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2017-07-27伍光萍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伍光萍

【摘 要】对于如今活在互联网世界的学生们来说,已经鲜有学生还能去回顾并体验过往的历史进程。因此,在课堂上接触历史已经成为了他们能深刻了解历史的方式,然而,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历史。

【关键词】高中历史 有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66

从事教育行业这么久,一直都在探索究竟什么才是课堂的有效性。就高中历史这门学科而言,有效的课堂便是让学生找回历史的感觉,仿佛都历历在目,明白各种史实的进程;有效课堂便是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剖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效课堂便是能够跳出课堂去看待问题的实质,真正地让学生了解历史。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要多激发学生能够跳出高考看待这门课程,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意识,理解并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会用历史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便是我们这门学科所要达到的有效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就此更加进一步地深入地研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历史本身的含义

作为一名历史教学者,更加地清楚明白历史本身的含义。历史并不是像逻辑学习那样抽象,也不像诗词那樣缠绵,它是围绕着以往发生过的事件来阐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刻意改变的。历史,简称“史”,就便决定了是对人类社会过去事件和行动的记录和诠释,是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变情形。“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唐太宗曾这样说过。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参考,譬如,对宇宙历史、鸟类历史、文化历史、地球历史等的记录,无不都是给我们如今的各种研究做了深入的铺垫吗?人们对未来充满着期待,但也对过去充满了敬意,历史学即是一门社会学,与伦理、艺术和哲学都属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多引导学生去明白历史究竟因何而来,在社会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能动性。让他们不仅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史实的严谨性,也能感受到史实跟我们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样的平淡性。以此来切入分析历史学科的具体性与多元化,学好这门课也是在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其实,很幸运能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来教学,历史本身的很多闪光点一直都吸引着我,也有很多一直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统一、两汉、三国魏晋南北、隋唐、五代十国宋金辽、元明清再到民国直到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一不体现了历史进程中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

二、趣味化课堂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没有了兴趣就像生命没有了鲜血,做什么都是无精打采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案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逸闻趣事,或者一些历史上的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的本质。譬如,以前的皇帝其实也是有工资的,继北宋的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月都有1200贯的“月薪”,但是中间出来了“宋仁宗”,他为了发扬风格,主动地放弃了“月薪”,且说那些没有放弃“月薪”的皇帝都不方便亲自填“工资单”了,都是由“左藏库”送过去的。合理地给同学们讲一些历史上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也不为是一种减轻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氛围的好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当然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感悟,也就是必须具备一种历史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当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了历史的本质,学生的兴趣也带动了起来,那么接下来就得深入地剖析历史所预留给我们的问题了,也就是所谓的用历史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理解知识,把握重点。新课改下指出“历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根据不同的个体从不同的方面,去激发不同的思维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要想培养好学生的历史思维,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那么只有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才会更加激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提高课堂在学生心中的地位,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环境中去,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学习氛围,从思想上改变对课堂的看法。

(二)要培养好学生的历史思维,其次得多多做示范性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一并展示给学生,注意到“我是如何讲述的,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等等”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习到了历史思维。当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展示,相互沟通并且互相学习精彩之处,大胆地讲述出来,教师就其要害进行纠正。这样,不仅仅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

(三)培养好学生的历史思维,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学中来,实施教学的双向互动,培养良好的历史性思维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就能更加亲切地明白历史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如何从历史中借鉴,这就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注重史实结合

就教师方面来说,在有了较大的知识体系之后,注重教学的方法也很重要。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与时政结合起来,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进而更加乐于历史课程的学习。譬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当下的“钓鱼岛”事件进行分析,又如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等类似的结合实例的讲解方式。一方面,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以及保家卫国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中体现,有效教学效果与思想上的改变与提升。其实,如今的教学大多都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高考历史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因此,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不是很高,更别说让学生能够热爱这门学科。然而,历史教学现状的改变不仅仅是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转变,和我们的时代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从教学中的一点一滴去改善,不断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教师也得多在教学中去实践,从实践中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