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云英

2017-07-25许媛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紫云英绿肥猪草

许媛

细英最喜欢大清早挎着篮子去紫云英田里寻猪草。

茨村管割猪草叫“雕”猪草。马齿苋,荠菜,地米菜,它们隐居在紫云英田里,生怕别人找到。地米菜穿着细碎白花儿的小裙子,猪最喜欢吃。用弯弯的镰刀轻轻插进泥土里,泥土和着茎一起雕出来,抖去泥巴放进篮子里。

深秋稻田收割后,撒下紫云英的种子,来年开春,圆乎乎的小叶子长出来,清明前后,紫云英热闹起来,开出红白相间的蝴蝶形花,放眼望去,整个茨村满眼里全是碧草红花,中间还插播几亩油菜花。金色,绿色,紫色,所有的颜色都在初春回家了。茨村贵气得很。

紫云英也叫“绿肥”,肥肥嫩嫩时,懒惰了一冬的牛抖擞着精神,准备挎着犁铧翻地,绿色的紫云英会全部翻进黑色湿润的土地里,它们完全没有草莽之气,温柔和泥土融为一体,最后成为禾苗的血液。

细英提着篮子,在绿肥地里,弯着腰雕猪草。

她高高瘦瘦,眼睛微眯着,有点羞涩,从来不大嗓门说话。茨村的女人吵起架来,拍着巴掌嚎叫,一边追打着鸡,一边指桑骂槐。她们都笑骂细英不是茨村女人。

细英是从大山里嫁来茨村的,她娘家叫大树洞,我们那地方,但凡哪个山的名字叫某某洞,肯定是深山,没有六七个小时是走不到的。真是远啊,远得好像到了另一个时空。

细英就在家做扇子,削筷子。她爸挑到茨村来换大米,顺便给自己相了个女婿。大树洞人吃山上的笋,树上的果,山里的蘑菇。细英没见过谷子是怎么种出来的,拔秧时蚂蟥吸在她雪白的小腿上,她大声尖叫,吓得倒在水田里,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她插秧时不会倒退着走,经常绊倒在田地里,糊一脸的泥。她挑箩筐担谷,扁担不是在肩上,而是放在后脖子上。婆婆在田埂急得直跺脚:作孽啊,讨个无用的婆娘,你们这家人怎么活啊。

细英大部分时间在旱地吭哧吭哧研究:点豆子时上面要盖多少草灰;挑去菜园的大粪要稀释才能浇园;圈里的猪怎么养才不会失了毛称。

她的丈夫承德是七十年代的高中生,毕业就当了茨村村长,会写毛笔字,跟着村里的先生读老书,念《增广贤文》《三字经》,有时候念《笠翁对韵》,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村里的红白喜事万万少不得他。他要去写对联,上礼簿。他在大堂屋前,长条凳,八仙桌,他正襟危坐,手握小狼毫,帮主人家记礼金:来龙山亲戚刘某某贺礼人民币伍拾圆整,一笔一画的小楷。这个簿子主家是要保管一辈子的,送的每一分钱都是情分。有时候是白事,更是需要承德来写。那簿是白色的,上面写:八宝箱一件,冥币十万,请某公阴间笑纳等。头七时,都要烧给逝者,字记得不好看不清楚不行,怕逝者在天上收不到。红白喜事,别人家的汉子如果在这里帮忙,女人会带着孩子来蹭吃,细英不去。她在家里看孩子,教孩子写字,或者到菜园研究怎么种菜。

承德经常不在家,有时候去镇上,去县里,要不就在村里解决矛盾纠纷,就算在家也是木菩萨一个,家里扫把倒了也不扶一下,结婚几年,盐罐都不知道在哪里。

清明前后,很多人家“除灵”,就是去年驾鹤西去的老人,灵位在天地国亲师位前供了一年后,要烧掉,所以要请亲戚来吃一天一夜,和尚来念经。承德正在咬文嚼字;堂屋联怎么写,灵前联怎么写,为一个字想得面红耳赤。

四平是茨村的憨子,他慢吞吞晃过来,拉承德的袖子,承德厌弃他打扰了自己,不理他,没好气地说:去去,走开。

你家细英在绿肥田里。

承德沒理他。

四平说:看牛,雕猪草。

女人不雕猪草,不看牛干嘛。承德继续写他的字。

细英不许牛吃豌豆苗,牛癫了,把她顶了!四平眨着小眼睛斯斯然说。

啊,有这事?承德大叫一声,脸色煞白,扔下毛笔就跑,毛笔跌落在地上弹了几下,墨汁把刚写好铺在地上的对联画了一朵花。

承德跑到紫云英田里,发疯似的叫细英,翻起来的土坷垃把他绊倒在水沟里,他爬起来从上田跑到下田,漫无边际的紫云英和油菜花包围中,他焦虑悠长的呼喊声如同在花丛中惊起的小鸟儿,呼啦啦飞到花蕊里,带出一串串玲珑的颜色。

怎么啦怎么啦!细英远远地从茂密的紫云英里直起身来。

她鼻尖上还留着泥巴,头发沾着几片紫色的花瓣,裤子上全是泥巴。那老黄牛一副累了的样子,卧在远处的紫云英田里懒懒地吃草。细英一只手拿着镰刀,一只手拿着一朵硕大的地米菜,笑意盈盈跑到承德的眼前,说:看,又肥又嫩。

承德绷住笑不理她,急急地在田埂上往回走:笨婆娘,看谁还敢说你不是茨村人!他要去找他的毛笔,怕忘了刚才想起来的那句对联。

选自《天池》

猜你喜欢

紫云英绿肥猪草
米米的心愿
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培肥土壤
打猪草
黄州紫云英旅游文化节口占
扯猪草
紫云英太阳
绿肥产业“老树开新花”
中方:发展绿肥生产提升耕地地力
不起眼的紫云英
打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