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军时期的《战士》报发展史看当今思想建设

2017-07-27陈啸铮

神州民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新闻宣传战士

[摘 要]《战士》报是1930年创办的军内早期报纸。它的创办发展,是党领导军队新闻事业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办报思想。深入研究这张报纸,对于办好新时期的党报党刊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红军时期的《战士》报为样本,在梳理报纸诞生背景、历史贡献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其“服务革命、勇于开拓、深入前线、面向战士”的办报经验,提出了运用这些历史经验指导当前党报党刊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红军时期;历史经验;新闻宣传;舆论;《战士》报

1930年7月,战士报创刊于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中央苏区。

2016年1月16日,原广州军区走完60年光辉历程,光荣完成了历史使命。作为已有86年历史的原广州军区党委机关报的战士报,也停止了出版。

作为我党我军历史最悠久的重要报刊之一,战士报在党报(刊)发展史上地位作用独特。特别是红军时期的《战士》报,是军队新闻宣传事业的开创者,也是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者,其创办发展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一、在革命烽火中应运而生

1930年,随着各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工农红军全国主力红军已发展到约7万人,地方武装近3万人,分布在全国十多个省的边界地区。5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了有各地红军、游击队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各地红军分别集中组建正规兵团,推动红军逐步实现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

红军正规兵团的组建,一方面对红军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创新思想宣传策略,更好地教育红军官兵,把大家的思想集中统一到党的意志上来,为不断发展的革命斗争服务,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红军由分散变为集中,各级组织关系逐步理顺,也为创办报纸,在红军官兵中集中有效地展开报纸宣传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此背景下,战士报应运而生,创刊时的报名为《战士》,是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的红四军机关报。1932年,随着红一军团组建,《战士》报为军团机关报,由曾任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宣部副部长、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张际春兼任主编。据史料记载,《战士》报与1931年创办、由邓小平同志任主编的中央红军机关报《红星报》、新华社前身——1931年创办的红通社,是当时中央苏区三家主要的新闻媒体,先后宣传报道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等重要历史事件。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一军团政治部改用“坚政治部”名义(红一军团政治部代号)出版《战士》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抢夺天险“腊子口”等发生在长征途中的著名战斗,都是由《战士》報最先报道而流传于世的。1935年9月,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决定,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军委纵队合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至此,红一军团政治部停止使用“坚政治部”的代号,改用“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的名义出版《战士》报。1937年8月25日,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15军团及陕南红军第4师合编为八路军第115师,《战士》报遂为115师党委机关报。红军时期的《战士》报,主要指1930年创刊至1937年8月这一时期。

二、主要实践及贡献

《战士》报是指导红军建设、领导与敌斗争的重要工具。它在服务革命中诞生,又在参与斗争中发展,发挥了舆论引导、教育引领等重要作用。

(一)开创军队报纸宣传的先河

《战士》报于1930年创刊,比中央军委机关报《红星报》创刊还要早一年。《战士》报当时为4开2版,手刻油印,不定期出版,发至所属部队的连和相当于连的基层单位。由于当时纸张缺乏,印报纸张红、绿、白色的都有。1931年底,又出版了《战士》(副刊)。油印,半月刊。目前已发现了1932年出版的第14期、第17期、第18期。红一军团政治部1935年还出版了《战士》(快报)。现只发现一期。据记载:1935年9月17日,红一军团取得了腊子口战斗的胜利。20日,军团政治部即出版了《战士》(快报),报道了腊子口战斗胜利的消息。

目前,有3张《战士》报(即第184期、第186期和第206期),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有3张《战士》报(即第193期、第194期、第195期),保存在军委办公厅档案馆。另据记载:1935年9月20日出版的《战士》(快报)和同年6月20日、12月17日出版的《战士》(副刊)第9期和第10期,分别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些报纸,是研究我军早期报纸宣传的珍贵史料。

《战士》报的创办和发展,是党领导军队新闻事业的生动实践,是军队报刊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开端。红军时期的《战士》报很好地完成了凝聚军心、巩固红军、推动革命的宣传重任,其生动实践为丰富发展党的办报理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忠实地纪录了革命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记录。从目前发现的《战士》、《战士》(副刊)、《战士》(快报)来看,除1932年发现了3期战士(副刊)外,其余9期集中在1935年5月26日至12月30日之间。这些报纸报道了这段时间红军长征路上的中心任务、主要活动和著名战斗。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根据党中央和前敌总指挥部的命令,继续北上,向陕北进军,准备与红25军、红26军会合,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两支红军即将胜利会师。9月30日出版的第195期《战士》报,不仅发表了聂荣臻、朱瑞署名的《训令》,还载文介绍了陕甘苏区的发展情况,并附有陕甘地区形势图。明确提出整顿部队纪律和克服骄傲自满情绪,是当前部队“第一等的重要任务”。《战士》报还对红军长征进行了全貌性的回顾和总结。1935年10月,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期间,《战士》报出版了第206期,发表了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撰写的《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文章回顾了长征取得的历史成就,总结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依靠千百万工农群众、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胜利经验。从现存的报纸看,《战士》报内容丰富,既涉及到当时党的革命路线方针,也涉及党团建设、官兵关系、军民关系等经常性工作,不仅报道了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等历史事件,还报道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著名战斗,为学习和研究红军革命历史和传统,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史料。endprint

(三)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红军时期的《战士》报,“枪头和笔头一起冲锋”,始终紧跟革命斗争的发展进程,紧贴红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做到红军执行任务到哪里,战斗打响在哪里,新闻报道就跟进到哪里,发挥了积极有力的舆论引导和服务保障作用。

据老红军、原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肖元礼回忆:1930年11月,国民党军队向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創刊不久的《战士》报,先在一版发了一篇1000多字的大文章,分析我军必胜的有利条件,揭露敌人的虚弱本质,积极配合思想动员,有力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增强了必胜信心。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展开后,《战士》报紧跟战事发展抓报纸宣传。据老红军杨永松回忆:1934年9月3日,红一军团趁敌立足未稳,集中优势兵力向温坊之敌发起猛攻,国民党一个团被全歼,两个团遭重创。《战士》报战后即出版了报纸,登载了表扬此次战斗中红3团打仗英勇、作战出色的文章。报纸分发到部队后,前线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战士》报还注意了工作的指导。1935年6月20日,翻越夹金山的红一军团,达懋功地区在出版了《战士》(副刊)第9期,集中报道红军党团建设情况。《学习二团模范二连的支部工作》全面介绍了二连支部工作的经验,指出由于该连支部工作开展得好,政治空气活跃,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涌现了十七个勇士(其中五个党员,五个团员)抵御一个营敌军进攻的英雄事迹;《看!这才真是模范的青年团小组》,介绍了某师六团七连第二青年团小组政治思想工作非常活跃的情况和经验。另一篇《六团的支部工作赶上去》,则批评了某部六团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组织松懈,干部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四)是红军官兵重要精神食粮

红军时期条件艰苦,红军官兵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面向基层的《战士》报,发表了很多反映红军官兵战斗生活的文章,战士喜读爱看,是大家战斗生活中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曾经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的李卓然同志回忆:际春同志是一名很出色的宣传家。他主办的报纸和刊物,在战争年代很受部队干部战士欢迎,大家喜读爱看。他经常亲自到前线了解战斗情况,搜集第一手资料,编写通讯和评论。“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赶到前线去,看到战斗的命令下达了,预备队冲向前方,战士们有的揣起了报纸,有的把报纸放在地上一跃而起,似乎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报纸上的英雄人物。地上的报纸随着他们冲锋的旋风飘了起来,这好像在欢送他们上战场去杀敌”。

红军时期《战士》报的文风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故事性、可读性强,战士易读易懂。1935年9月17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红二师四团夺取了天险腊子口。9月20日出版的《战士》(快报),刊登了舒同同志700来字的战地通讯:《英勇顽强的“勇部”》(“勇部”即红四团)。详细叙述了“勇部”不畏艰险,不怕强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与战斗作风:“夜袭中……战士们不断拾起敌人刚投出而快要爆炸的手榴弹丢向河坝,直至拂晓,终于将敌人一线阵地摸塌。与此同时,一营指战员也奋不顾身,涉河攀上了右边高山上的悬崖。一连连长毛振华,只带两三个人,隐蔽地绕至敌人后侧,配合六连,一阵手榴弹,即打塌敌人第一线工事。在各连红军战士的猛攻下,敌人或伤亡或投降。六连乘着胜利的号音,猛追敌人,直追到最后退守的据点。”文章绘声绘色像讲故事,生动感人,符合战士的口味。

三、主要特色及经验

作为红军时期诞生的战地报纸,《战士》报秉承了“笔头与枪头一起冲锋,为革命劲吹战斗号角”办报宗旨,一边参加战斗,一边宣传革命,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逐步创造和形成了“服务革命、勇于开拓、深入前线、面向战士”的办报特色及经验。

(一)服务革命的政治方向

《战士》报从创刊之日起,就自觉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下,做党的忠实喉舌。在革命的风雨历程中,不为风险挫折所惑,不为艰难险阻所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与工农红军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同行,为打牢红军战士听党指挥、献身革命的共同思想基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作红军官兵的自觉行动,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

这一时期的报纸,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筹划、组织和展开宣传,积极有效地宣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解释党的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社论、评论、专题以及大量介绍中心工作经验的文章,体现出了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如俄界会议后,中央红军经过10省的长征,部队大量减员。扩大红军成为保证斗争胜利的当务之急。1935年9月出版的193期、194期《战士》报,连续发表了陕甘支队政治部《扩红号召》、社论《一切为着党的路线而斗争》,以及评论《扩红运动没有开展起来》、《用最大努力来巩固新战士》,及时将各级党委和广大红军官兵的思想动员统一到党中央、陕甘支队党委的重大决策上来,有力地指导了扩红工作的开展。

(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战士》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开拓进取史。与我军建设发展历程中许多开创性的事业一样,《战士》报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艰难创业过程。《战士》报人在其中表现出的勤于探索、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是红军报社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突出反映。

《战士》报作为中央苏区第一家军队党委机关报,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办什么样的报纸、怎样办报”。在总结创刊近两年办报实践的基础上,1932年《战士》(副刊)第17期进行了改版。编者在《写在前头》的文章中说:“改版后的《战士》(副刊),要能成为全军团的政治指导和理论教育的中心,同时还要能够反映下级日常生活状况而加以指导,研究斗争上、工作上的经验教训。”报纸内容也发展为社论、政治消息、论文、实际工作(经验和教训)、文艺、批评、问答七大方面,基本涵盖了当代军队报纸宣传的主要内容。除《战士》报外,他们着眼革命斗争的实际,相继创办了《战士》(副刊)、《战士》(快报),开创了主报、子报报纸业态的先河。这个时期的报纸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版面文图并茂。各种栏题、标题和消息、通讯的思想性、战斗性、鼓动性都非常强。这些具体而生动的实践,丰富了军队党委机关报的办报思想,深化了对军队报纸宣传规律的认识,为军队报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贡献。endprint

(三)深入前线的战斗作风

在战火纷飞的特殊环境下办报,《战士》报人时刻面临革命斗争的生死考验、残酷战斗环境的意志锤炼。在办报实践中培养和打造出来的深入前线、不畏牺牲的战斗作风,是《战士》报人意志品质、精神状态、能力作风的集中体现,是红军报社精神的重要方面。

红军时期,《战士》报编辑部成员都是“战地记者”,身背“枪杆子”,手拿“笔桿子”,深入前沿,深入战壕,了解实际情况和战士们的情绪,客观深入地进行报道。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每天行军打仗,战斗异常频繁,《战士》报仍坚持出版,及时报道胜利消息,鼓舞红军斗志。1935年5月26日至30日,《战士》报为了紧密配合大渡河沿岸的战斗,五天内出了三期报纸。当时印刷条件很差,记者采访发稿通讯联络非常困难,编辑部每天要行军、甚至参加打仗的情况下,能够这样快地从前线抓回情况,写出各种消息和通讯,同时还要编辑、手刻、发行报纸,是非常不容易的,创造了我党我军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四)面向战士的办报方针

《战士》报尊重红军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有很强的战士观念,在办报实践中始终坚持了面向实际、面向基层、面向战士的办报方针,形成了特有的、鲜明的战士风格。

在现存第17期《战士》报副刊上,编者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写在前头》强调,“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战士》报的一个细胞。”这宣示了《战士》报视战士为报纸的生命,坚持群众办报、为群众服务的办报理念,是《战士》报人秉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新闻观的重要体现,是红军报社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红军时期的《战士》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战士,把大量版面留给一线战斗部队,刊登了许多反映红军官兵战斗生活的新闻。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战士》报当晚出版捷报,生动描绘了前线红军战士用刀砍,用梭标捅,与敌人英雄作战的战斗场面。强渡大渡河17勇士、5名特等射手的英勇事迹,也是由《战士》报第186期率先报道,最后广为传播的。这一时期,以主编张际春为首的编辑部同志,经常深入部队、深入战场,和干部战士聊天,了解群众对报纸宣传的意见和想法,及时改进工作。当时战士们很喜欢听《三国演义》、《水浒》上的故事,喜欢猜谜语,《战士》报就用一些故事和猜谜语的形式宣传战斗任务,歌颂战斗中的英雄模范人物,鼓舞斗志,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引人人胜,战士喜读爱看,激励了红军官兵的士气,丰富了红军官兵的战斗生活。

四、对办好新时期党报的几点启示

党报是党的思想工具、教育工具、舆论工具和领导方式,只能加强不能消弱。目前,党报占报纸总数22.4%,仍是新闻的主要采集者、发布者,在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权威性等方面地位举足轻重。发展和办好党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宣传舆论阵地,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战士》报作为一张党在军内创办的早期报纸,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生动实践,其在红军特殊这一历史时期下产生的办报经验,对于办好和发展新时期党报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要落实政治家办报

毛主席说,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只有坚持政治家办报,才能把握大局,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战士》报诞生于峰火岁月,面临复杂斗争形势挑战,担负着统一红军思想、教育红军官兵、指导红军建设重要任务。《战士》报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忠实喉舌,不仅出色完成了党赋予的任务,而且在服务大局中得到壮大和发展。《战士》报的实践很好地体现了政治家办报的新闻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步步展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斗争、复杂多变的形势情况、各种各样的舆情信息,迫切需要党报担当起提供思想舆论支持的历史重任,做党的声音的忠实传播者,做党的事业的积极推进者。这就要求党报必须把政治家办报落到实处。一方面把党性和新闻性统一起来,把“政治话语”转变成“新闻话语”、“群众话语”,把中央和各级党委确定的“工作重点”,巧妙地转化为群众关注的“亮点”、“热点”,及时全面地将党的政策部署、意志主张广为传播,为党的工作大局提供舆论支持、发挥导向功能;另一方面,把立场和市场统一起来,在面向市场中坚守立场,将正确导向贯穿于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的各个环节,落实到采写人员、编辑人员、审看人员、签发人员身上,体现在时政、娱乐、社会、国内、国际等各类新闻报道当中,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防止两个标准、两个声音,形成“两个舆论场”。

(二)要敢闯新路开新篇

红军时期是《战士》报的初创期,历经着一个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不仅面临复杂斗争和艰苦条件,而且要克服经验不足、人才缺乏等具体困难。他们以先行者的勇气,边实践边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一系列矛盾问题,从“一穷二白”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可以说,《战士》报的创业历程,闪耀着勇于创新的思想光辉。

如今已进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以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平台,凭借迅捷、海量、互动等传播优势,如雨后春笋抢占市场,挤压传统媒体生存空间,党报“一家独大”、“一家发声”的局面走入了历史,党报生存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话语权争夺。囿于传统办报思维没有出路,只能逐渐丧失优势,丧失读者,丧失话语权,丧失主阵地。

恩格斯说:“当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办好新时期的党报,必须继承《战士》报等报业开创者那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创新精神,放下思想包袱,义无反顾地走出传统传播领域,站到思想前沿、时代前沿、技术前沿去,在新的传媒生态中角力、开拓和创造。通过探索和认识信息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不断创新办报思想、理念,内容、形式,手段、方法,机制、体制,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生存力,进而牢牢占据舆论阵地的主流席位。endprint

(三)要客观真实地报道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原景再现。但近年随着媒体竞争加剧,真实性成为一大诟病。有的为了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争抢时效,偏听偏信;有的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有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缺乏,凭空捏造,夸大渲染,严重削减了新闻的公信力、权威性,甚至混淆视听,引发负面的舆论潮。一些地方党报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力量所在。党报要履行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最高职责,就必须以真实性维护报纸权威性、以客观性强化舆论影响力。红军时期的《战士》报,编辑记者始终跟随部队行动,哪里有战事,哪里是火线,就奔向哪里,真实地记录事实,生动地反映生活,确保了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他们来自第一线的战斗报道,不仅成为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冲锋号角,而且经受住了时间和實践的检验,成为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献。

新时期办好党报,同样需要维护和坚守新闻的真实性,把它作为实现和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保证来认识,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培养,根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倡导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实践加强调查研究,健全和坚持新闻审稿和奖惩机制,确保党报发布的新闻客观、公正、真实,不辜负群众信任,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

(四)要与群众心心相印

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提出了让“群众办报”的新闻观,这一观点与现代传播学受众观念一致。走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的基本路线,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宗旨。群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的主体,新闻来源于群众丰富的实践,又要回到群众中去。

《战士》报诞生后,之所以深得官兵认可,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它秉承“面向连队,以战士为主要对象”的办报方针是分不开的。他们把主要版面聚焦基层,将重点笔墨对准战士,刊发了大量反映红军官兵战斗生活的鲜活新闻,满足了红军官兵的精神需求,成为重要精神食粮。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不能变。党报始终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做党和人民群众共同的耳目喉舌,真正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生活,在了解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中服务群众、教育群众。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报纸主角,用镜头、笔触、版面、文字来充分表达和反映他们的情感、心声、诉求,使新闻走近群众,让群众走进新闻;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从鲜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从火热的生活中挖掘亮点,采写更多生于群众、源于一线、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闻作品;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党报宣传好坏的重要标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不断回应群众新期待中提高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雷鸣剑.传承红色基因,开创军媒未来[J].军事记者,2010(9):P4-5;

〔2〕周志懿.关于新时期搞好党报经营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1(7):P48-51;

〔3〕段圣宏,贾志杰.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指南[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3(14),(5):P6-8;

〔4〕《战士》报编辑部.《战士》报80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P4-11;

〔5〕《战士》报社.战士报社研究总结“红军报社精神”的情况报告.《战士》报社,2013 。

作者简介:陈啸铮(1993--),男,2016年7月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国际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现系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专业在读硕士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新闻宣传战士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超级战士要上网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无名战士有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