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解析英文网络流行语

2017-07-26马兰

科技视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跨文化传播英语教学

马兰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跨文化传播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在网络聊天中经常使用的英语语言特征的总结,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英文网络流行语给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网络流行语;英语教学

在网络化的环境下,网络聊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聊中使用一些英语词汇和句子来表达意义和情感,从而使很多英语词汇和句子得到广泛的传播。网聊中经常使用的网络英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形式,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也引导了西方文化传播。

笔者通过对我院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了高职学生在网络聊天中经常使用的英语,总结了其语言特征,并且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英文网络流行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1 英文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

高职学院的学生在网络聊天中使用的英语语言简洁鲜活,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采用简写和谐音的表达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1)缩略式,包括首字母缩略式和同音借用缩略式,例如: btw(by the way),omg(oh my god),CU(see you),IC(I see);(2)英汉混搭式,例如:你好Q(cute 的谐音缩略)啊!,我不care;(3)借用数字缩略法,例如:G2G(got to go),b4(before);(4)借用相同的汉字发音表示英文单词, 例如:茶包(trouble), 哈妮(honey),爱老虎油(I love you);(5)使用完整的英文句子,例如: Hurry up,Take it easy。以上网络英语的使用具有以下优点:时尚简洁,方便输入; 幽默诙谐,风趣搞笑;想象奇特,韵味丰富。

2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及其文字是传播的重要手段,而文化是传播的实质。语言、文化和传播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的三要素。按照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跨文化传播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实现跨文化交流,满足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2.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人文社科知识有限,对于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礼仪等缺乏了解。随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入以及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的英语词汇和句子在高职学生网络交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学生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正确理解,造成一些词汇和句子使用不当,出现很多语言运用方面的错误和笑话。

2.2 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不足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把它当作文化传播的载体,过于强调词汇、语法、阅读、翻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词汇教学中,相对于英语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蕴含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历史背景等,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让学生领会单词的读音、拼写和常用中文含义。在阅读教学中,相对于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例如,不同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的导入,教师更偏重于学生对课文翻译能力的训练,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需要。因此,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扩展到跨文化的传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3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网络英文网络流行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3.1.1 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网络交流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各种各样的英语网络流行语通过互联网跨越了时空和文化的限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行为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1.2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网络交流

高职学生虽然热衷于在网络聊天中使用英语,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语言文化氛围和指导,这必然会导致学习者套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进行交际, 所以经常会出现使用的是英文单词,写出来的却是英文词汇堆砌的中文句型。例如,不同颜色的单词red, blue等在中西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就会造成表达的误解和错误。网络聊天中中式英语的出现和频繁使用会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语言规范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3.1.3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由于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英语与其他语言一样,存在着一些交际中应避免使用的字眼或话题,以免引起对方反感或不悦。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隐私的概念不同,对于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年龄和婚姻状况都是个人隐私,与之相关的问题一般都应避免直接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情感表达特点等背景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差异的意识,把文化知识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网络交际中,提醒学生注意语言和行为的得体性,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3.2 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传播首先要求英语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一些英语教师虽然语言教学能力很强,但是对西方文化缺乏认识和深刻理解,同时又欠缺中国文化的素养,导致在教学中不能将跨文化意识融入教学实践,甚至是忽略文化知识教学。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4 结语

网络流行英语丰富了学生的交际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学生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促进了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英语教师在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规范的英语进行交流的同时,更要注重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张颖炜.网络语言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3]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4]張焕梅,候晓云,白春艳.英文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3(17).

[5]董云虹.浅析中英混搭网络用语[J].英语广场,2015(11).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跨文化传播英语教学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