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阳:小人物也有梦想和远方

2017-07-25康荦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春刀兵器

康荦

2014年,电影《绣春刀》以年度黑马之势登陆各大影院,一举夺得当年台湾金马奖5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造型设计奖。然而这部口碑爆棚的影片,如果没有导演路阳父亲每天催促,可能连剧本都无法诞生。

电影《绣春刀》还原了明末“武器库”,而在此次《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中,导演路阳再次引入了不少从未在电影中出现、却又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独门兵器”。路阳能走上电影这条路,源自于父亲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他独特“绣春刀美学”的形成,则是受到“启蒙老师”北野武的影响。

2014年,电影《绣春刀》以年度黑马之势登陆各大影院,一举夺得当年台湾金马奖五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造型设计奖。这部集结了张震、刘诗诗、王千源、金士杰等人的古装动作片,电影名字有着优美的诗意感,实则是讲述明朝无情杀人工具锦衣卫的故事。如今,当年金马奖原班人马用三年时间打磨的《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登陆大银幕,比前作全面升级,更热血、更具可看性。有“考据癖”的路阳带领他的团队,考证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还原明末“武器库”,从材质、造型、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考量,影片中的服装武器大多靠纯手工打造,许多酷炫的兵器更是首次出现在大银幕。美术指导赵宇透露:“这一部主要人物用的兵器比上一部翻一倍,甚至连群演用的兵器都是单独设计。”

以后靠拍片子能养活自己吗?

2008年,路阳被“骗”进了自由酷鲸影业,公司的其他几个股东都是他的同学。当时那伙儿人拍一部数字电影,让路阳去做执行导演,结果片子赔了,没钱付给路阳,就跟他说,要不然你入股公司吧。路阳问怎么入股啊?对方说,你交几万块钱。路阳一听还不错,就立马答应了,之后才反应过来好像是被“骗”进来了。好在都是同学,大家关系非常简单,即便之前《绣春刀》找不到投资那几年那么苦,大家还是非常抱团,一直努力相互支撑着。

现在作为公司董事,路阳只负责创作这一块内容,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不是他擅长的,所以不插手反倒很轻松,可以安心搞创作。

当股东之前,路阳也当过打工仔,在凤凰卫视做节目编导,负责一档叫做《DV新时代》的节目。那个时候社会上开始流行DV,这档节目就是发动DV爱好者自己拍片之后投稿,然后路阳负责挑好片子在电视上播放。那时候路阳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他的想法是如果考不上就继续老老实实工作,结果一次就考上了,一度让路阳觉得老师是不是误招了。

读研究生期间路阳一直没什么自信,特别担心自己将来怎么办?写剧本时偶尔被老师夸奖两句,他就觉得多了一些自信,好像可以继续在这一行呆下去了。研三毕业之后路阳留校在系办公室工作。2008年的夏天,路阳写了一个谍战剧,投资方想让他来当执行导演。毕业后一年一直没拍片的路阳手心痒痒得厉害,就违反学校规定擅自去拍了,回来后他面临抉择——要么以后都别再拍片好好留校工作,要么离开学校,去搞创作。

路阳辞职离开了学校。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写的两个戏都黄了,他整天宅在家里写东西,偶尔思考一下人生:自己马上就要30岁了,一事无成,不知道能不能把导演作为终身职业,还是需要半路转行,干点儿别的养活自己……

从学校离职之前,田壮壮一直很担心路阳,问他“唉呀,路阳你以后靠拍片子能养活自己吗?”等到路阳真的辞职了,田壮壮又对他说“在学校工作是铁饭碗,稳定,但没意思,你选择出去创作,肯定会很难,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总得选一头。我很佩服勇于作出选择的人。”路阳知道这就是一句鼓励,为了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儿,但这句话却支撑了他整整一年多,直到2010年,人生终于有了转机,他找到了170万投资,拍摄出小成本影片《盲人电影院》。这部电影处女作不仅让他获得了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KNN奖、俄罗斯喀山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中国金鸡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还让他收获了稳定的创作团队,这个团队一直陪伴他到现在的《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包括和他合作了四部影片的编剧合伙人陈舒。“我觉得那会儿说起来还挺重要的,我们有电影理想,要拍我们喜欢的电影,这个别人听了可能会觉得很可笑,但真的是因为这个,才支撑我们一直到现在,一直在一起工作。”路阳感慨道。

写完之后发现并没有钱

路阳之所以能走上导演这条路,有两个人至关重要。一个是日本导演北野武,另一个是他的父亲。

日本导演北野武算是路阳电影美学的“启蒙老师”。 路阳高一的时候,某一天放学回家,看到桌子上有两张没看过的碟,是两部日本电影,其中一个是北野武的《花火》。看了之后路阳觉得,这比他和同学们之前追捧的《星球大战》、《虎胆龙威》、《终结者》好看多了,牛B多了。他突然间觉得做导演挺幸福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当导演的想法在他心中悄悄萌发了。

另一个对路阳职业生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是路阳的父亲。

父亲是中戏老师,但他其实最开始并不想让路阳进到这一行,因为觉得做这行太辛苦。小的时候路阳就住在中戏校园里面,晚上跟着家长去看汇报演出、话剧,“其实我那会儿也看不懂,就看着呗,可能我的好处就是不会哭闹,不太影响别人”。路阳的父亲是当时中戏老师里面比较早买录像机的,经常拿着录像带回来,在家里看,后来又有了VCD、DVD,路阳一直跟着一块儿看。现在回想起来,路阳觉得是跟着父亲看录像带培养了自己对电影最早的兴趣,“他可能潜意识里也希望我多看一些,只是没说希望让我去做这行儿,当作一个爱好还不错。”

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敦促,路阳可能根本不会写《绣春刀》的剧本。拍完《盲人电影院》之后,父亲让路阳赶紧趁热打铁,再写一个投资在1000万左右的剧本出来。路阳当时很疑惑,“我说我之前只拍了一部170万的电影,现在我写个1000万的,谁会给我钱啊?他说,你别管,立刻写”。父亲每天打电话,问他写完了没有,一直逼着他写。当时路阳正在看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小说,其中写了很多幕府末期的武士,那些武士有着普通人的情感诉求,路阳觉得很有意思,他想在中国找到对应的人物形象,于是想到了锦衣卫,就写了一个锦衣卫里面的普通人的故事。路阳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写一个好看的古装片”。这就是他和编剧搭档陈舒写的《绣春刀》。“写完之后我發现其实并没有钱。”路阳这次是被父亲“骗”了。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绣春刀》的成本不高,只有3000万,找钱却花了两年半时间。那时候市场已经开始给新导演机会了,但是古装片整体表现都不好,找投资的艰辛坎坷自然不用赘述。其间为了让团队有点儿事儿干别一直干等着,路阳拍了一部投资300多万的电影《房车奇遇》。“那是仓促之下拍的,让我印象深刻,让我知道以后千万不要仓促拍一部电影。但是我又觉得对我来说是特别有帮助的,如果沒有拍那部电影的话,我可能不会有那么深刻的教训,一定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路阳回忆道。就这样一边拍了《房车奇遇》,另一边再继续找钱,几乎找了业内百分之七八十的公司,都没有谈到特别合适的投资,直到中影这根最后的稻草救命,这部后来引发话题性效应的古装片《绣春刀》才得以拍成。

现在回想起来,路阳觉得应该感谢父亲的欺骗。虽然那段儿找钱的时间非常难,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写这个剧本的话,后面的事情就都不会有,还是因为先写了这个剧本,才有了一个可能往下推进的基础”。

路阳不是一个霸气外露型的导演,他谦和有礼,慢条斯理,有些问题会思考几秒钟,组织好语言之后才从容回答,不爱说大道理,也不喜欢突出存在感,很难想象他这样的人如何在片场指挥千军万马。如果没有2014年电影《绣春刀》出人意料的优异表现,可能很难有人会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年轻导演在这个领域埋头耕耘着。

路阳像极了《绣春刀》中的人物,不是刺杀秦王要改变历史的荆轲,也不是肩担道义凛然救孤的英雄,而是底层的锦衣卫,大衙门里的小人物,偶然被卷入大事件中,各自在生活或生存上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境,逼迫他们作出某些决定。就像路阳,如果没有父亲逼着,可能已经默默离开影视圈。但这样的人也有梦想和远方,有自己的坚持和不放弃。而时代就是这样,你掩盖不了别人的光辉,也没人能阻止你闪耀自己的小火花。

Q=《北京青年》周刊 A=路阳

Q:当初拍《绣春刀》,遇到了很多资金问题,那部电影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你也因此获得电影协会最佳青年导演奖。这一次在资金方面有改善吗?

A:这次我们在钱方面没什么压力,而且有宁浩导演做监制,所以没有什么这方面的压力。

Q:拍《绣春刀》的时候因为预算问题,拍摄周期减少了,拍摄期间也遇到很多困难。这次拍《绣春刀Ⅱ修罗战场》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A:周期还是很紧,虽然比上次增加了20多天,但是这次的拍摄难度特别大。拍的时候,每天摄影师都问我为什么咱们弄这么大的东西来拍,确实很难拍,整个操作性都很困难,可能是因为觉得这次的投资比上次宽裕,就特别想把上次没做出来的都拍出来,弥补上一回的遗憾。所以这次写剧本的时候也没给自己设置什么限制,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拍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Q:哪些剧本里写了,但是实际拍摄时却发现很难的?

A:比如我们写了一场两个人在船上说话的戏,拍的时候,一条船在水上,演员在上面,这个场景听上去好像很容易,但是你要知道拍的时候摄影组可能有几十个人在辅助拍摄,这些人全要在水面上,要在水上去搭建工作平台,还要保证大家安全,而且船不能动,还要把船固定在水上,看起来还不能太假。所以光是这些准备和布置的时间就非常长。

再比如这次有很多动作场面,在拍摄之前,我们也讨论要不要用特效,但最后还是决定尽量实拍,实拍就会很花时间,因为你既要保证现场的安全,还要保证镜头的质量。有一场马匹追逐的戏,如果用特效的话,动态是不是能够衔接得很好我不太清楚,但冲击力肯定不如实拍来得好。我们想把骑马追逐戏拍出飞车戏的感觉,所以就花了很多时间。其实还是要用特效去辅助,因为我们要还原很多当时的场景,包括那个时代感和环境。实拍后再用特效辅助调整,如果完全用特效就很假了,但如果70%的场景是真的,然后用特效去加分的话,就会逼真很多,我们希望特效做完之后,观众看不出来是特效,就以为全部是真的。

Q:这次《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的监制是宁浩,他是在什么机缘下加入的?

A:很巧,2014年电影上映之后,电影局组织去美国学习,当时有宁浩,郭帆,肖央,陈思诚,还有我,然后我们就认识了,学习回来之后,我和制片人随便聊,说有没有可能请宁导来监制,其实当时就随便一说,因为我知道他很忙,他自己的项目也准备很久了。后来老宁有一回约我们,我把故事讲了一下,他说故事还挺有意思,咱们一块儿弄吧。当时我还想居然这么顺利,结果第一稿剧本写完之后,老宁就说不太好,你重写一个。他其实是非常严格的一个人。

Q:听说因为宁浩,剧本前前后后改了四版?

A:对对,因为他不会用他的思路去干扰我,只会说好或者不好。他只会拿过来一看说这个不好,这个也不好,再来。但是他说这个好、可以往下写的,可能那个故事其实很难写。我说这个虽然开头还挺好的,但后面怎么写我也没想好。他说没事你就按这个写吧,肯定能写出来。他会给你打鸡血。

Q:最后的剧本和最开始你给宁浩看那个出入大吗?

A:完全不是一个故事。四个版本是完全不同的四个故事,他的要求就是你不要去修改,你重写。但是剧本写完之后,我觉得重写是对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Q:《绣春刀》中的武打戏非常让人印象深刻,能看出你对武打戏非常用心。

A:在拍《绣春刀》时,我们用了很多不同的兵器,到《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的时候我希望能够有一些新的兵器,这些兵器又必须是有依据的、比较写实的兵器,但是因为上次已经用了很多,这次其实没什么可用的,当时就想怎么办。

上次用过的兵器不太想再用,刀、枪、西洋剑全都用过了,短刀也用过了,练兵刀也用过了,这次又是一个以刀为主的电影,用什么样的刀,用什么样的兵器搭配也是挺麻烦的,花了很多的時间去考虑,最后还是想到了一些,其实那个时候会想为什么上次不留几样给这次用呢?每次都一定要拼命地去想,把能想到的全用上。

Q:有些兵器很冷门,你是在拍之前就对它们有所了解,还是为了拍电影特意去研究的?

A:我希望观众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兵器是真的,它一定是存在过的,是有杀伤力的,又是有观赏性的,就想找到能够平衡所有这些属性的兵器放到电影里。我确实专门去研究、去做功课了,去找什么样的兵器适合放在这次的故事里,然后还要跟人物本身搭配。其实也就是瞎翻,每天在网上找各种东西,看到合适的赶紧记下来,然后跟动作导演商量。

Q:所以这次在《绣春刀Ⅱ修罗战场》里我们会看到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兵器?

A:有几样还挺新鲜的,在以前的动作电影里面也没见过,有的确实是很难拍的兵器,操作上很困难,跟动作导演商量的时候他也很头疼,说“你要不要再想想?这个东西很难拍,也没有人拍过。”我说对啊,我相信你肯定能拍出来,我就开始学宁浩那一套,给动作导演打鸡血。比较特别的是一个流星锤,动作片里面真的很少表现到流星锤,那种很飞的武侠片可能会表现到,但是像我们这样把流星锤拍出实感的,确实很少。我们找了一个武术家来演这个角色,叫刘峰超,是一个很不错的新演员,这个角色本身对表演的要求也比较过硬,但是一般的演员又完成不了这个动作,他是十项全能冠军,专门为这个武器练了半年。

Q:再说说张震,这次是你们第二次合作,是不是感觉更默契了?

A:是,其实拍《绣春刀》的时候我们还有点儿不太熟悉,或者说那个时候信任感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这次就好多了。而且前期的时候张震也到组里进行了动作训练,跟大部分主演围读剧本,提前熟悉剧本,和大家一块儿讨论,非常认真。最后拍摄的时候,张震实际上超期了。虽然一开始我就讲这个时间可能会拍不完,但是他最后确实也什么都没说,继续帮我们把电影拍完,因为天气原因超了将近一周,非常敬业的一个很可爱的演员。

猜你喜欢

春刀兵器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电影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绣春刀·修罗战场》谱写暗黑新武侠
Brotherhood of Blades
路阳“秀”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