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精神与“大语文作文”教学

2017-07-27陈宝贵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规范精神作文

陈宝贵

对教育来说,自由精神其核心是尊重。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作文教学尤其如此。

当作文教学没有了对自由精神的坚守,其活力、效果是不会有的,其目标也是难以达成的。“教育人文建设是一项扎根培元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立足长远,有开阔的视野,免于浮躁与激进,撇开大而全的体系化言语式与整体性、替代性的言说姿态,直面教育的基本问题……探寻当下教育的深层机理,夯实教育思想的根基”。①遵循坚守教育的自由精神,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基础。我们如何给学生一个开阔的视野,如何让学生真实自然地表达——我手写我心,如何使写作成为具有生命的东西,没有这种精神都是无法达到的。“在教育领域中,如果人——具体地说就是校长、教师和学生——自由自觉的类本性得不到尊重和实现,那么同样会发生人的异化与教育的异化问题。这种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在教育领域中产生如马克思在经济领域中观察到的同样现象:倦怠、无趣、不自在、不舒畅,甚至是逃避工作,极大地降低学校的办学活力,影响教育活动的品质与质量”。②这里深刻地指出了人的本质,以及离开自由精神所产生的后果。对照我们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还是对中学生的作文指导,在“应试教育”和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不少老师不正是将学生“异化”为手段,从而使学生对作文变得“倦怠、无趣、不自在、不舒畅”,最终“逃避”,使作文教学没有了“活力”和变得毫无“品质与质量”可言了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凡是自由度较高的社会,其人的创造力就越丰沛,艺术成就就越高。无论是古希腊时代、中国的战国时代;还是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莫不如此。“他们不要任何专制的君王;而没有了束缚他们的主人,他们就可以自由思考。开天辟地以来,思想第一次获得了自由——一种甚至今天也难以实现的自由。不管是政治还是宗教,都允许雅典人自由地去思考”。“希腊人可以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摒弃所有传统的解释,无视任何祭司的教条,不受任何外界权力的影响去追求真理”。③希腊人丰沛的创造力就是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中创造出的。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其探索才能到达遵循规律和内心,才能无隔无碍地创新,才能在生命本性推动下到达新的深度。战国时代的庄子无疑有一个不羁的灵魂,很难想象他的《逍遥游》在压抑的状态下能够写出来。因此,自由是对生命力的一种激发,一种调动,有时是一种排山倒海的动能。当学生对我们的要求无所适从的时候,当学生长期压抑而无法释怀的时候,当学生在我们这样写那样写高谈阔论下不知怎么写的时候,当他们对写作厌烦无助的时候,突然我们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我们立刻便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情景。我们也才会感受到只有在自由状态,才能出现的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感情。“早恋有罪么?不,她无罪。因爱而自毁,这也不是爱,那是对自我的放弃,是自我的消亡。为什么把一切的不好都归为早恋,早恋能毁了一个学生,难道成人中就不曾出现因恋爱而失去斗志的人?如果有,那岂不是也要受到限制?倘若是这样,那人类为何还要有爱情?亚当夏娃为何还要去偷吃禁果?是他们不知下场的凄惨么?不,如果他们还能再活一次,他们选择的必然是同一条路”。这是我让学生刚刚自由写作时一个女同学的文字,其情感的真挚,感情的激烈,没有遇见、看见、深入思考过早恋问题她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而在过多的引导、要求下也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文章的,而此前,她的作文是空洞无内容的。对这样一篇其他老师以为不妥的文章,我以较长的评语激励她并和她交流,她从此对作文似乎有了感觉,后来的写作便一发而不可收,时间不长就有两篇文章在省级杂志上发表。这就是自由精神支配下写作产生的效果。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主的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从属的存在物。”④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是不是感到我们让他们写什么不写什么,写了我们就表扬,不写我们就批评,只有按照我们的要求写作才是正确的,久而久之我们的行为似乎是对学生的“恩典”,学生的本性受到压抑,学生的个性不能显现,学生心灵遭以扭曲,通过写作培养学生个性、综合创造能力的目标不是一句空话了吗?自由才能促进个性发展,促发创造意识、创造力的产生。当然,自由精神不是不要规范,自由和规范是相互统一的。正如石中英老师所说“真正的自由精神意味着三件事:对法律的敬重、对必然的认识、对权利的维护。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和时代必然是做到了这三点的社会和时代,一个真正有自由精神的人一定是努力做到这三件事情的人”。⑤因此,提倡对自由精神的坚守,并不是作文教学不要规矩,不要基本的规范,而是依据教学的需要,在自由的前提下,写作中尊重学生内容的表达、形式的运用、语言的选择,而核心是通过写作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健康心智的建构,表达能力的形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站在为“人”的立场上。

本世纪初,从作文教学促进人发展的观念出发,我提出了“以生活为基点,写作内容无禁区,写作形式无禁地,写作语言无禁忌,求真求美为双翼”的“大语文作文”教学观。提出这一观念的原因,有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新课标的推动,新概念作文的启发,同仁老师们作文教学的成功探索,而最直接的原因是自己20多年的作文教学体验。在作文教学中,无疑自己走过无根无据盲目模仿阶段——其他老师怎样教自己也怎样教;探索困惑阶段——作文教学到底教什么,如何教等等;观念形成阶段——作文教学最核心的问题“育人”,成功的作文教学的主要因素是发现、激励和唤醒等等,在这种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我发现,凡是自己对学生写作要求过多,指导过多的时候,就是学生写作最低迷的时候。我们越是要求多,“爱”的指责过多,学生越不愿写作文;当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手脚写的时候,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最愿意写的时候;而从来不愿写作文的同学,当遇到他喜欢抒发情感的时候,他们的作文并不比按我们的要求常写的同学的差,有时其感情的真挚、表达的新异等方面还要超越经常按我们要求写的同学,这使我不得不考虑问题的症结。写作无论是学生还是作家,都应是由内到外的自然情感的流泻,都应是个性最强的呈现,任何强加于学生的要求,都是对写作的一种扭曲,我们作文所出现的问题,都和我们老师不得要领的要求、指导有关。任何成功的作文教学都离不开生活、真实、自由、激励、唤醒等要素,而“自由”又是作文教学核心的核心。没有了自由,生活会被扭曲,真实会变虚假,激励会变得无根,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了。“大语文作文”教学观中的“三无”就体现了這种自由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学生选择表达的尊重,它给作文教学展示了一个无尽的大天地,引领学生走向高远、辽阔的精神境界,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展示自己思想、情怀、意志的舞台。“作为对完美的高贵气质和对人的优异的培育,自由教育在于唤醒一个人的自身的优异和卓越”。⑥以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大语文作文”教学,真正打通了知识和智慧,生活和经验,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真正地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反映生活,自主、自愿地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我总在想,作为老师我们总是在学生写作的时候,不厌其烦地絮絮叨叨,说一些大而不着边际的话,把作文弄得萎缩和逼仄,使我们既听不到“曲项向天歌”的清纯之声,也听不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嘹亮的歌吟。当然,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联想,但是,作为少年,他们有理想、有个性,就应让他们表达出来,喷发出来。该奔放时就让其奔放,该歌哭时就让他们歌哭,该怒骂时就让他们怒骂,该跋扈时就让他们跋扈,这才叫写作。这才叫做青春的绽放,青春的勇气。能够让学生写出本真文章的作文教学才叫真教学。而我们现在,在应试的圈子里打转,从小就用我们的模式塑造学生的狭隘,锉削学生的锐气,泯灭学生的激情,淹没学生的想象,我们在干“神马”!

自由是写作的魂魄。當然,自由不是放纵,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所以我在实施“大语文作文” 教学时,坚持以下原则:先自由后规范,自由中求规范,规范中有自由。这个原则总体上坚持的是自由精神,也就是在作文教学中,首先着眼的是“自由”——如何使学生有话可说,并能够写出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失去了选材的自由,你让他写出真情实感那是不可能的;你剥夺了他们形式表达的自由,你让他们形式上创新也是不可能的;你让他们失去语言运用的自由,你让他们语言上准确、新颖、有内涵也是做不到的。写作如行路,当把他的双脚给捆绑了,你再让他迈出赳赳的步伐,哪还可能吗?当然,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如何把握自由和规范的度,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有一个宏观的思路,要掌握好训练的节奏,并且在“自由”的前提下,设计好引导的妙招。要既能保持学生写作的自由度,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把应试当做我们有效教学的副产品,从而使作文教学走向真正“立德树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坦途。我的做法是,每接任一个新的班级,开始一定以自由写作为主,即写作的内容、形式,语言的运用都不限,只把“求真”作为写作的唯一的要求,并且作为不能突破的底线,凡是“真”的就是好的,凡是“假”的、“虚”的一定曝光、批评;因我认为作为“真”——叶老为“求诚”是写作存在的前提,没有了真这一“立人”“成人”的基础,写作不仅无用还会有害,保证了这一点作文教学就守住了底线,作文教学就有了尊严和风骨。做到了这一点,自由精神才是有价值的,放出光华的。具体如何写,学生已经学了六年或九年的文章,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有了丰富的文章样态,满可以“自由”选择了。我们做的工作是什么,是对学生写作意识的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比如我在给初一学生上的第一堂写作课是这样上的。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是什么吗?是写作?为什么呢?我请同学们回答:你哭过吗?学生:哭过;我:什么时间?学生: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具体时间?去年的3月15日;你爷爷生前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他个子很高,这几年由于有病很瘦弱;我:很瘦弱,得的什么病?你能描写一下他瘦弱的样子吗?你对他记忆最深的事情是什么等等,然后,我又问了其他同学许多问题,村庄的,社区的,人物的等等,通过问,唤起学生的记忆。问本身就是一种唤醒,一种导引,一种指向;通过问,让学生知道凡是经历的事情都可以写,都可以表达。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表达。在学生自由表达中,我及时地跟踪阅读,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优点——文章结构、句子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优点,尽量扩大优点的展示面,越是写作不好的学生,越是要放大他的优点。开始为了体现自由精神,学生写作没有使用正规的所谓作文本,而是学生自己准备的本子,写作的形式是随笔。并要求学生随笔每天写,有话则长,无话可短,我每天上课的前几分钟,一定是欣赏学生的随笔,有时候晚自习就把学生随笔的分数公布在黑板上。我采用成长性评价的方式,即纵向地看学生自己的写作进步,而不横向地和其他同学比。而学生每天期待的似乎就是老师对随笔的点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这种状态下,根据指导路向,我特别注意发现学生具有个性的表达——包括内容、艺术形式——有的学生善写农村生活,有的同学善写同学关系;有的善写短论,有的善写诗歌,有的善做素描等等,对于这些展现个性特点的表达,我积极地鼓励。在此基础上,也就是学生对写作大都抱有积极态度的时候,从学生优秀的随笔中,发现写作新因素,并放大进行写作转换——专题写作,比如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而当同学们的写作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则跳出来,通过现身说法,优秀文章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感悟文章写作的密妙,在这种不断的写作、欣赏、评议中,学生自然体会到文章写作应该具有的规范,最后逐渐无痕地向中高考的要求靠近,而在规范的体悟中并没有阻抑他们自由的表达,也就是说,写作教学始终跳荡着自由的脉搏,又不失规范的坚守,学生的写作的创造力在这种情景中练就。就如潘新和所说的“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言语个性与浪漫情怀,尽情放飞想象和幻想,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与快乐,觉悟作为‘写作动物的崇高、庄严;走出急功近利、争名夺利的浮躁与焦灼,揣一颗稚拙纯真的童心,尽情演绎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恬淡从容地品味情趣盎然的生命,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⑦

自由是一种状态,一种价值;也是一种追求,一种丰富。自由给写作以信仰以灵魂,以无限的追求和动力。先自由后规范,自由中求规范,规范中有自由 。“大语文作文”教学,跳荡着自由精神的魂魄,体现着规范的坚硬。

参考文献

①林少敏.《自由教育的高贵精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②⑤石中英.《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6期卷首语。

③美伊迪斯·汉密尔顿著、葛海滨译.《希腊精神》,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24—25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9—130页。

⑥刘小枫、蒋少明主编.《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⑦潘新和.《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3页。

[作者通联:河北临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规范精神作文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虎虎生威见精神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