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共赢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实践探索
——以广东东软学院创业18MAIL的建设为例

2017-07-27戴卫民吴志成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地高新区协同

戴卫民,吴志成

(广东东软学院,广东 佛山 528225)

基于发展共赢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实践探索
——以广东东软学院创业18MAIL的建设为例

戴卫民,吴志成

(广东东软学院,广东 佛山 528225)

位于佛山高新区的广东东软学院创业18MAIL,是校政共建的协同创新孵化平台。在形成发展共赢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上采取了如下措施:校地密切互动,寻求协同创新切入点,做好顶层规划;校地联合投入,成立管理机构,高效整合各方资源;教学做相结合,实施分段式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密切对接;立足学院办学特色,充分借用外部资源,实现成果转化和升值。

协同创新;广东东软学院;校地合作;创业18MAIL

一、创业18MAIL设立的背景

协同创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举措;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是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经济下举国体制优势的重大部署[1]。它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指导下,由教育部、财政部主导,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进行的一次资源互动与整合。

协同创新这一举措对起点低、积累少、基础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其中一些高校先行一步,利用这一机遇理清本校的发展定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赢取办学空间,因地制宜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思想创新推动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基于发展共赢的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协同各方的资源聚合效应,大胆探索和地方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的新路子。常熟理工学院与政府、企业合作,建设了与苏州地区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相对接的机电工程、光电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管理工程和材料工程等六大应用学科专业群[2];丽水学院构建了具有“山区、生态、民族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联系当地政府,成立了由丽水学院和丽水市科技局联合丽水市工业领域龙头企业组建的“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了“浙江省特色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省级重点实验室”及“龙泉青瓷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北京吉利大学、西安翻译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利用吉利汽车、古都旅游、东软集团的产业背景支撑,分别将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在汽车制造、外语翻译和信息技术上,因而这些学校能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异军突起。广东东软学院“创业18MAIL”就是基于发展共赢的校政合作“协同创新”实践的产物。

广东东软学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大学城,与数百家企业为邻,长期以来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密切,但这些交流多限于学生实习、就业等层面,合作方式比较零散。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促进产业与教育互动,2011年当地政府将这片地域整合为佛山高新科技开发区的核心园区。借助这一有利契机,广东东软学院积极向政府申请,建立了创业18MAIL校政协同创新孵化平台,并以此平台为基础,形成了校政密切互动、发展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经过学校和当地政府几年的共同努力,创业18MAIL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初出成果,在具体运营方面也颇具特色。

二、基于创业18MAIL进行协同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校地密切互动,寻求协同创新切入点,做好顶层规划

广东东软学院(以下简称“东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以东软集团为产业支撑北京的一所专业IT学院。学院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面向全国,首创了“1321+SOVO”的教学模式,是全国最早尝试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其中“1321”即1个学年分为3个学期,也就是在通常的2个学期之外,另加1个为期1月的实践小学期,以便让学生及时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SOVO”则是Students Office&Venture 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的简称,是学院于正常教学活动之外成立的一个辅助教学机构,学生可以在这里自主申请成立“虚拟公司”(V-Company),通过竞上岗,争担任企业CEO、CTO、CFO、CKO等,在老师指导下参照公司模式进行管理与运营,使学生从中了解现代企业运作的环境,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从而在毕业后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有过SOVO实践经历的学生毕业后明显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东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很开展很早的,比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的提出要早8年,同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尝试的只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国家重点大学,因此东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同类院校中属于首创。然而从2012年开始全国高校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始普遍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后,东软学院的SOVO的领先优势已经越来越小,特色也越来越不明显了。

面对这一现状,东软学院认识到SOVO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突破现有的各种瓶颈。其中最大的制约是资金和项目问题。这两点仅靠东软学院自身的实力是很难解决的。恰在此时,佛山市政府对狮山大学城与周边的南海信息产业园、狮山工业园进行了资源整合,建设了国家级佛山高新科技开发区的核心园区之一——南海高新科技开发区,并加强了对园区高校的调研与支持,东软学院创新的1321+SOVO创新教育模式,给高新区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东软学院顺势向高新区提出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园,这一提议当即得到高新区的积极回应。经过双方多轮交流磋商,决定就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切入点,校地携手投入,联合高新区内各大相关企业,共同打造校、地、企协同创新平台——18MAIL。

(二)校地联合投入,成立理事会管理机构,高效整合各方资源

2015年10月,在高新区政府的支持下,创业18MAIL正式落成(18MAIL因最初入驻的有18个创业团队而得名)。该综合体面积4 600平方米,融办公、展示、培训、辅导、休闲、投融资等功能于一体,具备新产品研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投融资服务与市场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孵化平台,形成了高校、科研机构、投资公司及企业创新要素等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为尽快推动18MAIL建设,高效开发利用各方资源学院和高新区政府共同派出管理干部与骨干技术人员,成立了创业18MAIL管理委员会,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实现企业化的运作与管理。具体组织架构如下(见图1)。

图1 创业18MaIl组织架构图

创业18MAIL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佛山高新区立即投入900万元资金,用于18MAIL的前期施工、装修、设备购置等建设,还计划今后每年专项拨款70万元用于18MAIL的创业支持。同时,佛山高新区还出台了《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扶持办法》《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配套扶持办法》等,为18MAIL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东软学院则选拔了一批既有资深教育资历又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负责平台的团队建设、运营管理及日常事务的处理,并制定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原有的“1321”+SOVO创新实践教育模式进行延伸,与校政协同创新18MAIL平台的无缝对接。

(三)教学做相结合,实施分段式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密切对接

18MAIL成立后,东软学院得以顺利实施“创新创业课程—SOVO虚拟公司—创新创业18MAIL”的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东软学院面向专科与本科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一是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列为必修课,要求大二学生必须学习,32学时,2学分;二是每个专业教学计划中必须至少预留专科8学分、本科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学分,让学生自由选修创业类课程。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他们的创业意识。

其次,学生经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在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可以申请进入SOVO的虚拟公司进行模拟演练。学院将办学母体——上市企业东软集团的一整套规范的管理与运营体系,以及正在开发的一些简单项目移植过来,邀请有丰富项目开发经验的专业团队到SOVO来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实际体验企业的运营环境,理解相关工作要求,熟悉相关技能。

最后,经过SOVO训练的团队或培育的项目基本成熟以后,学生就可以提出进驻创业18MAIL平台的申请。通过评审并获得优胜的团队就可以获得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平台上进行实际的管理运作。同时,高新区创造各种机会促进平台与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甚至还会将政府的一些外包项目引入到平台中来,使东软学院SOVO中的“虚拟公司”顺利孵化为实体公司。这既减少了政府以往相关工作的运作周期,又使东软学院的SOVO里的“虚拟公司”得到批量“转正”,学子们毕业即可创业。而18MAIL的建设经验,又可以反过来促进东软学院教学创新,使1321+SOVO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特色得到更充分体现。

(四)立足学院办学特色,充分借用外部资源,实现成果转化和升值

东软学院是立足于时代需要而创立的新型专业IT学院,故而18MAIL也将IT作为创新创业的主要方向。立足于信息时代人们工作、生活的智能化需求,18MAIL包括1个主馆、6个综合功能馆及N个外延资源,其中6个综合功能馆主要围绕“智能生活”中的智能家居、智能社交、智能穿戴、智能购物、智能办公孵化和引进创新创业团队;“N”是指其外延的高校、龙头企业、产业载体、投资机构,以及其文化氛围、信息网络、交通及生活配套等各种资源。其运营主旨是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的优势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18MAIL创办后,将园区内的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等高校资源也拉入进来,使园区各高校的智力优势与创新创业团队资源均得以充分发挥。18MAIL还组织各团队赴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创业孵化器实地考察,参与了广东省攀登计划、Uinno开园仪式等大型创业创新社会活动,同时与腾讯创业基地、创新谷等机构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目前,18MAIL已同多家风投公司建立联系,帮助入驻平台的团队解决资金瓶颈,快速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体企业;或帮忙联系对接本地企业需求,迅速实现成果产业化;此外还定期举办投资沙龙等金融主题活动,链接大咖级的资源,为创业者对接全行业的信息和资源等,为18MAIL创业团队提供支持。

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互联网+智能制造’试点城市推进大会暨高新区创业18MAIL发布及全国创客交流大会(佛山站)”在创业18MAIL隆重举行,全国的创客代表聚集到创业18MAIL,分享展示了各自的产品和创意。学院的远方智能家居、小麦科技等团队的创新成果给与会各方留下深刻印象。

三、前景与展望

未来5年内,创业18MAIL计划每年获得的运营资金(政府扶持+自筹)不低于500万元,开展创业培训10 000余人,自主研发产品10余项,平台年产值突破1 000万元,从而不仅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立足区域经济,为本地区经济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其成果值得期待。

协同创新是由国家倡导,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等创新主体进行的一次资源整合与互动,是能为协同各方都带来很好效益的一次重大机遇。然而,如何寻求协同创新的切入点,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创造最好的协同创新效应,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并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一些高校如广东东软学院大胆探索、思想创新,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推动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充分整合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资源,构建起以18MAIL创业园为平台的、基于发展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为同类高校的协同创新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当然这其中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及其他更多更好思想与经验的借鉴。

[1]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究, 2012(2):161-164.

[2] 朱林生,顾永安,高新华,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0(9):25-27.

[3] 季翼平,林梦婕.“两山”战略下,生态崛起的新兴大学[N].浙江日报,2015-12-09(14).

On the Mechanic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Based on the Mutu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18MAIL of Neusoft Institute of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DAIWeim in,WU Zhicheng

(Neusoft Instituteof Guangdong,Foshan,Guangdong 528225,China)

Located in Hi-tech District in Foshan,the venture base 18MAIL of Neusoft Institute of Guangdong is the new incubation platfor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the college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follow ingmeasures are taken to form themechanic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the college and the localgovernment: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swasmade to seek the key pointof the cooperation so that a top-level design was achieved;a joint adm 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was founded to efficiently integrate all resources;teaching,study and operation were combined to train students by stages so that the talents’cultivation can be coupled w ith industry;external resourceswere taken advantage of to transform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revaluate them.

cooperative innovation;Neusoft Institute of Guanddong;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ollege and localgovernment;the venturebase18MAIL

G648

A

1009-8445(2017)04-0088-04

(责任编辑:杨怀玫)

2016-09-14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4年项目《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研究》(GDJY-2014-C-b016)

戴卫民(1972-),男,湖北红安人,广东东软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校地高新区协同
基于校地共建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探析——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经纬图书馆为例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