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7-07-25罗志强

教育界·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罗志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初中教学越来越重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课程逐渐将重心落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合作性、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文章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入手,分析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想与原则,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相比西方教育,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不足,这与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有关。近年来,随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在教学上的实践,教师逐渐认识到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参考。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必要性

目前,初中生学习历史学科存在许多自主学习能力缺乏所引发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态度、方法以及实践三方面。

首先,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多数初中生由于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自制力差,导致学习历史的兴趣匮乏,对学习方法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出现厌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无法将教师所教授的自主学习方法恰当地运用,更不用说创造性地利用,导致无法将所学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

再次,没有主动的学习兴趣。学生通常无法完成或是敷衍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对自主学习缺乏积极性,没有科学有效的复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另外,大部分学生历史作业质量较差,尤其无法灵活地对史料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二)重要性

自主学习能力无论在任何时期及任何工作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从学生的层面来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对初中历史课程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外历史,学习历史知识,更能够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此,当前初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形成对问题的见解,推动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将交叉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入认识与分析并且创造性地运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思想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原则与思想,把握好整体方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主体性原则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无论是出发点以及归宿点均要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形成能力。

2.因材施教原则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因材施教,才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身心、知识以及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每个学生无论从智力还是性格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年龄特征,使教学能够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不断发展。

4.可行性原则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考虑到实际情况,确立的手段与方法必须具有可行性,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

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思想,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培养措施,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上逐渐引导,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1.引导学生自学,鼓励提出疑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堂的提问进行精心设计,鼓励学生质疑。首先,需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了解课文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思考。再者,学生将有疑问的地方提出,师生一同解决。这样,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例如在《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一课教学时,若是按照传统“灌注式”教学,不仅无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更无法体现学生应有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课前提出问题,如炮兵上尉出身的拿破仑是如何成为纵横欧洲二十二年之久的风云人物的?拿破仑为什么后来失败了?你如何评价拿破仑战争?这样,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基本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若一个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最后我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更达到了使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

2.深挖教材内容,探索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学习效率也各有差异。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可以从教材入手,根据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以达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的。

第一,将不同知识点进行合理加工,让学生能够掌握便捷的记忆技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我是从以下几点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知识点的: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历史名词、人物、时间以及地点等;其次,促使学生掌握全篇课文中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再次,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整篇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该课文的知识树,从而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且加强记忆。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解读课文的能力,寻找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自主解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一定的自主解读课文的能力,将会对自己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历史学科中每一部分均相互联系从而构成整体体系。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零散的知识点组织到知识体系中才能够系统掌握。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解读课文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3.落实教师的指导地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第一,教师需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精神,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并且能够使其将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例如探究课《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我只提供给学生辛亥革命相关的参考书与史料,不提供任何观点,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具体的史实进行论证,随后进行探讨。学生在积极发言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更激发了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教学时,我引入法国的凡尔赛宫与我国圆明园进行对比,使学生对为什么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而凡尔赛宫保存至今并且成为法国的骄傲产生疑问,对圆明园为何、何时、被谁焚毁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

第二,当学生将所教授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层次,将所学的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做到既系统又能够突出重点,使学生由理性认识替代浅层的感性认识。这样循序渐进,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也能讓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能够运用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多进行历史典型事例的讲解,让学生利用典型实例对同类问题不断加深认识与理解。例如课本上表述“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是只引进西方先进设备与技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对此,学生可以大胆假设:若是洋务派将西方技术与制度全部引进,彻底改革封建制度,洋务运动能否成功?通过探讨之后发现,洋务派仅仅引进西方技术均已狼狈不堪,若是将政治制度一并引入,只会败得更惨。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因为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进行封建制度变革,而如果盲目引入西方先进技术或是制度,只会大失所望。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洋务运动,同时还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更全面认知与理解。

人的一生均离不开学习。自主学习则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生的头脑并不是等待被填满的容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尽管在此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但是每一位对学生未来负责的历史教师,无一不在这条路上不停地探索,以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宏.浅谈中学历史教学[J].吉林教育,2010(01):80.

[2]张正贵.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68.

[3]张德荣.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03):82.

[4]赵勇.自主学习,让个性飞扬——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11(23):38.

[5]王大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6(03):188.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