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城市区域风景系统的构成与分区营建的关系探讨
——以隋唐时期扬州为例

2017-07-25孙乔昀郑曦

风景园林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河扬州山水

孙乔昀 郑曦*

古代城市区域风景系统的构成与分区营建的关系探讨
——以隋唐时期扬州为例

孙乔昀 郑曦*

城市建设不能忽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的城市营建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其所在的自然山水格局始终是一个整体。本文以隋唐时期(581—907年)的扬州蜀冈以及冲积平原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梳理了扬州区域风景系统的组成,包括蜀冈、冲积平原以及人工治理后的水网体系,并剖析了构建于该系统之上的古城营建特征,从中探索城市分区,如衙署区、市肆区、里坊区等与区域风景系统的关系,以期对我国当代的城市建设带来启示。

风景园林;区域风景系统;山水格局;隋唐;扬州古城;分区

我国古代城市多是依托在原有的自然山水格局上进行营造,而天然的山水往往并不是最佳的人居环境,需要经过长久的人工干预,与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城—郊一体的区域风景系统,让城市依存于这个系统之上,并与自然山水相互融合,以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交织、和谐共处的传承发展。本文所指的区域风景系统并不是仅包含城内的园林景观,而是指由跨越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包含了周边自然山水、人工治理后的水系以及人工构筑等要素共同组成的综合体,是构建人居环境的基础,也是城市得以发展繁荣的自然本底。

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古城坐落在蜀冈和冲积平原的交界处[1]。纵观扬州历史,经历了两次高潮发展历程,即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园林营建享誉全国。隋唐时期的扬州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原本易受水患影响且泥泞不堪的冲积平原经过长久的人工治理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网体系,并与西北的蜀冈构成区域风景系统;第二,扬州古城由隋江都宫急剧扩张至唐子城(牙城)、罗城[1]的过程始终依存于该风景系统之上。城市营建过程中的重要城市分区如:衙署区、市肆区、里坊区等,以及作为城市功能补充的寺庙道观、城镇聚落、别墅宅院、农田水利作为城市功能的补充均构建于所处区域风景系统之上。城市各功能区的营建与自然山水环境不断相互调适和生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互相交融。

扬州古城扩张的过程很好地诠释了区域风景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古代城市营造与区域风景系统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典型案例。本文以隋唐时期(581—907年)扬州古城(隋时称江都,唐时称广陵、扬州,本文为表述清晰,均使用“扬州”)所在的蜀冈以及蜀冈南部冲积平原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扬州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格局,和经过持久的人工干预与治理后逐步形成的城—郊一体的区域风景系统以及城市分区营建与区域风景系统的相互关系。

古代的城市选址及分区营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等多个方面,本文的重点是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阐述城市的功能分区与营建在空间格局上与区域风景系统的相互关系。

1 隋唐时期扬州区域风景系统的组成

扬州处于大运河(隋唐大运河邗沟段)和长江的交汇处,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以西北位置的丘陵山区为最高,称之为蜀冈地区,自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蜀冈之下是由长江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而长江位于冲积平原的南侧,蜀冈、冲积平原、长江使得扬州拥有了山环水抱式的自然山水格局。在这个自然山水格局之上,经过长期的开挖运河(城外:邗沟、山阳渎、伊娄河,城内:市河、官河)、修建水库(陈公塘、勾城塘、上雷塘、下雷塘、小新塘)[2]等人工治理,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域风景系统,为城市的营建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本底(图1)。

1.1 自然山体的天然屏障

扬州所处的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10m以下。沿江一带平原分布着众多的低山、丘陵和冈地。扬州的山以蜀冈为首,位于扬州西北。对于蜀冈,《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三·南直五》载:“蜀冈,府城西北四里。绵亘四十余里,西接仪征、六合县界,东抵茱萸湾,隔江与金陵相对。[4]”

1 扬州古城区位图Location of Yangzhou city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从城市资源的角度来说,蜀冈地区有众多低山丘陵,丰富的植被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连绵起伏的山地之间形成的谷地为人工改造自然构筑水库(如:陈公塘、勾城塘、上雷塘、下雷塘、小新塘)、调蓄区域雨水资源提供了地貌基础。

从城市安全的角度来说,蜀冈是天然的军事防御屏障,正如“图经曰:州城在蜀冈之东南,其城之东南皆平地,沟浍交贯,惟蜀冈诸山,西接庐滁,凡北兵男侵扬州,率循山而南据高为壑,以临之”[5]。依靠蜀冈地区的自然山体作为屏障,已具备了营建城市的基础。

1.2 人工治理重塑水网体系

古代扬州地区的水文状况和今天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隋统一之前,长江挟带的泥沙在长江北岸堆积,边滩淤涨,使得长江河道向南移,迄至隋统一之际,冲积平原由原来的二十里扩宽至四十余里,此时的长江江岸位于今三汊河、杨子桥、施桥一线[6-7]。

虽然长江河道南移扩宽了冲积平原,有了“土甚平旷”[7]的条件,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但是由于冲积平原尚为江水泛滥的河漫滩,且易受西来蜀冈洪水的侵害,并不适合居住,需要通过人工治理对区域内的水流进行疏导,以保证江水不再泛滥以及蜀冈地区产生的雨水能够快速地排向地势略低的东南方向。水网体系的重塑在减少水患的同时也兼顾了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

针对水资源的问题,区域内进行了大量水利设施建设。扬州城郊的人工水利设施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历代因军事、经济、政治的原因开凿的运河,有春秋战国的邗沟、汉茱萸沟、隋文帝开凿的山阳渎、隋炀帝重修的邗沟、唐时期的伊娄河[8]。这些运河既连通了长江与淮河,成为航运通道,又减轻了江水泛滥的风险;第二类,是为满足生产需要的农田水利设施,蜀冈与仪征、邗江交接的丘陵地带,连绵设置了五座“水柜”,称之为“五塘”,分别为陈公塘、勾城塘、上雷塘、下雷塘、小新塘。陈公塘最大,周围九十余里,勾城塘周十余里,上、下雷塘周各六、七里,小新塘最小,周二、三里[2,9]。“五塘”蓄积蜀冈地区雨水的同时也为扬州地区的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唐以后,“五塘”还兼做济漕利运、补给水源的水库。扬州城内南北向有河道两条(分别名为市河、官河)横贯罗城,东西向也有河道两条(名为浊河、邗沟,浊河位于罗城内北部与子城相接,大体是沿着蜀冈南部自西向东流,邗沟即隋炀帝开凿的邗沟)[6],最终城内形成“两纵两横”水网模式。

经过长久的人工治理后,扬州地区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水网体系。分布在蜀冈丘陵地带的水库、水塘有助于涵养水源,农业生产也因此得利。运河的开挖和疏浚使得扬州地区成为连接南北的关键节点,为扬州当地的水运交通提供了便利(图2)。

2 构建在区域风景系统之上的古城

扬州古城的构筑是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格局和经过人工梳理后的水网体系基础上营建而成。从古城的选址到城市内部的衙署、市肆、里坊等各功能的有机组合,再到城市功能向郊外延伸的过程都依托于由蜀冈、长江、运河(山阳渎、邗沟、伊娄河等)、“五塘”水库、冲积平原等要素构成的城—郊一体的区域风景系统(图3)。

2.1 古城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址大多都选在自然山水格局良好的地域,自然环境对城市功能的产生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城市功能分区的位置选择也要考量原有的自然条件,二者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在朴素自然观、生态观和朴素人本主义思想下,结合封建礼制、阶级划分和宗教文化等发展起来的[10]。扬州城也不例外,城址位于蜀冈和冲积平原之间,北依蜀冈,借助蜀冈的低山丘陵作为天然屏障;城市主体占据冲积平原,南眺长江,利用肥沃的土地以及地势平坦的空间作为发展条件。城内地势略高于周边,城东和城南有丰沛的水资源,在减少水患的同时保证了用水需求;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扬州位于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地带,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先决条件。

3 扬州区域风景系统图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in Yangzhou

2.2 古城分区与区域风景系统相协调

隋唐时期的扬州古城经历了隋江都宫到唐子城(牙城)再到唐子城、罗城双城格局的三个阶段[1]。城内分布着衙署区、市肆商贸区、里坊住宅区等。衙署区位于蜀冈东南边缘,俯瞰冈下,其西北面有着良好的风景资源。漕运、市肆沿运河展开,在商业繁荣、风景营造后吸引人流,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里坊住宅区则是利用冲积平原的地势和蜀冈山体作为背景打造宜人的人居环境。城外分布着城镇聚落、别墅宅院、农田、水利设施和自然山水。各分区均紧密依托于自然山水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整理的河网体系,并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城内城外的人工环境如同生长在自然山水之中,和谐共处。各分区与区域风景系统有机整合,促进城市的持久繁荣(图4)。

2.2.1 蜀冈的风景资源与衙署区营建

从隋炀帝的江都宫修建到唐代扬州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衙署及州郡官署的设立,扬州的衙署区皆设置在蜀冈之上。隋唐时期扬州子城的形制格局开端是隋开皇十年(590年),后来成为隋炀帝的杨广时任扬州总管,镇守江都,建江都宫于蜀冈之上,将衙署设置在江都宫;唐初,扬州的治所沿用江都宫的遗址,奠定了此后扬州城的发展基础[11]。

在扬州城西北郊蜀冈地区有着丰富的风景资源,如甘泉山、盘古山、金匮山、朴树湾、九女涧、“五塘”等。还有借助蜀冈地区丰厚的林木资源和生态环境营建的人工环境,其中最有代表的是长阜苑、隋苑,两者都属于隋炀帝在江都宫外、蜀冈之上建造的宫室、楼台、苑圃。《太平寰宇记》记载:“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地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12]”对于隋苑,杜牧有诗云:“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13]”

长阜苑、隋苑以及蜀冈的山水都围绕着衙署区的北侧分布,作为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的一个过渡。长阜苑、隋苑内的建筑群隐逸城北山水之间,让人流连忘返,其良好的风景作为媒介,衙署区便与城郊的山水联系起来,同时将衙署区外的自然风景纳入其中。有了在衙署区附近的宫苑,加之近郊的天然风景,衙署区才能够地处蜀冈高地,凭借蜀冈为背景,俯瞰子城全城,南眺长江,形成独具特色的衙署区景观。

2.2.2 运河系统的发展与漕运、市肆的繁荣

隋唐时期扬州城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经济活动,商业经济活动离不开漕运,漕运的发展带动了扬州城的发展。罗城的修筑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扬州的商业经济日渐繁荣。扬州城的商贸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官方在修筑罗城前规划里坊时设立的“市”,另一类则是在城市发展中自发形成的“市”[14]。

罗城中设有大市、小市,是官方设置的交易场所。大、小两市的性质与长安的西市、东市相类似,但是位置布局与长安的市却有所不同。大、小两市位于罗城中心位置,沿城中的市河设立,大市与小市中间隔着两个坊,且小市位于大市的北端。官方的市集如此布置与扬州城本身的运河系统有关,在修筑罗城(修筑时间约在唐初[7])前就有市河存在(市河在修筑罗城前即邗沟),大多数经过市河的货运由南至北,统治者在规划罗城时为了漕运和市集买卖便利选择了此布局方式。

4 城市分区与周边环境关系图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zoning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水网体系的重塑促使第二类商业形式的产生。人们不再局限于只在官设的市集中交易,还会依托街道两侧以及水系运河周边的场地临时搭建买卖场所,例如城中桥头、街道两旁的“街市”、城外运河边的“草市”。正是有了这些集市的存在,“广陵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15]才有依托的场所,加上“江淮俗尚商贾,不事农业”[16]的风俗促使商贸区进一步发展扩大。张枯有诗曰:“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韦应物亦云:“夹河树苍苍,华馆十里连”,形象描绘出在此大环境下,扬州城内的街市带来与同时期京城不同的城市景观。封闭的里坊制向开放式的街道布局转变的同时,扬州城的运河水系以及周边景观也因为商业活动而慢慢发生着变化。广德二年(764年),刘晏改进裴耀卿分段漕运法后,扬州运河上出现了“江船不入汴,……江南之运积扬州”[17]的景致。宝历二年(826年),王播担任盐铁转运使时,因“扬州城内官河水浅,遇旱即滞漕船。乃自城南阊门西七里港开河向东屈曲,取禅智寺桥通旧官河,开凿稍深,舟航易济”[8]。从此,城内的官河渐渐失去航运功能,绕罗城东南、东侧的运河变成主航道,城东的运河边逐渐形成“草市”。

漕运、市肆的兴盛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景观的发展。起初有 “筑御道,树以柳”,使得运河两侧有了陆路交通和道路绿化,而后甚至出现了由私人建造但是服务大众的园林,这就是以商业为目的的茶肆酒家园林[18]。这一系列围绕城东南运河进行的绿化提升过程中,促使运河周边环境更加宜居,城内各功能区块的联系愈加紧密。

2.2.3 水系的治理与里坊住宅区的布局

长江河道南移之后,运河的开挖使得冲积平原拥有一个北依蜀冈、南拥长江、中贯运河的空间格局,这种空间格局正好契合了古人对于置陈布势和总体营构的理解[19],加之冲积平原沃野四十余里拥有潜在的宜居性;然而丰沛的雨水资源对于筑城营宅具有负面影响,但是经过人工治理,在城内形成了“两纵两横”水网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保证了生活用水,还减少了安置宅院的难度。

扬州城的住宅区形态与空间布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江都宫建城到罗城建成,住宅零散地分布在江都宫外;第二个阶段是罗城的建立至城外运河的疏通,住宅大多均质分布在城中;第三个阶段则是城外运河疏通之后直至唐灭亡,住宅主要分布在罗城东部[7]。里坊住宅区的变化过程均与水系的治理发生密切的关系。

隋时期扬州只有隋炀帝的江都宫,宫内并无平民居住。运河通航后,在扬州云集的工匠、商贾为了生活方便只能选择靠近蜀冈下的平地或运河两岸营建住宅。这就导致唐代扬州城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衙署区和里坊住宅区相互脱离的趋势。入唐后,子城并未改变其性质,仍然将子城作为衙署区使用。随着北方的中央政权越来越倚重南方地区的物资供应,而扬州作为南方向中原地区漕运的枢纽站,自然汇聚了大量的人口,罗城也就是因此而筑。建筑罗城时,形制大体遵循“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郭外为村”[20]的唐代城市制度。罗城内除了大小二市,剩余的空间大多用来居住,全城分为南北13坊,东西5坊,每坊的尺寸东西长450~600m,南北长约300m[1],由于城中水道纵横,加之城内商业活动不仅限于大小二市之中,扬州城内并没有沿用同时期唐代两京的封闭式里坊结构,因此扬州城内的住宅是在水网、十字道路的基础上自由散布的,越靠近水体的地方住宅越密集,且多为工匠商贾人家。唐末,城东运河的开通带动漕运发展的同时,民宅、仓库和馆驿等设施受商业活动的吸引逐渐向城市东部发展,罗城西部渐渐冷落萧条,民宅渐少。

2.3 城市功能在郊外延伸

城区不断扩张的同时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地丰富,最初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盛的需求,于是城市功能慢慢突破城墙的界限,往周边的自然山水中延伸。其中就包含了寺庙道观、别墅宅院、城镇聚落等人工环境,这些分布在郊外的人工环境给城内的城市功能提供了补充,加强了城市与区域风景系统之间的联系。

2.3.1 寺庙、道观构建地方特色人文景观

扬州地区在东汉末年就有道教和佛教的活动记载[17,21],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兴盛是在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扬州有不少寺庙道观,主要集中在城近郊的蜀冈地区,如栖灵寺(后称大明寺)、观音禅寺、禅智寺,城内也存在一些寺庙,城内的寺庙多毗邻水系,如开元寺、正胜寺(后称天宁寺)。

寺庙道观往往处于整个区域的关键位置,是区域内的视觉焦点,同时寺庙所在的位置具有良好的景观以供凭眺。例如栖灵寺,李白有诗:“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此时,寺观与蜀冈、水系已然融为一体。又如禅智寺,位于蜀冈之尾,高冈之边,东望运河,西望古城,南眺冈下平原,风景极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寺观,人们才有游憩祭拜之所,生活之余前往近郊的寺观祈祷祭拜、欣赏自然风景。寺庙道观既作为景观文化在城郊的延伸,也是区域内的地标性建筑,其兴建带动了公共园林景观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与山水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得城内城郊的文化内涵开始变得丰富多元。

2.3.2 聚落、城镇丰富区域交通体系

随着扬州城的扩张,在扬州运河一线逐步发展起来一些小城镇,分别是仪征、瓜州、六圩、湾头四镇。“四镇”皆与运河水系紧密相连,渡口和漕运装卸货物促使“四镇”发展壮大,成为次级的漕运中转站、陆路交通的枢纽[11]。扬州城、“四镇”及其联系其中的道路和横贯整个扬州地区的长江、大运河共同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得扬州地区的自然山水、城市景观和沿途聚落贯通发展。

2.4 区域内的园林景观营建

隋唐时期扬州城的繁荣为园林的营建提供经济基础,扬州地区自然山水环境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园林的营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自然山水、城市功能发生着密切联系。不同的城市分区中有不同属性的园林,其风格各异,服务对象也有所不同,区域风景系统与城市分区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园林的营建。此时,扬州园林逐渐增多并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园林,分别为公共园林与私家园林[18]。

衙署区及蜀冈地区有官署园林,漕运、市肆附近有茶肆酒家园林,寺庙道观内有寺观园林,官署园林、茶肆酒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属于公共园林;里坊住宅、别墅宅院内的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18]。各类型园林与区域风景系统的关系有以下特点。

首先,城内多为官署园林和私家园林且借助水系丰富景观层次。衙署区内的官署园林多为官方建筑如府衙、书院的附属园林,如《重修扬州府志》中有记载关于扬州太守圃中的“争春馆”。从方千《旅次扬州寓居郝氏亭》载“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9]可知当时的私家园林已经开始引水入园。其次,城北蜀冈中有官署园林和寺观园林,蜀冈作为外部的自然环境不仅建置了拥有崇殿峻阁、复道重楼,又有风轩水榭、曲径芳林的长阜苑、隋苑,还为城内园林景观提供了良好背景,城外真山真水与城内园林的小山小水遥相呼应。最后,城南郊瓜州附近出现了临江宫等园林建筑用于观赏当时尚存的广陵潮,以及因水利而成、经人工改造后的园林景观。例如,李白在《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写道:“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其中,两桥、双阁、斗门都是水利设施,芳树、海水、沙汭为自然景观。

园林的建设活动与自然山水以及人工治理后的山水密切相关,扬州地区只有城北蜀冈可以凭借利用,正如汪应庚在《平山揽胜志》“总叙”里面提到“广陵此处江淮之介,平原弥迤,无高山深谷、深流急湍以供揽撷,独城北蜀岗,踞一郡之胜,凭眺昇润二州诸山,浮青渲碧,厉厉眉际”。扬州园林营建基本上以蜀冈山体为主,同时借用冈下水系赋予园林以活力,最后形成由多种园林类型组成的园林体系。

3 小结

经过隋唐两朝的发展,扬州城凭借蜀冈的地势形成“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13]的整体城市风貌,城内“两纵两横”水网模式造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13]的人文环境,城外近郊运河开凿通航,画舫往来、商贾云集、寺观宝塔隐映山林间的郊野景观则是“夜桥灯火连霄汉,水郭帆樯近斗牛”[22]一片繁忙景象。扬州地区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的景致,其主要原因是适度的人工开发建设紧密依托自然山水格局,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区域风景系统,同时城内、城郊进行合理分区营建,最终使得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宜人的人居环境。

通过对隋唐时期扬州地区发展过程的分析,可见古代的城市功能分区不是若干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互相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整体;依托自然山水、跨越城—郊的区域风景系统则是作为联系城市功能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城市发展过程中区域风景系统促进城市分区合理分布,而城市分区又反过来推动区域风景系统进一步完善,使城市发展更为宜居和可持续。城市发展和区域风景系统相互关系的核心就是山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结合。历经隋唐两朝400余年的人工改造自然的活动,扬州地区奠定了良好的山水格局,此后城市与自然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至明清时期,扬州获得“扬州以园亭胜”[23]的赞誉,扬州成为一个发展延续至今的、文脉深厚、富庶繁华的区域。

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它所依托的自然山水,因此城市建设应该考虑城市功能分区与区域风景系统的关系,通过合理分区,让城市高效运行的同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城—郊一体的区域风景体系的完整性,才能实现跨越千年的、弹性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图1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2]、[3]改绘;图2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2]、[3] 、[6]、[9]改绘;图3、4由作者自绘。

[1] 王伟济,张玉梅.中国考古学论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Wang Weiji, Zhang Yumei. Treatise on chinese archaeology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3.

[2] 王虎华. 扬州运河世界遗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Wang Huhua. Yangzhou canal world heritage site [M]. Nanjing: Nan 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6.

[3]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Tan Qixiang. The history atlas of China,volume V, the Sui dynasty period, the Tang dynasty period,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period [M]. Beijing: China Cartographic Publishing House, 1996.

[4] (清)顾祖禹,贺次君,施和金. 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Gu Zuyu, He Cijun, Shi Hejin. Read the compilation report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5.

[5] 光绪增修甘泉县志·卷二·山川.

Ganquan county additional annals in Guangxu, volume 2, mountains and rivers.

[6] 罗宗真.扬州唐代古河道等的发现和有关问题的探讨[J].文物,1980,(3):21-27.

Luo Zongzhen. Yangzhou ancient river found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related question discussion [J]. Cultural relics, 1980, (3): 21-27.

[7] 李孝聪.中国城市的历史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Li Xiaocong.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space in China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8] (后晋)刘昫.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Liu Xu. Old tang book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5.

[9](清)阿克当阿修,(清)姚文田.嘉庆重修扬州府志[M].扬州:广陵书社,2006.

AKE Dangaxiu, Yao Wentian . Jiaqing rebuilt in Yangzhou Prefecture [M]. Yangzhou: Guangling Publishing house, 2006.

[10]郑曦.城市新区景观规划途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Zheng Xi. Research on the approach of landscape planning in the urban new district [D].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6.

[11]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Li Tingxian. History of yangzhou in the tang dynasty [M]. Nanjing: Jiangs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02.

[12] 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Yue Shi. Taiping Huanyu Ji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7.

[13](唐)杜牧,(清)冯集梧. 樊川诗集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Du Mu, Feng Jiwu. Fan Chuan poetry note [M].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62.

[14]蒋忠义.唐代扬州河道与二十四桥[J].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1994,(1):162-168.

Jiang Zhongyi.Yangzhou river and twenty-four bridge in the tang dynasty [J].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nd frontier archaeology research, 1994, (1): 162-168.

[15]王浦.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Wang Pu. Tang Huiyao [M].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2.

[16](唐)刘肃.大唐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Liu Su. New Anecdotes of the Tang Dynasty [M].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2.

[17](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Li Fang. Taiping guang ji[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1.

[18]都铭.扬州园林变迁:人群与风景[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Du Ming. Yangzhou gardens change: people and landscapes [M].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 2014.

[19]吴良镛.中国人居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Wu Liangyong. China's history of human settlement [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4.

[20](唐)李林甫.唐六典[M]. 北京:中华书局,2014.

Li Linfu. Six legal documentsof the tang dynasty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4.

[21](晋)陈寿,(宋)裴松之.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Chen Shou, Pei Songzhi. Warriors Of Fate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1.

[22] 李绅,卢燕平.李绅集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Li Shen, Lu Yanping. Li Shen poetry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9.

[23]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Li Dou. Collection of gaily-painted pleasure boats in Yangzhou [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0.

(编辑/任京燕)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of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and the Urban Zoning Construction in Ancient City —— A Case Study of Yangzhou City (A.D. 581-907)

SUN Qiao-yun, ZHENG Xi*

Urban construction can not ignor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cient China, the city and natural landscape pattern has always been emerged as a whol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environment of the Shugang Mountain and alluvial plain in Yangzhou City during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D. 581-907).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in Yangzhou is illustrated, including Shugang Mounta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river system after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along with elabor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Yangzhou city which was built on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and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unctional zoning of Yangzhou city, such as administrative area, commercial area, residential area, and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In this case, hope that this case can provide as an inspiration for contemporary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natural landscape pattern; Yangzhou city during Sui and Tang dynasty; urban zoning

TU986

A

1673-1530(2017)04-0034-07

10.14085/j.fjyl.2017.04.0034.07

2017-03-15

修回日期:2017-04-21

孙乔昀/1993年生/男/江西人/北京林业大学2015级风景园林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北京 100083)

SUN Qiao-yun, who was born in 1993 in Jiangxi,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83).

郑曦/1978年生/男/北京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本刊副主编/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北京 100083)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zhengxi@ bjfu.edu.cn

ZHENG Xi,who was born in 1978 in Beijing, is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83).

猜你喜欢

运河扬州山水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运河志》简介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山水之间
如泰运河谣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