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碎石化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017-07-25赵宗瑾
赵宗瑾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公路工程承担了更大的交通压力,这就导致路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破碎、裂缝等一些的病害,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路面修复。共振碎石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有效的保证了公路工程的承载能力。本文主要对共振碎石化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寻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共振碎石化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128-01
1 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是交通运输的主干道,在原有的路面结构中,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25cm,底部为稳定碎石基层,厚度是15cm,由于该工程投入运营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再加上重型车辆的碾压作用,使得了路面出现了裂缝、错台等一系列的病害,通过技术人员对现场地质条件的勘测,需要采用共振碎石化施工的路段长度为53.938km,在单幅路面中破碎的长度超过1km的路段,需要在破碎处检查碎石的粒径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在不同路段施工時需要检测其下卧层的强度,对于不同强度的路段机械设备所设定的参数也有所差异。以施工合同中确定的工期为依据,进行组织和部署,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能够满足车辆通行的需求。
2 共振碎石化技术概述
结构破坏的程度与路面反射裂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共振碎石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共振的原理,采用碎石化机械高频低幅的振动与路面之间形成共振,将混凝土板破碎成较为密实的碎石层,消除了反射裂缝,尽量减少了对路基稳定性的破坏。共振碎石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利用了原有的路面结构,能够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
3 共振碎石化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1 施工设备的准备
在共振碎石化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主要是共振破碎机,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路段的实际情况以及破碎要求,确定所需设备的规格,在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由专门的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进行调试,避免在正式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其中具体的施工参数如表1所示。
3.1.2 施工现场的处理
在进行共振碎石化施工之前,需要先对原有路面的状况进项调查,充分掌握路段沿线的构造物、地下管线等,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并勘测现场的地质条件,如果存在沉陷或者强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换填施工,所选用的材料应保证透水性能良好,换填施工完成后保证回弹模量与设计方案要求保持一致。为了避免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积水的现象,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工期,因此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排水系统,尽量利用原有的水利工程和河流。对于施工路段与其他路段相接的部位,需要设置应力释放渠,防止施工操作对相接路段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如果在安全距离范围之内存在构造物,应将隔震沟设置在指定的位置,其深度应大于0.8m,对构造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3.2 试验段施工
一般情况下试验段施工的长度应控制在100m左右,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路面的共振破碎施工,实时监测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在正式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在试验段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检测路面的弯沉值和回弹模量,确定符合工程施工的参数,并根据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施工参数,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
3.3 共振碎石施工
正式进行共振碎石施工时,需要在施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扬尘污染,应在施工路段喷洒一定的水分。根据试验路段施工得出参数采用共振破碎机对原有路面破碎,破碎的顺序一般是由两侧至中间,在相邻两幅车道之间应存在搭接部位,其搭接的宽度应大于15cm,在路面的边缘地带可能会存在机械设备施工不到位的部分,此时可适当的调整设备与路面的倾斜角度,来实现边缘地带的破碎。在共振碎石施工时,应检查颗粒的均匀性,若存在破碎质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同时实时监测施工路段构造物的情况如果发现开裂或者不稳定的现象,应立刻停止施工,根据实际取得情况进行防护后才能继续施工。
3.4 碎石层压实
在进行碾压施工之前,应先对碎石层裂缝处的填料进行清理,并筛选出碎石粒径大于5cm的石块,如果在碎石层面上存在大于5cm的坑洞,需要及时进行填平工作,保证碎石层的平整度。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碾压组合方式进行碾压施工,一般由低处至高处开展作业,在碾压完成后路面应保证不存在松散的现象。若在碾压的过程中出现凹陷深度较大的路段,需要分析该路段的具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保证碎石层碾压施工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后,在表层洒布一定量的乳化沥青,其用量控制在1—2L/㎡之间。
4 共振碎石化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
在共振碎石化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检测,在每个环节施工完成之后都应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质量的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尤其是对于施工完成后的质量验收,待质量验收合格之后才能洒布沥青封层,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其中共振碎石化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如表2所示。
4.2 共振碎石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共振碎石施工时,应保证全幅路段都能得到全面的破碎,避免出现施工不到位的部分。试振在正式的施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应对这一环节加以重视,通过试振作业为具体的施工行为提供数据支持。在试验段施工完成之后,还需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确定所设定的参数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一般采取开挖试坑的方式,检测荷香技术指标是否满足公路工程的需求,其中开挖的深度必须大于混凝土板的厚度。在软弱地基或者含水量过大的路段,因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调整施工参数,降低激振力,防止影响路基的稳定性。随后还需对破碎完成的路面进行保护,将松散的填料和超过5cm以上的碎石清除出去,并及时回填坑洞。在共振碎石施工完成后禁止车辆通行,避免对碎石层的平整性造成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共振碎石化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寻了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路面质量对于公路工程的行车舒适度和使用年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路面裂缝、破碎的问题,在共振碎石化技术施工时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工艺,了解掌握共振碎石化施工的技术标准,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来不断的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工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琴龙,杨壮,余路.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交通科技,201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