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着无悔

2017-07-27刘家璇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2期
关键词:福贵意念余华

刘家璇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學会原谅和宽容。

活着,本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份意念,是我们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懂得这些道理之前,我还没读余华的《活着》。

主人公徐福贵曾经是个游手好闲的阔少爷,享受着他人无法企及的尊宠。可人总是很容易在满足和拥有中堕落,纸醉金迷的生活就如同无形的磁场,所有的逍遥自在都只可能是昙花一现。也许拥有那样的富贵的同时从未想象过烟花易冷的凄凉即将袭来,从赌场走出的大少爷结束了浑浑噩噩的浪荡,就要面临饥寒交迫的苦难。

起初我恨,恨那个不知天高地厚、整日花天酒地的徐家大少爷。正因为他沉溺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靡生活,不但没干出一番事业,还无所事事、败家丢脸。

随后我悲,悲那个只能苟且偷生、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的苦命汉。父亲从高处摔死,母亲、妻子死于伤病,儿子为给村长夫人输血而死,女儿难产而死,女婿在工地被重物砸死,外孙吃豆子噎死,到最终只留有一头老牛陪他度过凄凉的余生。

最终我敬,敬那个在生存的夹缝中即便摸爬滚打,也绝不一死了之的超脱的福贵。家破人亡使他懂得幸福的不易,被迫从军使他明白家庭的温暖。他被老天爷折磨得伤痕累累,却仍然努力用行动弥补先前的过失,真正像个男子汉、大丈夫撑起支离破碎的家,用笑容装点残缺不全的生活。他知道,命运不能将他击垮,即使苟且,也要活着。

活着,其实是一场很庄严的游戏。

有些人就如同福贵一样,非得在失去之后才悔恨过去的无知。可是,这场游戏的机会只有一次,一旦输了,是没有办法从头再来的。甚至不乏有人即使失去了一切,也依旧无动于衷、不知悔过,而像只没头脑的虫,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地想要尽早偷渡到死亡。

而福贵的可圈可点之处,就在于他终于从荒唐的醉生梦死里清醒过来,从凄惨的衣食不保中挺直腰杆。经历过风雨,就定会重见天日。令人感动的是,多年冷血的福贵变得亲切起来,他终于体会到妻儿相伴的幸福,也终于领悟到好好活着的真谛。因为经历得越多,彻悟才越深刻。

当有一天我们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就懂得了死其实是另一种开始。那么人就会活得真实,活得宁静,活得淡然,就像福贵,哪怕孤独一人,也怀揣着梦想,忍受着寂寞,无声无息地勇敢坚强,隐忍负重地一面独当。

余华没有刻意地煽情,带领着我们穿越了中国五十年的历史,从国民党到毛泽东时期,经历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亲眼见证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旅程。他在一步步地拷问我们——人,为什么要活着。

陈忠实的《白鹿原》中有一句话:“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对于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多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活着,或许会很艰难;生存,又充满着苦难,但我们必须去挑战。因为活着,我们透过泪水观察到微笑;因为活着,我们开启智慧追寻着突破;因为活着,我们超越规则、不断创新。而这,必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想想福贵,被生活戳得遍体鳞伤后,还在顽强地支撑。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历经千辛万苦的福贵已然超越了生死,却无法超越世俗的束缚。可他依旧可以开怀大笑,是因为他正在悲惨的时代里好好活着,带着那份别人看不懂的释然。我突然想起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要说苦难,我想他一定饱受更多,然而生活再如何坎坷,他仍用身残志坚的意念挺起活着的脊梁。

一辈子只是一辈子,一辈子也不过一辈子。读罢《活着》,于我而言,是一场撞击灵魂的洗礼。跳出圈子,远观人的一生,无论是偷鸡摸狗,还是光明磊落,眼睛一眨,都会如过往云烟。除去一切的距离,好好活着,生活仍然是可接近的。与其烦琐地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倒不如珍惜当下,葆有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生死、接受现实。或许只有这样,等到我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再回想起走过的路时,才可以没有遗憾地闭上双眼,无悔自己曾这样活着。

指导教师 薛芬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福贵意念余华
意念机器人(上)
一颗假糖的温暖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涓滴意念汇成河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意念打字,让幻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