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的天空还给学生

2017-07-26东玉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精讲课堂

东玉红

内容摘要:课堂上应该谁说了算呢?就是让老师们闭上嘴巴,把课堂还给孩子。闭上老师的嘴,让学生美美地读。闭上老师的嘴,让学生自由地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使自己的“精讲”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和说。

关键词:课堂 激发学生 精讲

教改进行了多年,可看看我们身边的同行,还有不少人把讲台当作个人舞台,总舍不得放弃“主演”的“荣光”,恰似一个没完没了宣读圣旨的公公,而此刻的学生不正像诚惶诚恐“恭迎圣驾”的“罪臣”?当你喋喋不休地讲述之时,当你在讲台上口吐飞沫,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之时,你能不累吗?

教师的的教是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和逻辑思维而教,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扎实。既没有老师反复的强调,更没有过多的作业,有的只是再简单不过的几张幻灯片。这样的课堂,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那么,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呢?闭嘴!就是让老师们闭上嘴巴,把课堂还给孩子。

闭上老师的嘴,让学生美美地读。有位老师在讲授《孙权劝学》一课时,老师不是口若悬河,炫耀文才,而是让学生先后六次默读课文,第一遍找出不认识的字词,让同伴解决,通过中间四遍阅读,让学生分别思考谁劝、劝谁、为什么劝、以什么方式劝,最后一遍让学生感悟道理,六轮学习中,老师始终以读代讲,创造机会让学生自读、问读、悟读、品讀,赏读,熟读,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劝”的启迪。

闭上老师的嘴,让学生自由地说。同样是这节课,经过六轮阅读和积极的思考,学生们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感受。谁劝、劝谁、为什么劝、以什么方式劝,说出了对某段文字的理解,说出了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看法,说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得。针对个别同学提出的困惑,均有同伴积极为其解惑。课文读完最后一遍之后,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扮演。孙权、鲁肃和记者,由记者提问,其他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孙权和鲁肃的表情动作和人物语言,并且有的小组还发挥性的将他们的谈话继续了下去,学生们神采飞扬,他们生动的语言表达把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朗读和语言表达中,学生感悟到了文章的内涵寓意、表达技巧,进一步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再现甚至升华了当时的场景。整个课堂就是一场戏,老师只不过是导演兼观众罢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反复的读和悟,同学们都有了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总想考考别人,个个按耐不住喜悦,甚至怕由于举手而失去机会,直接站起来“质问”,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还没等问题叙述完备,就已经口若悬河;有的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在老师眼前晃来晃去,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问答激情四射,语言表达层次分明,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学生居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孙权劝学》已经告诉了答案。

当然少讲不等于不讲,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当讲授和适时的点拨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老师开启智慧引导的课堂,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由此看来,课堂教学中,该讲的地方应还它个精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从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使自己的“精讲”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和说。

学习是伴随学生终身的大事,教师在教学上应该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教师在教学上应该是“以人为本”,而非“目中无人”。如果教师独占课堂,把持着话语权,不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想的空间,不给学生说的机会,这就只会阻塞学生的思维,钝化学生的想象,助长学生学习的惰性,延缓甚至扼杀学生的感悟,它将造成直接的恶果,那就是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的沦丧,使学生患上了“集体失语症”。在课堂上学生已经无话可说,他们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学生如果没有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幻想,自己的理想,而将会沦为教师和课本的传声筒。

课堂上应该谁说了算呢?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学生说了算。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祝县华藏镇水泉小学)

猜你喜欢

精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四环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