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瑜伽改变贫穷的思想
2017-07-27周爱萍
周爱萍
思想不易改变,一旦改变翻天覆地。
张家口市张北坝玉狗梁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几年来连换几任村干部搞脱贫工作,却还是毫无起色。村中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常住人口都是些老弱病残。2016年2月25日,新一任村书记卢文震来了。面对这个毛头小伙子,大家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卢文震却不急着烧火,而是走村入户访村情民意。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卢文震为所有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发现村民“因病致贫”占总贫困人口的60%以上。走访中他还发现,许多老人身体有病,常在家中坐着,而且他们都有盘腿坐的习惯,能坐好长时间。卢文震练过瑜伽,知道盘腿坐是一个较难完成的动作。
面对村民们长年累月养成的盘腿坐习惯,卢文震突发奇想:“脱贫致富首先要有个好身体,如果大家通过练瑜伽把身体变强壮了,脱贫就有了本钱。”卢文震顿时有了大胆的创新扶贫方式与内容,他随即提出了“健身瑜伽扶贫”和“文艺扶贫”的新举措,旨在提高村民的体质,也符合习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
但瑜伽怎么练,练什么样的瑜伽,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城里的那套瑜伽肯定是不行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会接受。于是卢文震突发奇想,把瑜伽动作与村民拉风箱、锄地等劳动行为联系起来,独创了一套“农民生活瑜伽操”。接着,卢文震挨家挨户讲练瑜伽的好处,动员村民参与,鼓励大家练习。然而由于老人们对炕头有了依赖,大都反对:“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骨头都快散架了,经不起折腾了。再说我们把瑜伽练好了,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卖钱。”
经过一个星期的动员工作,愿意练习瑜珈者只有两三个人,卢文震不甘受挫,再次挨家挨户地做老人们的思想工作。一次,为动员村里长年有病70岁的徐大爷,由于雨天路滑,卢文震不幸摔了一跤。春寒料峭,当一身泥水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卢文震出现在徐大爷家时,老人感动地拉着卢文震的手说:“你不顾天黑路远,千方百计为老百姓着想,我怎么能拖你的后腿呢?那几位不愿参加瑜珈的老哥,就全包在我身上了。”就这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卢文震终于说动了村里所有的老年人。
4月,他买来瑜伽垫子,在村民文化活动室挂起“村民瑜伽室”的牌子。每当旭日东升,玉狗梁村氤氲的烟霞在鸡犬相闻中淡淡散去,村落宽阔的坝上,卢文震第一个来到现场组织村民开始练习。由于村民们年龄偏大,又是初次练习瑜珈,他们一个个笨手笨脚,不得要领。卢文震不厌其烦,既认真又耐心,一遍又一遍不遗余力地教他们练习。有个别腿脚不便、学习很难到位的村民,卢文震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挨个到他们家教导。3个月后,练瑜伽的村民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40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0岁了,最小的才咿呀学语,75岁的老奶奶能做“坐姿單腿绕头”、73岁的老爷子能做“头手倒立”、73岁的老奶奶能劈叉、68岁的大婶能做“双腿绕头合掌”和“全莲花肩倒立”,更惊奇的是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能做“全莲花坐”。每日早晚时分,几十位村民在村畔草滩上一起习练瑜伽的情景,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秦大爷今年80岁了,过去因腰腿疼病干不了重活,练瑜伽后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说:“通过练瑜伽,我的身子骨变硬朗了,又能锄地了。”70岁的村民张奶奶说:“入冬后,由于天气寒冷,大家就在自家炕头上练,放了假的学生也跟着练。”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的张家口坝上地区正值农闲时节,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张北县两面井乡玉狗梁村村民不再猫冬。不管你走进哪一家,都能看到村民在自家炕头上练习瑜伽。村支书张海说:“自从村民练瑜伽后,村里打麻将、玩牌、游手好闲的现象没有了,村民们变得更加团结友爱,这是扶贫干部卢文震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
以瑜伽来扶贫,扶得是人的心智。看来,只要大胆去创新,就没有不可能的事。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