
北楼高3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五佛殿位于最低层,供奉五方佛而得名。观音殿在楼中层;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供奉着儒、释、道三位教主。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居一殿,同受香火,这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但也侧面表明了我国宗教汇融的历史渊源。
此外,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它的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其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