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7-07-27陈丽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陈丽

【摘 要】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不少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课堂氛围构建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发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38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投入有限的时间、精力以及物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潜在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学习任务。相比起小学和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点显示出大密度、高难度的特点,这便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挑战。因此,关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笔者的教学观察中,目前不少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次论述,将从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活跃的课堂气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这四个方面出发,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初步研究。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味地板书讲演模式,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青睐,这种直观的知识点呈现方法,易于教师把控课堂进度,因此具有它的存在价值。不过,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耗費教师精力过多的弊端,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结合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法、信息教学法等。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以某种生动形象的情景,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授立体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立方体、圆锥和球体等教学工具,加深学生的直观体会。在教授概率统计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班级群体中间开展自我测量和统计: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小组成员的身高,并求取小组成员身高数据的平均值、中位值和极差,以此来调动学生兴趣。

(二)信息化教学

再以信息化教学为例,这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法,可以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比如在“二次函数图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flash”、“几何画板”等制作课件,制作函数“y=ax2+bx+c”的动态的图像,在画板中拖动点的位置,便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a”、“b”、“c”变化后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如此一来,学生对函数知识点的理解便能更加透彻。

二、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构建出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能消除学生们的紧张情绪,让其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这也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当然,这还需要教师在引导策略上下工夫。

一方面,教师可以用故事元素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讲授等比数列时,可以对“卡克与国王”的故事加以引用:卡克发明国际象棋后,放弃了国王赏赐他金银珠宝的提议,向国王提出另一个请求——在他发明的国际象棋的64个方格中,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如此翻倍递增,直到最后一格放满。国王听后爽快答应,结果把全国的粮食尽给卡克也没能达到这项要求。这一故事的提出,便能为接下来等比数列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设置铺垫和悬念,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的求和”的惊人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教师在提问环节下工夫,设置出容易被学生理解、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问题还能与即将讲解的新知识点挂上钩,教师便能在具备积极性的课堂氛围中推动教学进程。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学生得知双曲线的定义为“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将“等于”改为“小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如此步步引导,可以营造一种有探究性的课堂氛围,也能为新知识点的讲解作铺垫。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的构建,还需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从理念层面对教师做出的一种要求,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付诸实践。一直以来,不少高中教师都习惯于以自己为主体,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心理和教学反馈,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整体数学素养的培养,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心理层面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一方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学生是有思想、有需求的个体,教师除了运用相关的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沟通反馈,与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对我的关爱,不仅仅是限于成绩”,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高中数学带给他们的愉悦感、感受到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付诸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实践可以以小组合作模式为基础,每个小组中不同数学能力层级的学生要各占据一定的比例。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堂环节中,小组内部成员可以进行“传帮带”,减轻教师负担,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

四、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恰当的教学策略,可以让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事半功倍。教师在习题布置、课后反馈等方面,还有诸多可发挥的空间。

先以“习题布置”为例,教师在课堂演练以及课下的习题布置方面应该重在“质”而不在“量”。习题要有代表性,可以举一反三甚至是一题多解。再以“课后反馈”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一份“错题本”,用以整理自己的代表性错题和正确解法,如此对学生进步和教师的教学反馈皆有帮助。当然,教学策略的运用绝不止于以上两点,还有其他的“实验教学法”“因材施教法”等策略,但凡是有利于高效课堂建构的策略,教师都应该加以探索和尝试。

总之,在高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在于教师以学生本位为基础,采取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来高效且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要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发散以及学习能力培养基础上所进行的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