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服务型管理之我见

2017-07-27卢潮明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

卢潮明

【摘 要】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长期以来,许多管理者以“官”自居,随着社会进步,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管理者思想应该转型,管理就是服务,为人民服务。学校管理就是学校领导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学校 服务型管理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88

广大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人,管理者是广大教师的勤务员。学校要确立服务观点:一切管理措施都要以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为前提。尽可能地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这样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与学校领导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是成正比的。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认清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辩证关系。学生发展是目的,学校发展是载体,教师发展是关键。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支撑,成了空中楼阁。学校服务型管理中,领导应重视对教师的服务。

一、师德建设,贯彻服务思想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管理必须服务于这两项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正是此意;学校管理者应该明白,管理就是服务,人民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学校管理就是学校领导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学校领导应该贯彻落实教育服务思想。学校服务型管理就是要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更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服务。

二、完善制度,营造服务条件

管理是理论落实于实践的平台,有效的管理可以使先进的理论在学校发展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低效的、无效的管理非但发挥不出应有的推动作用,有时甚至会起阻障作用。规范管理、制度管理、量化管理等都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学校服务管理最大的避忌就是领导与教师的情绪对立。现代管理要求突出管理的服务性,调动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管理的最大效益。这就要求现代的学校服务管理少一些“强制”,多一些“服务”。让教师深切的感受到学校的民主、平等,学校领导是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导。

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等因素,但学校内部有效合理的管理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要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竞岗方案、绩效工资量化制度,规范教师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批改、培优辅差、家校配合、班级管理等教学环节,保障教学秩序正常运作,加强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三、急人所需,优化服务环境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要求学校应与时俱进,创设一切有可能的育人设施,服务教育。学校要保障一切硬件设施能够安全优质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如:教学场地、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文印室等,为教师的备课、上课提供充足教学资源。只要教学需要,我们就提供。只要条件许可,我们一定替他们配置。这样为教师做好服务,实际就是为教师的优质课堂教学提供的保障。同时,我们还要为教师找供实时的教育信息。当前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天天新,作为学校领导要开阔思路,处处留心,掌握教育动向,才能提高指导的能力。为教师提供教育前沿信息,使教师能够实时把握教研动态信息,并有效地把信息服务于教学。

四、搭建平台,创造服务机会

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教师素质与管理者共同协作关系。在教师素质一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服务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曾有人做过一场测试,由篮球界的明星临时组成团队与一支篮球冠军队对决比赛,即明星队VS篮球队,其结果是明星队惨败。这里就有一个组织、协调、管理的因素在其中,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力。只有对全体教职员工合理协调管理,才会使教师素质的潜力发挥出来,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任务和劳动特点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而教师思想、业务水平的提高需要组织、指导和一定的条件。因此,对教师的服务型管理除使用教师和安排教师任务之外,还应包括对教师的培养与提高,那种“只让干活,不让吃草”、“一本教材教一辈子,一套教案用一辈子”的办法是不适合新形势下教师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管理者创造机会,让更多的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进修,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还要搭建平台,举办活动,服务教师,为教师的成长、发展创造机会。学校可以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创办校报、举办运动会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提升业务素质。

五、适时赏识,激发服务热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短处。如果学校管理者只看到教师的短处,时时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那么教师与领导的龃龉、摩擦就会产生,甚至愈演愈烈。如果说物质的摩擦可以产生热量,那么人际的摩擦恰好相反。它会无端地损耗正能量,降低团体的整体效能。这不啻是校长的不幸,更是学校事业的悲哀。所以在学校服务型管理中,管理者要为教师才华展演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卫生环境。赏识是一种“仰视”,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者不会取这样的“视角”。对教师赏识,体现了校长的谦谦雅量。赏识是一种“对话”,教师群体中既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更有比较含蓄、不愿轻易流露情感倾向的同志。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必须让教师产生一种自身受到重视、自己的话也有分量的感觉。而管理者的赏识正是这种感觉最有力的“诱因”。赏识更是一种认可,是校长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积极评判。教师都有一种希望自身工作价值得到积极认可的成就心理。校长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就能使之获得更大的工作内驱力。学校管理者只有服务于教师,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才能服务于学生,最终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英]杰夫·惠迪,等.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马忠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