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学

2017-07-27张秀英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秀英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比重,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改进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相关阅读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更要向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1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语文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面临着重要的教学挑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传授相关的阅读知识。另一方面,则要通过积极的阅读教学策略,向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灌输和讲解,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文本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在当今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学阶段的不同,相较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范围更广,阅读篇目的篇幅更长,阅读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和哲理因素等,也更加浓郁和深厚,需要学生以一种平和的阅读学习心境,对高中阅读文本中包含的知识和情感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和解析。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获得应有的知识,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从总体上看,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水平,增进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把握

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语言词汇等知识的一种提炼和浓缩,在语文阅读文本中,不仅包含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还具备深厚的语文哲思和丰富的人文情感。因此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学习,可以在小学、初中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水平,加深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感知和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理解力水平。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思辨意识,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语文阅读的文本虽然是具体的、有限的,但是蕴蓄在阅读文本之中的情感和哲思等,则是开放的、无限的,是一种可以被学生所探究和挖掘的“资源”。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身的语言逻辑思维和语言剖析能力,对阅读文本中的文字内容和情感因素等,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挖掘,使學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对文本进行阐释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是经过学者和教育家精心筛选之后保留下的精益之作,兼具知识性和人文性,学生在对这些阅读文本进行阅读和剖析的过程中,可以穿越时空,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桥梁,和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互动。这种阅读学习,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等,大有裨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那么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该如何改进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水平和阅读能力。

(一)从阅读文本出发,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充分的探索和感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习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阅读问题的搜索和解答上,而忽视了阅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流于表面,缺乏对于阅读文本的深层感知和解析。因此在当今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文本阅读、细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以文本为纲,引导学生和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如泛读、精读、细度、整体阅读和局部阅读等,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知程度。切实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做到以读带学,在真切的阅读和感知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和学习需求,给予学生以一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避免打断和干扰学生的阅读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和阅读素养。

(二)重视随笔、札记以及批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而不注重向学生讲授相关的阅读学习辅助机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节省课程教学时间,但是却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难以捕捉和留住自身在阅读过程中感知到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导致阅读的低效性甚至无效性。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在向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向学生讲解阅读随笔、札记以及批注在阅读过程中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机的运用这几种阅读笔记方法,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想法、各种见解、情感等,及时的在阅读文本上进行标注和显示,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感知并且不断生成的过程,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三)扩展语文阅读教学范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于依赖阅读教材,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极大的脱节现象。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教学理念,它不应该仅仅存在或者局限于语文阅读教材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间之内,而是应该走出课堂的限制和约束,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带给学生以无限的启迪和哲思。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根据自身的阅读趣味和阅读需求,进行阅读的个人化学习,从而有效的弥补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在一种更加广阔的范围和阅读空间中,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树立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提升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和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对自身的阅读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将阅读从课堂引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实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