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爱学生出发
2017-07-26於青
於青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最为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很多思想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今天的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略读了闫学老师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书中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为了爱孩子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脑海里,不断思考怎么样才叫“爱孩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又是怎么在实践中热烈而真挚地爱自己的学生的?在教学中,我们又该怎么样完善自己去做一个爱学生的班主任,爱学生的教师?为此,我又速食了雷玲老師的《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感慨颇深,受益匪浅。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么真诚而又持之以恒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对孩子、对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对孩子、对教育从未有过半点私心、半点功利之心,“他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当他身心疲惫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回到学生身边,这是因为他爱学生,孩子们是他力量的源泉。
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学也是如此,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站在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巨人”的肩膀上,静下心来阅读他们的著作,学习他们的经验与教训,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与行为,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苏霍姆林斯基给每一个来到帕夫雷什学校的孩子营造了一片真挚的爱的天空,我们没法去做那么伟大的一件事情,但给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一份特别的爱是我们应该做到事情。那么,如何定义这份特别的爱,怎样让孩子们接受这份特别的爱,《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一书已经为我们勾画出来。
首先,“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观中的一个闪亮的观点。这也就是要求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们以信任。有调查表明,我们中国的学生的智力一点也不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心理素质却不够好,在关键时候总不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缺乏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整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小心翼翼地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当学生有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适时地加以刺激与鼓励;课后,走进学生,帮助“学困生”找回自我,重树信心,给他们特别的爱。
其次,“同孩子的心弦对准语调”。苏霍姆林斯基说:“其实,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要是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语调。”不管我们担任的是哪个阶段的教师,我们的学生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个体,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往往不够完美,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如果我们直接以教师的身份强硬的介入,那么学生可能不会真正的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而如果我们真正关爱学生,就应该走进他们,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善于拨动他们的心弦,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选择合适的教育让他们迷途知返、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最真挚无私的关心。
最后,“帮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时,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当一个教师能够帮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时,这样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也是最优秀的教师。”每天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是作为教师最大的福利。但不知怎么,渐渐的,从孩子们的身上感觉不到他们是真正的快乐,眼神中也透露着疲惫,有着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烦恼。作为一个真正关爱学生的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滋润生命的“美疗”。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阅读,他相信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通过阅读注入新的思想。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以天地为课堂,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孩子们从茫茫书海中跳出来,感悟自然,热爱生活。
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无法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但是我们是自己学生的一片天,他们完全信任我们,我们也应该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