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2017-07-26姚常军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尝试中学生思考

姚常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了处于不同基础中学生的体育需要和运动体验,遵循了分层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缓和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能使位于不同层次的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收获。不仅在运动中尝试到了乐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交流分层教学经验,文章论述了在教学实践中所做出的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 体育分层教学 中学生 尝试 思考

因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体育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水平参差不齐,倘若在日常体育教学继续采用齐步走的方法,强调统一性与整体性,就会导致课堂收效甚微,因为对运动基础好的中学生而言,教学内容略显简单与重复,得不到有效锻炼;对运动基础差的学生而言,难度偏大,自信心不足,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甚至会逐渐疏远体育运动。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改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与进步,必须要采用分层教学法来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为此,笔者将日常教学实践采用体育分层教学所作出的尝试与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下,希望能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点实践思考。

一、明确目标分层教学的内涵

班级授课制有很多优点,其中最明显的弊端就是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去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如果去倾力照顾,教学时间与教师的个人精力也不允许。为关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努力实现教学的实效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分层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首先明确目标分层教学的目标。体育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在同一课堂,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体育课堂所施教的教学内容为介质,让运动能力突出的中学生发展特长。让运动能力较差的中学生有明显的进步,规避体育教学的两极分化现象,在体育教学目标、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

二、分层方法尝试

有专家建议,在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可按体育基础与运动能力,将授课班的学生分成 A、B、C三个层组。针对A层组运动基础在本班最好的学生,体育教师要指导他们学练更具有难度与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挖掘他们的潜力,发展他们的特长;针对B层组的中学生,体育教师要注重引导他们对本节课双基能的掌握,因为这部分学生的比例较大,分层教学要以B层组为重点,确保B层组的学练效果,在反馈中调整教学思路;针对而C层的中学生,首先从心理上呵护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降低难度与要求,以激励为主,让他们都能感受到个人的进步,产生成功体育的快乐,进而慢慢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三、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为实施分层教学,将同一教学班的中学生进行分层组,以前所分的层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随着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在分层组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依据新课改精神,所有教学内容都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分层的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这样才能满足位于不同层次中学生的体育需求。建议体育教师应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权衡教学内容的难度,把握好教学内容制定的度。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教学目标不同的特点,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应满足不同层次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运动能力,此外还应注重中学生的性别差异,针对男女学生不同的身体与心理特点进行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安排。

四、注重教学管理的控制与优化

分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无形之中专家体育教师的管控难度,因为体育课堂多数在运动场上进行,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管理方式也主要以动态为主。这就对分层后的体育课堂体育过程管理提出了挑战。第一,体育教师要关注学情,要认真分析每一层次学生的运动基础与心理特征,合理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法,并能根据分层组别中,学生学习水平状态水平及时做出调整;第二,在分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与疏导和管理由于分层所导致的个别中学生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及时运用教学智慧合理解决;第三,分层次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应该处于分层流动之中,对于体育成绩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晋级上一层组,且本组成员都无异议与质疑;第四,体育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課堂情绪、管控能力、教学策略等因素也对分层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对不同层次的中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

在体育课堂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这是分层教学法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方面,但是分层教学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方面,还应该持续到评价这一个阶段中。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同,教学目标侧重方面也不同,所以,学生努力后在运动技能等方面依然存有差异性,因此对他们的课堂评价也必须采用分层的方法来设施考评,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工作者提在课前就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考评方案,同时遵循灵活性的原则,对于C层组的中学生,依然采用激励为主的评价手段,让他们看到他们的进步幅度,获得付出就有回报的情感体验;对于B层组的中学生,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他们在练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指明方向、提高要求,逐步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于A层组的中学生,要用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标准严格要求,在评价中明确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使他们在发展体育特长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刚.分层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2] 吴玲敏.高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控制与优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

[3] 陈达喜,等.试论初中篮球分层教学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2(2).

猜你喜欢

尝试中学生思考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