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教师的成长” 为“准教师的成长”加分
2017-07-26栗勇
栗勇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以前和大多数新教师一样,心中产生了无数个“?”“第一堂课该怎么上?学生不配合,该如何应对?”“每个班级中总会有几名让老师头痛的学生,我该怎么做?”“如何处理课堂遭遇的意外情况?如何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疑问,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
想到初登讲台,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一手拿着课本,心里想着:教案的每一个环节是怎么写的?学生对我的课不感兴趣怎么办?遇到调皮捣乱的学生怎么办?第一堂课不能吸引学生,我该如何改进?
我一直在幻想课堂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又怕自己讲的学生不理解,更怕学生给我出难题……“我设想了很多这样的问题,令我欣喜的是,没有意外发生。由于之前备课充分,学生纪律良好,我感到这一堂课有惊无险。”但令我不解的是部分学生的反应。我讲的课,他们听不懂。还有部分学生在怀疑:你有我们以前的杨老师讲得好么?
我想,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我通过向自己的小妹请教,了解他们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教学效果怎么样。我敞开心扉,希望学生写出心目中的好课堂。学生积极踊跃地献言献策,我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一课多上,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课堂。
原来,教师只有用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积极有效地沟通,建立良好的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依赖,为自己的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只有对学生熟悉、对教材熟悉,备课内容内化于心,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艺高人胆大,才能不带着教案的镣铐上课,这样才会上一堂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课。
听石老师说,这个班的孩子可不好管!以前的班主任——杨老师的那双眼睛,很有征服力,好多学生看着都害怕。
原来,杨老师是靠着威严征服学生的。我和杨老师恰恰相反,最大的特点是爱笑。我要是一句话没说好,家长揪住小辫子不放手,该怎么处理?
回想当时的情景,入职即担任班主任,最揪心的就是班级管理。我在为即将到来的四年级家长会担忧。太冷不像自己的性格,太有亲和力又树立不起威信。面对四年级的学生,我该如何相处,我的内心有点不安。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放下身段,耐心地与家长沟通、亲切地交流,定期家访,渐渐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理解。
我们班建立了家长QQ群和微信群,家长们在群里很积极、很活跃,每期一个主题,让孩子与爸爸、妈妈同时参与交流,互相碰撞、互相启发、互相感染、对家长产生了积极的意义,渐渐就与家长们拉近了距离。
在我看来,其实,教师和家长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教育目标,都在为孩子谋划未来。很容易达成共识。
每個班级难免会有几名学生让老师头痛,如果仅仅是靠单纯的引导,会不会效果很差?“如何转化学困生?”“在师生间出现误会时,怎样树立教师威信?”……面对丰富多样的学生,我将会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斤米价值》这篇文章,一斤米放在米店里,值1元钱;一斤米要是做成米饭,值3元钱;做成粽子,值5元钱;做成米饼,值10元钱;做成美酒,值几十元……同样一斤米,由于付出的精力和经营措施不同,价值就有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别。
我想,如果我能放下身段,放慢速度,挖掘出这些“麻烦事”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或许,我的班级管理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刚入职时,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拼命奔走于教案、作业和学生之间。除了上课,我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教案、作业、学生中。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用两年时间成为让家长放心的教师,取得家长、同事、领导的认同。这个小目标,我已经实现了。
如今,我又开始思索: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想,除了上好自己的课,还要善于向同事、同辈、师傅、名师学习,要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我尝试过走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展示之路,践行过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自主管理之路。这两条路,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我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随着自己的不断尝试和摸索,我走上了教育叙事写作之路,时常反思自己教育的成功之彩,反思自己教育的失败之痛,反思梳理自己这样做对吗,如何才能不让类似的错误再出现,反思机智之笔,捕捉偶发事件产生的瞬间灵感,反思闪光之点,反思相处之乐,反思生活之美,反思幸福之旅……
如今,我已经走在了“真教师”的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稳,越走越幸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