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角度看肇庆七星岩民国时期亭式建筑

2017-07-27梁烨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

梁烨

(肇庆市星湖文物管理所,广东 肇庆 526020)

从文化角度看肇庆七星岩民国时期亭式建筑

梁烨

(肇庆市星湖文物管理所,广东 肇庆 526020)

亭子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重要建筑,它的发展体现了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文化。民国时期,中国建筑文化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下,无论是官邸建筑,还是民居建筑,基本上都融入了西方的建筑文化元素,惟独园林建筑中的亭子仍沿袭着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思想。本文试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和民俗文化等方面诠释肇庆七星岩民国时期的亭式建筑所蕴含的意境和文化精神。

民国时期;亭式建筑;哲学思想;传统文化

民国时期,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一改已往模式,无论是建筑形制、装饰工艺,还是文化取向等方面,都或多或少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元素。西方建筑理念及建筑用材的引入,使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形成了一个多元性的格局,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兼顾了西方古典建筑特点。这种中西合璧、和谐共存的新建筑形式,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特有的风格。虽然这一时期的建筑基本上都嵌入了西方的建筑符号,但在建筑文化层面上仍然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思想及民俗文化意蕴。就亭式建筑来说,亭子作为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点景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传统的民俗文化取向。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诠释肇庆七星岩民国时期的亭式建筑所蕴含的意境和文化精神。

一、亭式建筑文化的历史

就建筑学而言,“亭”泛指有顶无墙的建筑物。作为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点景建筑,除了具有供人休憩观景以及遮风蔽雨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点缀和渲染景观的作用。因此,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与自然景观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或立山巅之上,枕清流之间,或临涧壑之中,置曲径之端,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理念。

“亭”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最初是指设在路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地方;秦汉时期,逐渐演化为基层行政管理机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1]汉高祖刘邦就曾任“泗水亭”的亭长,其职能是管理治安、诉讼等事务。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仍有在交通要道筑亭的习俗,作为旅途歇息之用,或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专指园林与自然景观点景建筑的亭起始于何时,至今无法确考,但是至少在东晋时,就已经有这样的亭出现。《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2]说明当时的亭已有聚会、游赏、送别之功用,略具游赏性质。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兰亭”,当属此类。

隋唐时期,在园苑及自然山水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隋炀帝在山西管涔山营建的翠微十二亭,足以说明亭在园林与自然山水的建设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元素。此外,从相关唐诗中,也可感受到盛唐之时在园林与自然山水的造景中,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点景建筑,如李白《洗脚亭》中的“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可见唐时亭之运用十分广泛。

宋元时期,有关亭的记述就多不胜数。例如,《宋史·地理志》云:“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山岗以植杏林。”此外,画作中也常见亭子出现,如宋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人朱德润之《林不鸣琴图》。建于江湖之畔,筑于树丛之中的亭子跃然于画面,成为画作构图之重要点景素材。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到宋元时期的建园造苑中,亭已上升至带有文化取向的层面。

明清时期,亭在建筑造型、性质及使用内容上,都比以往有了较大的发展,技术已臻成熟,风格上也有了明显的南北差异。亭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建造形式亦呈现多样化,除单体亭外,还有双亭、半亭、廊亭,等等。

到了民国时期,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建筑用材的引入,筑亭技术与工艺也一改传统模式。这主要体现在樑架结构的处理上,弃传统木构而改用钢筋水泥浇制的混凝土构架。在装饰上也引入了一些西方的处理手法,如上海批荡及意大利批荡等。所谓上海批荡,即俗称“洗石米”。而意大利批荡则分室外与室内两种:室外俗称“拉毛”,室内叫“水磨石”。即便如此,亭的建筑风格及建筑文化取向,仍然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从肇庆七星岩现存的民国亭式建筑中就可见一斑。

二、七星岩民国亭式建筑之概况

图1 阆凤岩佶闲亭

在风景秀丽的七星岩景区内,遗存着许多民国时期的建筑,其中亭式建筑就有四座。从其建筑特色来看,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其主体结构的樑架均由钢筋水泥浇制而成,在装饰上也采用了一些时为流行的舶来手法处理。但从其建筑形制及选址布局来看,却仍沿袭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传统的民俗文化精神。

(一)古意盎然的佶闲亭

佶闲亭在阆风岩东南麓岩台上。民国时期七星岩正门就设于此处。《楚辞》有“登阆风而緤马”之句,谓阆风山为可驻马而叩仙境之门也。可见,在阆风岩东南麓设景区之正门是有出处的。

依峭壁而立的佶闲亭,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凉亭东西向,占地面积约36 m2,六角形,重檐,攒尖顶,盖绿色琉璃瓦,由六根五角形柱承托;亭内砌水磨石椅,供人憩息。该亭的樑架、插栱、柱及琉璃瓦装饰的坡顶均由钢筋水泥浇制而成,柱身则采用当时流行的“拉毛”手法饰之(图1),这都是西方建筑文化融入的具体表现。但其建筑造型及选址,却仍遵循着中式建筑的文化传统。

(二)浑然天成的十友亭

十友亭位于玉屏岩之南山半。《园冶》有云:“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3]4可见,十友亭之选址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施于山半立于蹬道之中的十友亭,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亭呈方形,东西向,南临崖边,北依岩壁,占地面积约12m2,歇山顶,瓦脊瓦檐用蓝色琉璃瓦,朱红色亭柱四根,承托樑架斗拱,亭内两侧砌有水磨石椅供人憩息。该亭的樑架、柱子、插栱及坡顶,都由钢筋水泥浇制而成,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在建筑造型上却依然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选址上也依然秉承着中国传统的选址理念(图2)。

图2 玉屏岩十友亭

图3 石室岩南华亭

(三)精雅点缀的南华亭

南华亭位于石室岩东北麓岩台上。依耸岩峭壁而立的南华亭,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该亭坐北向南,建筑面积约15m2,混凝土结构,六角三重檐,攒尖顶,亭高20m,平面六角形,檐柱六根呈菱形,内柱六根为圆形,亭内设水磨石凳供人憩息(图3)。该亭所在的石室岩与玉屏岩遥遥相对,中间被湖水相隔,由一座七孔桥连结,每当东风吹动,桥南湖面会泛起微波,而桥北的湖水却卷起雪白的浪花,此时若于亭中观景则别有一番情韵。明代万历年间议定的“星岩二十景”,即取此处为一景,称“虹桥雪浪”[4]。可见,该亭的选址也十分讲究。

(四)古朴幽雅的后乐亭

后乐亭建于石室岩南面湖畔。该亭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亭向南北,建筑面积44.7m2,歇山顶,盖绿色琉璃瓦,坡顶主体部分高于两侧,分三段;八檐八柱,樑架饰明式彩画,东西两侧砌水磨石椅供人憩息。该亭的主体结构虽然均由钢筋水泥浇制而成,然而在造型上却极具中式古典建筑风格,给人一种高雅不俗之感;在选址上,亭于湖畔布之,能让人一睹烟波水色、云霞山影、渔舟清泛、野鹤飞翔,显露出亭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图4)。七星岩现存的民国四亭中,该亭是唯一建于湖边的亭子。《园冶》云:“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3]8由此可见,后乐亭的选址也是有源可寻的。

综观上述四亭,其位置的选择均由“景”而定,所谓“因景而成,得景随形”。把亭子布于山半、林荫及湖畔,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于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这正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文化精髓所在。

图4 后乐亭

三、七星岩民国亭式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蕴

七星岩那四座民国时期建造的凉亭,虽然在建筑结构与装饰工艺上,都深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但在选址及布局上,却依然秉承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和民俗文化,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及“天人合一”的景致为最高景境界。同时,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寓于其中,使其具有耐人寻味的意韵。

(一)遵循“天人合一”的选址理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观念,其崇尚自然、追求人与宇宙和谐合一的本质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合一。《庄子·齐物论》中就曾提出“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谐。在这方面,传统园林建筑表现得尤为突出。追求来自“天然之理”的“天然之趣”,讲究虽属人工建造而又宛自天成的“天然图画”。这种表现手法,正是以空间形态展示了“天人合一”观念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协调的世界观、崇尚自然的审美观以及“天人同构”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建筑选址一向是遵循“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原则。七星岩四座民国亭建筑的位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传统的选址理念。例如佶闲亭、南华亭,虽然分别构筑于不同的岩山上,但其所在的地形地貌却大致相同,二亭均建于背依峭壁、面临湖水之山麓的岩台之上,在这种山嵌水抱之地筑亭,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观念。《园冶》中就有“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3]3一说,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因地制宜,随地取景,将人为建造的亭子“合宜”地安置在自然环境中,使其犹如天造地设般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十友亭,其亭址的选取与上述两亭有所不同,亭主将其布施于山半之上,立于蹬道之中,南临崖边,北靠耸岩,人于亭中倚栏而望可将湖光山影尽收眼底。亭子的选址,无论是对山景的借用,还是对地形的利用,都恰到好处,整座亭子自然天成般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如此别出心裁的选址,反映出亭主对道家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认知。而后乐亭,则布施于湖畔,亭对耸岩,三面临水。就选址而言,整座亭子是通过巧用自然地势与原有山水资源来进行定位,顺应自然,随地取景,以最少的人工和最少的改造来获得最佳的景观,达到最高的意境。正如《园冶》所说:“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微大观也。”[3]7事实上,从景观的角度来看,后乐亭在高度融于自然的同时,更是将“借景”“点景”“观景”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匠心独运。

(二)崇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儒家观念

儒家崇尚“仁义”,崇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有这样一段记载: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儒家的这种忧乐观,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以天下幸福为己任的观念,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这在七星岩四座民国凉亭的亭名中就有充分体现。通过亭名可窥见亭主的人生价值取向,对儒家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追求。就拿后乐亭来说,亭名“后乐”,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据《星岩今志》记载:“名曰后乐,……盖摘取宋范文正公岳阳楼记语。”[6]可见,“后乐”是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事实上,亭主余汉谋的一生正是把这种“后乐”的儒家忧乐观尊崇为信条。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刻,其竭智尽忠,率军抗日。此外,他还热心公益,捐资办学,创立图书馆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南华亭,亭主李汉魂虽一生向佛,但儒家思想早已植入其骨髓,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毅然请缨北上抗日,以国为念,不虑自身,这正是儒家忧乐观的具体体现。而佶闲亭,其名则是取自于《诗经》“既佶且闲”之意。再有就是十友亭,亭由十位好友捐资建造,因而得名“十友”。亭名不仅反映了生活事实,更折射出儒家伦理思想中“仁者爱人”的精神。

(三)体现岭南建筑文化之特色

岭南地处偏远,北受五岭阻隔,南临海洋。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岭南文化少有与中原文化及海外文化交流的机会。自初唐名相张九龄开通梅岭,中原先进文化迅速传入岭南,加之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密切了岭南与中原以及海外的联系,为其注入了新的元素与发展动力,从而使其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征。岭南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的典型特征,又有岭南文化独有的融贯中西的特色。

从七星岩现存的四座民国凉亭来看,其屋顶及樑架的处理手法就带有浓郁的岭南建筑文化特色。例如佶闲亭施六角重檐,攒尖顶,檐与檐间饰以绿色琉璃花窗,下檐下的柱与柱间施虾公梁,转角处配三跳插栱。这种装饰手法,一来是为了整体结构的需要,二来是为了在天气潮湿闷热时让亭内的通风更为良好,具有岭南建筑的典型特征。南华亭则施六角三重檐,攒尖顶。亭原为水泥浇制的三叠多瓣形的平滑坡顶样式(图5),有着明显的西方建筑符号,但其下檐下的虾公梁及戗脊末梢上的卷尾,又带有浓郁的岭南建筑文化气息。虽经重修,但仍保留原有的风格,体现出岭南建筑文化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与整合。而十友亭与后乐亭则均为歇山顶。十友亭,除其坡顶,最能反映出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是其檐下的虾公梁及转角插栱。后乐亭,整体上让人感觉较为厚重,最为特别的是其坡顶,打破传统歇山样式,融入西方建筑文化概念,将坡顶平面分为三块,主体部分高于两侧,但檐下的椽子、角樑及脊式又按中国传统法式处理,这又是大胆吸收外来文化,而又将其融会到我国传统建筑工艺的一种表现。

图5 原南华亭平滑坡顶

四、结语

七星岩民国时期所建造的四座凉亭,虽然融入了一些西方建筑的文化元素,但在整体上仍然沿袭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无论是建筑造型、樑架结构,还是装饰工艺,都特别精致讲究,每座亭子都带有浓郁的岭南建筑特色,流露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总的来说,七星岩民国时期所建造的凉亭,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元素并有所创新、升华而成之产物,具有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亭之选址与造型,均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兼容、创新的文化特征。

[1]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M].北京:中华书局,1962:742.

[2] 刘义庆.世说新语[M].沈海波,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21.

[3] 计成.园治:卷一[M].北京:营造学社,1931.

[4] 刘明安.七星岩志[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27.

[5] 孟子: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

[6] 黎杰.星岩今志:卷二[M].高要:古端水仙葊,1936.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Pavilion Structures of the ROC Period in Zhaoqing’s Seven Star Cave

LIANGYe

(Relic Adm inistration Officeof Seven Star Caveof Zhaoqing,Guangdong 526020,China)

A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structur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pavilions reve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 each historicalperiod through itsevolution.During the reig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China’s building culture underwent overwhelm ing architectural influences from thewest,leading to western elements flourishing from officialmansions to vernacular residences.However,one garden structure wellmaintains Chinese building structure,which is the pavilion.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 spiritual imagery and cultural concepts embodied i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avilions in Zhaoqing’s Seven Star Cave during the ROC era.

the Republic of China;pavilion structure;philosophical thinking;traditional culture

TU986

A

1009-8445(2017)04-0068-04

(责任编辑:董 娟)

2017-05-10

梁 烨(1961-),男,广东肇庆人,肈庆市星湖文物管理所文物博物馆员。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