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

2017-07-27谭义智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谭义智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不但要求青年一代德、育、美全面发展,而且也对新一代学生报以很大的期望,甚至不少教育学家呼吁将国学经典纳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把握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关注学生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57

小学生刚刚踏入学习的殿堂,脑海中的知识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白纸一张,那么如何在这张白纸上填画美丽的色彩,这是需要小学教师深刻思考的。小学语文的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广学生的知识面,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的成绩,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玩乐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在课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部分学生出现跑题、愣神的现象。小学生的是非观还没有形成,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所说的事情就是他们所奉行的事情,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教师要明确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巨大影响,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多为故事型的,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的行为事迹,来传达学生关于人的良好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教师要在教学前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简单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材内容上,让学生自行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让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有一定了解,教师再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

小学生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提及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有趣内容,借此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喜欢在拿到课本后,首先阅读教材的故事,看过后就丢在一边,教师要从别的角度吸引学生的兴趣,避免学生因为缺失兴趣,而放弃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

二、转变教学方式

大部分教师根据小学生一张白纸的特性,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反作用,让小学生以为语文的学习就是单纯的背书、识字。没有给学生思维发挥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及时发现现今教学过程中的失误,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语文的学习关键在于积累,在于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语文的教学。

教师首先要对于语文的教材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根据教材的教学目的进行抱团划分,按类型进行整理,整理教材的具体需求补充相关的知识。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不一定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通过总结归纳,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于语文有全面的把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同时教师要明确,简单的背书、识字是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教学大纲规定的诗词、句段,都需要教師在对学生深刻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着记忆,在学生掌握诗句、句段所表达的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是更容易学生学习的。很多教师习惯于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多遍的抄写以达到掌握的目的,实际上,教师可以采取更为高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教师在掌握课堂教学时间的基础上,留有足够的时间,对生字词进行讲解,从字形、字的演变过程到字的含义,对每个生字词进行剖析,将困难问题简单化。

三、联想记忆法

人们对于固定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总是没有图形、故事等记忆得快,因此,教师要通过教授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中华文化的博大就在于它的广阔性,语文的每个知识点都是有关联性的,即使是古诗词也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联想能力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就拿古诗词来说,每个诗句,描绘的都是一副画面,甚至于整首诗都是描绘的诗人心中的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对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联想,根据景物推进的过程进行记忆,由远及近,由近推远,先动后静,先静后动等的逻辑顺序,让学生以动画联想的方式,进行古诗词的背诵。而针对一些经典句段,也是根据作者的心境,帮助学生理解。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多是辅助,真正的积累靠的就是学生自己,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十分重要。

四、拓展阅读

读书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在读书中获得的知识是教材所远远不能教授给学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再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好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专门开设阅读课,推荐学生看故事性强的哲学文章,寓言故事等,吸引学生看书的兴趣。根据教学要求,普及千字文、三字经的具体故事,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教学进程的推进。

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的课外阅读,适当的引导学生写一些读后感,锻炼学生的思维,重要的不是学生记住了多少内容,而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将学生的拓展阅读与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结合,促进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五、巩固检验

学习最重要的就在于巩固,即使对于知识点牢固掌握,如果不经常巩固的话,很容易遗忘。因此,教师要注重经常测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

实际上,学生由于大纲要求的小学语文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因此,学生经常会出现背过就忘的现象,并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出测试题,让学生进行默写,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拓展故事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想到知识点,就自动在脑子形成画面,牢固知识点的记忆。

除此之外,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的具体水平,将学生分为小组,互相督促,经常性的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检验,熟能生巧。教师并不能经常提醒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巩固,因此学生之间的督促就十分重要了。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过程中,进行具体知识的把握。

六、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内容多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并不难,只是内容较多会使学生觉得繁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利用类比的方式,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在语文的做题过程中才能抓住重点,掌握关键。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