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则徐看穿同学心术(外四则)

2017-07-27匡天龙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于成龙阎王宋仁宗

匡天龙

林则徐小时候喜欢和一个姓刘的同学一起玩。一天,有位老太太蹲下身子卖桃子,口袋里装的钱滑落在地上。林则徐和同学们一起替老太太把钱捡了起来,那位姓刘的同学却从脚底下拿出一文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多年之后,林则徐成为两广总督,刘同学恰好是他的属下,他以为自己一定能够得到老同学的照顾。不料林则徐看到他,毫不客气地说:“一个从小就心术不正的人,一旦当官绝对难以保持廉洁。”刘同学红着脸退了出去。没过几年,他果然因为贪污被查处了。

一文钱很小,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而一个有智慧的人往往善于通过细节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

于成龙立檄拒礼

康熙十九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坚决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过节私送者“决不宽恕”。

于成龙拒收中秋礼不是一时的矫情,而是他身为父母官的责任感使然。于成龙有“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官到两江总督,每顿仍以糠粥主食,青菜为伴,因此江南百姓昵称其为“于青菜”。尽管他的官职不断提升,可是清廉自奉的道德操守却始终没有降低。在武昌知府任上,其长子从山西老家千里迢迢来探望,他依旧是顿顿青菜豆腐,与往日无异。迁两江总督,他不带任何随从,仅“骡车一辆,与幼子共乘之”。不住官府驿站,不受沿途官员迎送款待。

如今,于成龙的“立檄拒礼”,仍可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林逵独畏一心

北宋时期,林逵在福建泉州担任市舶司。从北宋初期开始,泉州的海外贸易越来越发达,到设立市舶司时,这里已经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的海外贸易中心。所以市舶司的官位十分显要,巴结奉迎的人也多起来。有一天,有人一次就给林逵送来了十瓮“海蛰”。林逵以为是腌制的海产品,也就是日常生活的小菜,不好拒绝人家的好意,就勉强地收下了。过了一些日子,当家人打开瓮泥封发现,十个瓮里竟然全部装着白花花的银子。林逵知道后感叹道:“昔人畏四知,予独畏一心。”于是,他急忙叫家人将这十瓮“海蜇”送还。

林逵所说的“四知”,是东汉时期清官杨震拒收重礼时所说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林逵以杨震畏惧的这“四知”来表白自己的常怀敬畏之心,坚守为官做人的基本准则,始终保持洁身自好的“一颗心”。有了这一颗心,就能时刻内省自己可能膨胀的贪心,永远保持一颗为官做人必须清廉守正的良心。

纪晓岚的木偶寓言

清代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寓言:一个官员昂然走进冥府,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百姓一杯水,可以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在公堂设一木偶,连水都不喝,岂不更好?”那个官员辩解道:“我虽无功,也无罪啊。”阎王奚落他说:“你处处求自全,该做的事不做,负国负民。无功即有罪啊。”

这则寓言启示我们,为官不仅要做到清正廉洁,还要摒弃做“太平官”“清闲官”的思想,自觉担当,尽职尽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如果为官不为,庸政、懒政、怠政,则与“公堂木偶”无异。

范仲淹为民请命

范仲淹被宋仁宗任命为右司谏不久,国内不少地方接连发生嚴重旱灾和蝗灾。范仲淹对此忧心忡忡,奏请宋仁宗尽速派员前往灾区安抚百姓,可宋仁宗尽管点头称是,数日过去却迟迟不见动静。心急如焚的范仲淹动情地追问皇上:“如果后宫半日绝粮,您认为会怎样?” 宋仁宗闻言一时语塞,很受震动,当即决定派范仲淹火速赶往灾区。

范仲淹之所以能够为民请命,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实乃发乎本心。这个本心,就是“为官从政先存百姓”的担当精神。古代良吏以民为本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同样不失警示意义。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于成龙阎王宋仁宗
清朝出了两个“于成龙”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三)
——于成龙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心中有天平
成语两则
MORTALITY AND FAME IN AKKADIAN TEXTS
清官于成龙的人情往来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拔“毛”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