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

2017-07-27苏丽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苏丽

【摘 要】随着课业的愈渐繁重,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方面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渐渐下降,然而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也作为我们终身学习的途径之一,是教师和学生都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这一问题应做好充分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36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和学习途径之一,也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技能、传承优秀的文化瑰宝的重要方法,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大量信息,丰富语文等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在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理解能力等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上起到积极作用。新课标要求下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感知、理解、欣赏评价和领悟内涵等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同初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能力和学习特点,教师不能“一刀切”,而是要精心挑选适合每一年级阶段的学生的不同主题、写作形式、题材、语言、思想内涵的阅读篇目,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教师具体该怎么进行阅读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在此,本人根据这一问题,结合自身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教师实行阅读教学的关键,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要从教材出发,立足于课本上的阅读文章。但教材上的阅读篇目也并非需要全部一一拿出来供学生们仔细品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当的阅读篇目,这些阅读篇目的选择,需要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也许是语言优美、朴实易懂,也许是文章立意新颖,也或许是文章背后所蕴藏的情感发人深思。总之,教师选择的这些教材上的文章一定是要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灵感或者启发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对阅读篇目的课后问题的重视,课后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途径之一,通过课后问题的解决,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体会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独特之处,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其次,教师要多提供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的,备课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优质的阅读信息,善于利用网络,多与同事进行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的内容和主题要尽量多样,以此来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作用。阅读的“感觉”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教师要做好自己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保证学生能有定期定量的阅读量,帮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材料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加强自己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丰富、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丰富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多彩的校园内外活动来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除了日常必要的课堂阅读教学,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和提供更多的课内外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活动,利用课堂的一部分时间来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同学交流自己最近读的文章或书,有怎样的收获和心得体会;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在教室内设置“图书漂流角”,鼓励学生们把自己家里看过的书、杂志期刊等放到图书漂流角的书柜上,供有兴趣的学生来看,文章和书籍的流通和互换,也是一个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的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又或者,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开展集体阅读活动,阅读篇目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推荐,教师组织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共同阅读一篇文章、剧本、小说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集体的上进的环境中展现阅读热情。

(二)注重阅读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1.阅读理解题在初中語文的应试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分数,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是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感觉,提高做题正确率,提升语文学科水平的重要途径。

2.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能渐渐培养起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提炼关键词句、发现重点和难点的能力。在学生解答数学、政治、历史、地理、英语等多个学科的题目时,能更准确地理解题目,找出问题中的关键字词,从而有方向、有效率地解题。

3.语文阅读教学还能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阅读是一个进入他人思想的过程,学生通过多量且高质量的阅读,能感受和了解到不同作者的不同思想,发现有趣、有个性、有魅力的思想,从而引发自身的思索。在进行阅读理解的题目训练时,学生更是可以受到题目的引导,从写作手法、表现方式、文章结构、思想情感等各方面去带着问题反复阅读,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使自身大脑更加灵活的作用。

4.阅读教学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优秀精神品质方面有所培养。上文提到,阅读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不同作家的不同思想,发现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为学生们选出具有正能量和阅读价值的阅读篇目,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优秀的思想品质。

5.阅读还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话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开发智力,发展个性,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阅读篇目,培养起自己的写作风格。阅读不仅可以在学生的应试中发挥很多的作用,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能一直伴随他们,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有价值。

三、结束语

阅读不是强制性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应是引导性和助推性的,教师切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也要尽量注意自己对阅读篇目的分析不要过多,一定要将机会更多地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体验文章,感悟和思考文章内涵。这样,学生才能收到更深的思想启迪,锻炼自身的思考和探究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开展多种阅读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探究和发现适合不同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篇目,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彰显阅读的魅力。

猜你喜欢

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