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汉运动事件编码比较实证研究
2017-07-26康柔婕
康柔婕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德语和汉语对运动事件的不同编码方式。运动是存在于所有的语言的一个普遍的认知概念。一个运动事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动本身、运动的方式和路径。不同的语言因其不同的词汇和句法,在描述运动事件时所呈现的语言表达手段也不同。
关键词:德语 汉语 编码 语言
1.研究背景
运动事件是指一个包括运动和状态的持续场景,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它由运动的物体(Figur)、运动物体的参照物(Hintergrund)、物体的运动(Bewegung)及运动路径(Weg)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反映物体的运动或处所在运动事件中,动词主要表达动作或处所这一核心意义,同时还表示运动事件的原因&方式或路径等要素,集两个或多个语义成分于一身。美国认知语义学家Leonald Talmy的类型学为描述运动事件在不同语言表达中的系统性差异提供了理论基础。所有语言可根据这一类型学分为两大类,“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前者如法语、西班牙语等使用路径动词来表达运动的核心特征路径信息; 后者如英语和德语,由核心动词之外的其他成分,即Talmy所说的附加语表达路径。Slobin提出了第三种分类“等价框架语言”以包括以汉语为主要代表的连动式语言、双词动词语言等。
不同语言在描述运动事件时根据其不同的句法和词汇特征所呈现的不同表达方式。德语侧重描述运动的方式并拥有丰富的方式动词,而汉语中的方式动词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像其对应的德语动词一样单独使用,而是需要使用连动结构。汉语中的连动结构可根据线性表面结构描述为:由两个或多个拥有一个共享对象的动词按句法规则排列构成的结构。在描述运动事件时汉语里最常出现的连动结构模式是多个运动动词组合。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德语学习者在用德语描述运动事件时就容易出错,汉语学习者亦然,因为他们都需要重建的他们母语的编码方式。
尽管Talmy的类型学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出发点,但在具体分析不同语言的特有现象时,实际语言使用情况受文化、社会、交际和其他因素所影响,也不应被忽视。特别是关于汉语的分类实则存在很大争议,至今仍未得出一个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结论。已有的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探讨汉语的类型归属,而没有收集并分析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时的常用模式,关于德语和汉语中运动事件的方式和路径编码的比较研究更是匮乏。因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收集汉语和德语中运动事件表达的语料,以进一步明确汉语运动事件的词汇化特点及其与德语的异同。
2.实证研究
本研究通过收集“青蛙故事”的母语口头陈述获得数据,再由实验者将收录的数据转化成文字形式进行分析。这本由Mercer Mayer(1969)创作的题为“青蛙,你在哪里?”的绘本由24幅无文字的图片组成,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小狗寻找青蛙的整个过程,其中包含大量运动事件。该绘本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这项研究中,受试者由15个汉语母语者和15个德语母语者组成。所有受试者皆为单语人群,年龄在20在48岁之间,男女数量大概一致。受试者首先逐页阅读了绘本,以了解其主要内容,随后每人分别用一句话描述绘本中的五个场景(2,6,11,12,23),分别包含一个边界运动,一个自由运动,一个全身运动,一个空中的水平运动和一个多运动物体的运动事件。所有口头语料以文本形式被实验者记录并切分为分句,以便挑选出包含运动事件的句子。研究所收集的运动事件的表达的相关数据使用了Slobin的编码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是对运动物体位置改变的描述,而没有如情绪,规划,记忆等因素的考量。每个描述只表达单一的运动事件,不仅是对使用单一动词的句子,还包括汉语里使用连动结构的句子。
收集的数据中囊括了运动事件中的所有动词和不同动词类型出现的比例,汉语数据里包括两种路径动词[1],方式动词和不同的连动结构,德语数据里包括方式动词,前缀动词和小品词动词[2]。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收集的75个德语和75个汉语句子中,被作為有效数据统计的是62个德语和73个汉语句子,未包含运动动词的句子不被作为有效数据统计。收集的数据在下列列表中按形符(Token)和类符(Typen)划分统计,两者分别指单独的具体的语言表达和不重复计算的字符数(Bumann2002:83)。如句子“Rose is a rose is a roseis a rose”中Token为10,Typen为3。类符/形符百分比(Typen/Token)是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常用方式,用来辅助说明文本的词汇难度。
就方式动词对比而言,汉语数据里出现的总类符为23,德语为13,汉语的总形符为63,德语为22。德语里表示“逃”(Flucht)这个事件时用到了如schleichen, klettern, springen等方式动词,汉语里则运动了“逃“,“跑”,“溜”等;德语里表示“出来”(herauskommen)的水平方向运动时德语数据里只出现了stürzen,而汉语里出现了“飞”,“冲”,“窜”等6个方式动词;当有新的运动主体进入画面时,德语受试者用了schlüpfen, hüpfen, schwimmen,而汉语受试者使用了“蹦”,“飘”,“赶”等9个方式动词。其余运动事件数据也显示,汉语中使用的方式动词要明显多于德语。
另外,汉语中描述运动事件时使用最频繁的连动结构为:方式动词+方向性路径动词+指示性路径动词,如“青蛙跳过来了“。从句法上看,不管是方式动词还是路径动词都不是一个句子里必不可少的成分。但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发现,汉语母语者极少单独使用路径动词,一个连动结构中很难指出是方式动词还是路径动词占主体地位,运动事件的方式与路径在汉语里的地位是等同的。这也为汉语被归为“等价框架语言”提供了支持。对比方式动词的类符和形符比例,汉语为23:63,德语为13:22,从该数据中可大体看出,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时表达方式方法的频率更高,表现形式也明显比德语丰富。
4.结语
通过实验表明,德语和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的方式和路径时都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德语注重表达运动方式并拥有丰富的方式动词如schleichen, trdeln, latschen, wandern, waten等。Slobin(2004)将德语归为“High-Manner-Salient Languages”。对比两组受试者的数据也可明显看出,大部分德语方式动词都可以在汉语里找到明确的对应词。此外,在表达如“爬出瓶子”,“飞出树洞”这类跨界运动时,汉语需要使用连动结构,而德语则可以使用单个动词。这些源自真实语言使用的语料以及基于这些语料所发现的特征证明汉语是一种“等价框架语言”,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该结论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汉语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类型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两种路径动词包括指示性路径动词和方向性路径动词。Chen(2005)认为汉语里的“来”和“去”为指示性动词,指明了运动主体是背离或者朝向说话者运动。除此之外的其他表明方向的路径动词被归为方向性路径动词,如“出”“过”“回”。
[2]德语中拥有丰富的方式动词,反之只有极少量的路径动词。《杜登-语法》将德语中表达路径信息的动词分为前缀动词(Prfixverben)和小品词动词(Partikelverben)。前缀动词由动词词干和一个不可分前缀组成,如unterbrechen。小品词动词由动词和可独立使用的小品词组成,如umfallen。
[3]频率按连动结构的形符除以形符总数计算。
[4]四舍五入的统计方式使总数超过100%。
[5]频率按运动动词的形符除以形符总数计算。
[6]此处总数的统计还包括了如verlassen, fallen, steigen这类路径动词。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