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应饱含激情
2017-07-26赵真真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着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我想说,语文教育就是一种感情感染着一种感情。在本次培训中,我所听的这几堂课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感情。《生命生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荷叶圆圆》迸发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洋溢着对小猫咪的喜爱之情,《盘古开天地》传递着人们对远古先人的崇拜之情……这些感情汇聚成语文课堂最强有力地因素,是评定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也就是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那怎样让语文课堂饱含激情呢?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去做。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性、感染力。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是一名演讲家,使用不同的语调让课堂激情四射。例如,在《生命生命》这堂课中,老师配乐介绍作者杏林子时,播放背景音乐,舒缓而动人的音乐配上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将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最好工具。
其次,教师的动作要有引导性。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姿势是老师手握粉笔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姿势。我觉得不仅最美也最具有引导力。李镇西老师说:“一个教师要以自己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态是语言之外,又一个启发学生,带动学生感情的最好工具。在课堂上,尤其是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的世界是一张白纸,模仿能力是一流的,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他们模仿的标杆,这个时候有感染力的教态是 教学最有用的辅助。在《荷叶圆圆》这堂课上,老师在讲述每一段小动物对荷叶的喜爱之情时,引导孩子做出相应小动物的动作,比如,青蛙呱呱的叫声、小蜻蜓翩翩飞舞的动作等等,让这堂课充满了俏皮的童趣与自然的气息。
第三,教师的教学技术要有先进性。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构建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这一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查询→指导点拨学生→提要反馈;而学生则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产生兴趣→质疑思考→搜集辨析→推评读探→意义建构。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小语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成自我、超越自我。
以《雷雨》这篇课文为例,课文讲述了雷雨前中后的天气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给课文分层次,逐步引导学习。课程专家余文森说:“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要有一个步驟,一种方式,有意汇总途径给教师提供一个平台。”这种结构模式,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特点和作用,是多媒体和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的最佳组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气氛,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一基本模式为教师实现了有效引导,为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主动体验、用于探索提供可操作的广阔平台。
最后,教师的神色要有戏剧性。老师就是一名称职的演员,有时还需要即兴表演。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堂课中老师在向学生讲授课文的小主人公卡罗尔期待、急切想要一只小猫的表现时,在读课文时脸上会有焦急的神色,而在后来家里小猫咪成患时,又表现出无奈的神色……这些都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时用脸上的神情表现出来。古人云“相由心生”,表情做到位,情感也就到位了。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说的也可以应用到语文课堂中来,当课堂上需要老师去帮助孩子理解和懂得某一事物或某一种道理时,他(她)甚至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方式去表达、去展现,直至学生明白乃至融会贯通。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写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是饱含激情的课堂。
赵真真,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小学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