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物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27杨小红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意义应用

杨小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高中历史的发展也有了新的突破。教师也在不断地研发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带动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人物教学法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 人物教学 意义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42

人物教学法以人物为贯穿线索,通过人物学习贯穿整个历史课程的学习,认识历史所展示的世界。通过人物认识历史,在人物中感受历史,在人物的感悟中创造历史,从而取得历史学习的进步。本文就人物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与说明。

一、人物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条条是重点,条条需掌握。而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又繁忙冗杂。因此,大部分的高中学生对于历史课程很难有较为清晰的梳理,对知识网络的构建也较为稀疏。人物教学法可以较为妥当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以人物为出发点,梳理知识,建构稳健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高效清晰地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同时,人物教学法有一个普通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人物教学法应用于课堂之中可以以人物为线索,充分调动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历史课堂中与人物交流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效率。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研究,是针对从古至今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交错与融合,研究范围甚是广大,如果教师没有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广泛的学习内容进行贯穿,学生自身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也只能滞留于读懂历史课本浅薄知识的阶段,而没有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升华与对于历史事件学习的感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人物教学法作为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更应该被采纳与应用,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带动作用,感悟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与道德情操,同时教师也能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二、人物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课堂人物教学为线索,带领学生把握历史事件的开始与结束

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点,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事件的开始与结束,并且从历史人物的经历中有所感悟。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的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提高学生的内在涵养。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对生活有所感悟,在生活的感悟中认知历史,正视历史。与高中的历史教学目标相吻合,人物教学法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完整地阐释了,在历史学习中可以透过人物的命运感受生活的模样,对生活有所认知。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较为冗杂,背诵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往往在掌握到一定量的背诵时,混淆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与结束时间,甚至混淆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非常常见,同时也是阻碍高中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应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精确的了解,人物教学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汉代的历史发展时,教师可以借助“汉武帝”这个英雄人物带领学生认识与学习汉代的发展史,以“汉武帝”的历史贡献为中心,向外拓展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以汉武帝的历史背景学习与了解汉代历史的开始与结束,从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构建系统的历史学习体系。

(二)以人物教学为基础,呈现与活化课文内容

人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活化课文的内容,将文本内容呈现于学生的脑海中。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的人物也较多,学生自身对于这些人物的掌握大多,只是对于人物所经历的比较重大或者比较有纪念性的历史事件,学生自身很难做到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进行联想与想象,进而通过历史人物生动形象的内容掌握课文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人物教学法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将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塑造形象地呈现学生面前,进而提高历史课堂学习的效率。比如在“辛亥革命”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先为学生塑造一个勇于斗争,敢于推翻反帝反封建社会,又具有建立新社会思想的、爱国的孙中山的人物形象,然后告诉学生是他带领了旧社会的人民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中国五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新中国。让学生透过“孙中山”这个人物形象感受到辛亥革命的经历过程,进而掌握辛亥革命的课文内容,提高历史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通过人物的历史经历,与学生一起感悟人生道理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就是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省,从历史人物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吸收道理,以历史人物为鉴,发扬历史人物的优良美德。高中历史的学习范围较为广泛,大部分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一带而过,形成了课前提问——课堂画重点这样的历史课堂固定教学模式,同时在课下督导学生一定要背诵课堂内容。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是知识上的记忆,而不是应用知识提高自身素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以人物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总结,从历史学习中与学生一起感悟人生的道理,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的素养的共同提高。比如在“万里长征”与建立新中国的伟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只引导学生对万里长征的路程与过程的艰辛进行记忆,也不应当仅仅与学生共同赞颂新中国建立的伟业。教师应当找出二者的共同点——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以“毛主席”为出发点,与学生共同探讨万里长征坚持不懈与艰苦斗争的精神,与学生共同探讨新中国伟业的建立的過程中,先辈们付出的心血与努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更多汲取名人的精神,而不仅仅只停留于课文内容表层的知识。让学生更多学习历史经验,而不仅仅是背诵历史的经历。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人物教学法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对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然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人物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对人物教学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人物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意义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