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7-07-25范尚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信息化资源

范尚明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教务管理作为高职院校学校管理的核心,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院教学秩序的稳定及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对于加快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教务管理 信息化 资源

1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务信息化管理观念落后,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新鲜事物、新理念的接受能力较差,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再者学院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有限。在管理内容上,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把教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教务管理往往局限于局部,必然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再次,少数高职院校至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运用网络化、信息化的程度不高。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高职院校都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对教务硬件方面的投入很少。当学校组织学生选课的时候,由于服务器带宽不足或负载过大,往往会使整个教务系统处于瘫痪状态。这种落后的硬件配套设施必然影响到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2基于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的缺陷,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高职院校在实行信息化管理后,给各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但长期以来各管理职能部门沟通不畅,没有做到整体规划,自行开发的系统功能又比较单一,标准不统一,导致各个部门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重复劳动现象严重。而且,多数学校对于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一次性投入,日后的系统升级和维护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许多系统甚至得不到稳定、正常的使用,严重阻碍了教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3教务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不高、管理队伍不稳定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最终成为了决定教务管理信息化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关键。教务管理人员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之外,信息素养能力也很重要。所谓信息素养,就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是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制作,它包括对信息知识的获取、分析、运用、传播等等。由于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转变而来,学校领导对于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大多数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高职教务管理发展的需求。而且教务工作内容繁杂,工作难以量化考核,评优评奖、职称评定方面都低于教师,使教务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管理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

2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2.1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就是一项规范、严密、科学的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变革问题,需要把教务处从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需要有配套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学院成立教务中心、教学信息中心、学籍管理中心、教学质量评价中心等机构,通过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可以实现教学管理职能的转变,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从原来的全方位、全程式的计划管理转变到宏观调控和增强服务上来,从而使教学管理部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

2.2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建设

信息资源(数据库)的采集和建设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务管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专业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条件信息、教学档案信息、教材信息等。这些信息的采集要求我们对信息编码进行规范。教务部门会同学工处、人事处、高教研究室、各系(部)等有关职能部门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制定。同时在信息资源建设基本完成后,应编印出台一本《教务信息手册》,将信息代码的编排方法、系统的登陆方法、各模块的使用程序等编印成册,师生人手一册,这也将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一环。

2.3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信息系统的建设也需不断完善。要使整个系统能正常高效地运转,必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除了各功能模块由各分管职能的教务员进行日常管理和数据维护外,学院须设两名系统管理员,其中一名分管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的正常运转,另一名系统管理员要及时了解教学管理改革的趋势和管理业务的细节,以便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和信息资源的更改。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2.4加强推广和培训

学院应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使教师和教务员树立全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观,让更多师生认识和信任信息化管理。学院应举办教务管理系统培训班,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全院师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务管理的水平,这样可以减少教学管理差错率,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升学院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3结语

教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各高校教务管理手段已经是必然趋势,基于因特网的正方现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教务管理进一步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教学管理人员及全体师生应统一思想,大力支持和加快学院教务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并以此推进学院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谢万杰.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研究,2008(7).

[2] 张建荣.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5).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信息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有关开设跨文化课程优化教务管理的讨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