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陵品园:无美不备

2017-07-26于峰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芥子随园李渔

于峰

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

“老门东”是近年来南京城南重新恢复的历史文化街区,正逐渐成为南京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老门东”的知名度依然有限,以至于常有人将“老门东”错念成“老东门”,并不知道其真实含义是指“中华门以东的老城区”。

一名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观赏银杏

但如果提起老门东地区曾经存在过的一座私家园林,却几乎家喻户晓,它就是清代文学家李渔的芥子园。

近日,位于老门东三条营的芥子园,在消失了数百年后,进行了重建,已初露芳容。

愚园、芥子园、瞻园、煦园,南京城内至今还留存四座古典园林。这一数字微不足道,但从六朝发端的南京造园传统,却得以赓续。

千年造园史

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中说,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园林是人类眼中一切美化事物的化身,是寄托精神的宁静家园,是自己心目中的天堂,身处园林,我们看到的不止亭台楼阁山水花草,还有中国古人的所思、所想、所为。

学者们将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邑郊风景园林。

在南京最早出现的是皇家园林,距今将近1800年。公元229年,东吴定都建业(南京),随即开始营建皇家苑囿。

首先建成的,是孙吴太初宫的西苑,占地面积极大,内有池沼湖塘,专供太子游玩,位于如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园一带。

值得一提的是,孙吴西苑也是江南山水园林的发端,是从以建筑为主的秦汉园林发展出来的重要分支。

孙吴西苑之后,六朝的皇室、贵族们营建园墅的热情并未消退,他们纵情山水,盘游山居,构筑园墅,相继出现的皇家园林有孙吴华林园、东晋乐游苑、刘宋上林苑、刘宋南园、萧齐芳林苑、萧齐玄圃、萧齐东田小苑、萧齐芳乐苑、萧梁建兴苑等。在一些历史时期,南京城内城外的皇家苑囿,竟多达20多座。

世家豪门建造的私家园林也不遑多让,有东晋王导西园、东晋纪瞻园、刘宋王氏园、刘宋刘宏园、萧梁沈约园、南陈江总园等名园。

宋代以后,随着南京城市的日益发展,致仕的政客、隐逸的文人定居南京,营园造墅,私家园林成为南京园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时期,退隐的宰相王安石在南京城东建半山园(位于今海军指挥学院内,遗址尚存),此园依地形而筑造,景点因势布置,不设墙垣,巧妙借用园外自然景色,充满山林真趣。

明清两代是南京园林发展的高峰期,涌现的名园数不胜数。民国学者陈诒绂所著《金陵园墅志》收录的明清南京园林,多达数百座。

可惜的是,由于太平天国的战火,金陵园林遭到空前破坏,随园、芥子园等名园几近无存。民国初年,南京私家园林只剩下十余座,且大多“诸景已废,园墙已圮”。

时至今日,南京城中仅存瞻园、煦园、愚园三座明清园林,以及重建的芥子园。

随园:性灵派文人隐居之地

随着私家园林灰飞烟灭,太多的故事被长久尘封。

明代快园,是曲作家徐霖的私宅。明武宗巡游江南,慕名前来游玩,他在园中小西湖边钓上一条金色鲤鱼,随从争相购买,武宗大笑,竟不慎落水,被救起后兴致勃勃地改小西湖為“浴龙池”。

石巢园园主是南明奸佞阮大铖,阮氏同时也是出色的剧作家。石巢园由《园冶》的作者计成设计并主持施工。建成后,阮大铖在此“蓄声仗以自娱”,创作了《春灯谜》《燕子笺》等杂剧。

清末金陵名园散原精舍,是“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的故园。1900年,陈三立携家小从南昌移居南京,在金陵西华门内头条巷筑“散原精舍”,“花木萧疏,亭馆幽洁”,陈三立之子、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细论起来,灿若繁星的金陵名园中,又以随园、瞻园、愚园、芥子园最具知名度。

随园,位于南京五台山余脉小仓山一带,前身是江宁织造曹钴(曹雪芹的叔父)家族的故园。红学界有一个影响较大的观点:“随园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曹家被抄家后,此园归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所有,民间称为“隋园”。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代文坛“性灵派”领袖、时任江宁县令的袁枚购得此园,命名为“随园”,不久即退休隐居在此。

购得随园后,袁枚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财力。

随园建在小仓山上,随山势按照北山、中溪、南山三条平行线各设景区。北山造居室、书斋、楼台馆阁;中溪为今广州路,水上有闸、堤、桥、亭,水中种植荷莲;南山建有半山亭、天风阁。其大门开在东北角,即今青岛路,西北至今汉口路,西南至乌龙潭,东南至永庆寺,占地面积极大,令人咋舌。

南京芥子园

袁枚晚年居住在随园中,真正过上了“大隐于市”的生活。他在这里怡然自得,纵情声色,不复作出仕之念。其代表作《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嘉庆二年十一月,袁枚去世,享年82岁,葬在随园之中的百步坡上,墓后来被毁。袁枚身后,子孙继续经营随园。随园声名远播,游客纷至沓来,每年造访者多达数万,以至于大门口的门槛,一年都要更换数次。

太平天国时期,随园遭到空前破坏,被夷为平地,园中珍宝被掠走,园池楼阁被夷为平地,开垦成军田。一代名园从此被毁,只剩下“随园”二字,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瞻园:尚留明代遗存

被称为“金陵第一名园”的瞻园,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典园林。

瞻园兼具私家园林和官署园林双重身份,其发端可追溯到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的西花园。

清代时这里曾是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安徽布政使署、江宁布政使署。清代的瞻园,竹、石、卉、木为金陵园亭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特地来此园驻跸,并御题“瞻园”匾额。

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瞻园先后成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府邸和幼西王萧友和王府。

民国后,此园改为江苏省长官署、国民政府内政部、水利委员会、中统、宪兵司令部等。瞻园历经沧桑,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已花木凋零、湖石流散,荒败不堪。

1960年和1985年,瞻园两次得到整修,分别由建筑大师刘敦桢和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叶菊华主其事。修缮完毕后,瞻园重新焕发金陵名园的风采,与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并称。

瞻园南北长,东西窄,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建筑点缀其间。静妙堂为主体建筑,将园子划为南北两景区。旧日瞻园的最大特色为山石,重修后依然体现假山为全园主要景致的特点。

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北假山为明代遗存,用体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而成,保留了较多的明代叠石特征。

南假山位于静妙堂前,为1960年重修瞻园时所建,当时用去太湖石1000余吨。临池绝壁高7米,主峰高9米,由危崖、溶洞、钟乳石、蹬道、石矶、瀑布组成。

西假山则主要为土岗,仅在临池一侧用太湖石堆出驳岸,山上有岁寒亭,亭前有梅花坞。这梅花坞曾在《儒林外史》中出现过。西假山上遍植各种花木,营建出野趣盎然的山林风景。

愚园:南京的“狮子林”

提起愚园,很多南京人不一定知晓,但说起“胡家花园”,却在南京尤其是老城南家喻户晓。

胡家花园是民间对愚园的俗称,因为花园主人姓胡,是清末南京富商胡恩燮。

愚园是清末乃至民国初年南京最大的一座私家花园,它位于南京城内西南隅,前临鸣羊街,后倚花露岗,最早是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后裔的私家园林,明清两代先后为徽商汪氏、兵部尚书吴用光等人所有。

到清乾隆年间,愚园已经非常破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更是遭到严重破坏。

光绪二年(1876),当过官、曾经在徐州开矿的富商胡恩燮,买下了这片废园,用来赡养老母。胡恩燮将这个园子起名为“愚园”,其用意为:“以愚名者,乐山水而自晦于愚也。”

胡恩燮在愚园四周修筑了围墙,根据地势的高下参差,迤逦曲折,建成了台、榭、池、馆数十所。中间还种植了各种花木。他着力模仿苏州狮子林,在愚园内多处布置假山。愚园建筑,水木清华,一丘一壑,一阁一楼,无不盘曲奥折。愚园因此被誉为“南京狮子林”。

胡恩燮死于光绪十八年(1892),此后,他的儿子胡光国继承了愚园,并且对园内的风景进行了重整。这座南京城南的私家园林,竟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前后七十景”。

进入民国以后,愚园渐渐衰败,“叠石虽存,然久失修葺,已危不可登”。在整修之前,整个愚园的住宅部分成了一片破败的大杂院;园内池塘成了臭水塘;假山也多被拆走,残缺不堪。一代金陵名园的衰败,令人扼腕叹息。

从2011年开始,南京市秦淮区对愚园进行整修,再现了愚园“洼者为池,高者为亭,平旷者为台榭,又叠石为峰峦洞壑之状,环以花药竹树”的名园面貌。

芥子园:纳须弥于芥子

此次南京重建芥子园的原址,正是历史上的李渔芥子园所在地。

清顺治十四年(1657)左右,李渔把家搬到了南京,先住在南京城南的金陵闸,不久后,他开始在中华门以东、周处读书台旁边营建新居“芥子园”。

“芥子”,白芥的种子,极言其小。李渔自己也说:“此予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

他在《閑情偶寄》中写道,芥子园占地面积不过三亩,但“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凡山居所有之物,无一不备”。这就使人想起佛家“纳须弥于芥子”的偈语,须弥山体积极大,却能纳入芥子。就仿若芥子园虽小,却诸景毕集,无美不备。

芥子园内有栖云谷、月榭、歌台、一房山、浮白轩、来山阁等建筑。李渔给各处都配上对联,比如,书房的对联是:“雨观瀑布晴观月,朝听鸣禽夜听歌。”

这位风雅的作家,甚至还在碧水环流的石矶上,为自己塑造一尊握竿垂钓的笠翁雕像,为一泓绿水增添灵动的神韵。

芥子园很小,但规划设计得极为精妙,体现了李渔在造园方面的高超水准。在这不大的院子里,李渔特地设置歌台,作为其私家戏班排练演出的场所。他在这里潜心创作剧本,指点演员,为外出巡回演出做排练准备。

“芥子园”也是李渔所设书肆的名字,《芥子园画谱》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

康熙十六年(1677),李渔移居杭州,芥子园被转让给他人,此后几易其主,到民国初年沦为菜地。

最近,芥子园得以重建,虽然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从前期的探访来看,此园按照文献记载重建,再现了李笠翁芥子园的景点设置和造园艺术。

猜你喜欢

芥子随园李渔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随园食单三字经》
多出来的空间
画的滋味
袁枚之后的随园
淡绿色的月亮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倚帝客
出入芥子园—精进社第四回展
嗜好可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