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亦如戏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西班牙语戏剧活动纪实
2017-07-25姚宁
◎姚宁
《人生如梦》,亦如戏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西班牙语戏剧活动纪实
◎姚宁
2014年10月,全国首个西班牙语戏剧社——吉诃德戏剧社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成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吉诃德戏剧社于2015年5月将西班牙著名剧作家卡尔德隆的经典作品《人生如梦》搬上舞台,引起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通过对西班牙语戏剧《人生如梦》排演全过程的记录,包括剧本产生、角色选定、排练安排和剧组分工等,对“活动性戏剧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做一个概括性的勾勒。结合实际情况,概括总结此次戏剧实践活动对于西班牙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提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西班牙语戏剧 吉诃德戏剧社 《人生如梦》 外语教学 戏剧教育
一、引言
2014年5月,前西班牙驻沪总领事、现西班牙驻韩国大使贡萨洛·奥尔蒂斯(Gonzalo Ortiz)先生到访南京,先后参加了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举办的第八届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化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举办的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戏剧表演活动。此后,他向金陵学院西班牙语系主任陈凯先教授提议建立一个戏剧社。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首个西班牙语戏剧社——“吉诃德戏剧社”于同年10月应运而生。
二、《人生如梦》(La Vida Es Sueño)排演过程全记录
(一)剧本的诞生
早在吉诃德戏剧社建立之初,参与戏剧社组建的老师们就开始思考和讨论选剧问题了。系主任陈凯先教授建议使用《人生如梦》作为首演剧目,因为它是西班牙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传统剧目,除了情节引人入胜之外,还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充分体现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时代精神。此外,《人生如梦》剧本结构严谨,词藻精美,富含象征和隐喻,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经过不断交换意见,几位老师们达成一致,选用《人生如梦》的第二幕作为戏剧社首部戏剧的剧本,这一幕是《人生如梦》的重点,是故事的高潮和主题所在。另外,为纪念西班牙著名文学作品《堂·吉诃德》第二部发表400周年,陈凯先教授为《人生如梦》剧本编写了第一场和第三场,分别加入了《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主人公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等人物,让他们因“梦”相会。通过这几个人物对于现实和梦幻、人生与梦境的探讨,突出“人生如梦”这一主题。
(二)演员的选定
吉诃德戏剧社的建立,在学生中间引发了一股戏剧热潮。一方面,学生们对于戏剧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西班牙语水平的好机会。
由于报名参加《人生如梦》剧组的同学数量较多,指导教师们决定组织一次公开的面试,最终选定孙璟、张凯睿、凌译、陈晨等14名学生,分别扮演塞西斯蒙多、克罗塔尔多、巴西里奥和克拉林等角色。除了孙璟为大四的学生之外,其他学生演员均来自二、三年级。《人生如梦》角色分配情况详见表1。
表1 《人生如梦》角色及演员分配表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庄周”一角由刘晓老师出演,这为《人生如梦》增添了别样的感觉和意义,是“重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体现。
(三)排练过程
《人生如梦》的排演过程几乎持续了整个2013—2014学年,所有工作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完成。第一学期为准备阶段,进行了编写剧本、选拔演员、组建剧组、戏剧表演基础培训等工作。寒假期间为学生演员布置了作业——背剧本。第二学期为排练和演出阶段,也是最为辛苦的一段时间,可谓一场“戏剧表演攻坚战”。每周两次排练,每次的排练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人生如梦》不是一部轻松的戏剧,它的台词和主题都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无法保证良好的演出效果。也正是因为做到了全情投入,全力付出,《人生如梦》的演出才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排练具体安排参见表格2。
表2 《人生如梦》排演过程简介
(四)分工说明
《人生如梦》全剧分为3幕,共13位演员参演,全剧历时约35分钟,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内容上看,这都是一部“大戏”。戏剧排演是团队性工作,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分工是戏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人生如梦》拥有一个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剧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每一位剧组人员都全力配合,携手完成这一超级任务。《人生如梦》剧组的分工情况详见表3。
表3 《人生如梦》剧组工作安排表
三、西班牙语戏剧实践活动的意义
《人生如梦》的排演给学生带来了变化:他们变得更加开朗、活泼、乐于表达;他们更加适应团队协作,更懂得服从与互助;他们的口才越来越好,肢体语言越来越丰富自然;他们的西班牙语说得更好了。通过思考,结合《人生如梦》剧组的具体情况,将戏剧实践活动对于西班牙语专业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总结如下。
(一)戏剧提高了学生的西班牙语知识和技能
国内传统的西班牙语教学,通过教授西班牙语语法、西语国家文学和历史等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各领域知识内容和语言技能相对独立,学生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通常只能获得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同时获得各项知识和各种技能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戏剧。以戏剧《人生如梦》为例,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剧本,了解了西班牙17世纪的历史、“黄金世纪”文学的特点、卡尔德隆其人以及《人生如梦》的内容和语言等文学文化常识;一方面,在反复背诵台词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语法、词汇、固定表达等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在还原西班牙17世纪宫廷生活和骑士生活原貌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表演中,学生可以充分锻炼听、说、读、译等各项语言技能。
(二)戏剧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传统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发生变化
和国内大多数学科一样,西班牙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与学生是对立的双方,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对独立。学生虽然是名义上的“学习主体”,但其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都较为被动。而戏剧实践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师生对立、学生独立”的局面。在《人生如梦》的排演过程中,从剧本研读、表演训练、服装设计到排练演出,学生们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仅自觉地完成各项任务,还提出很多想法和建议。随着排演过程的推进,学生演职人员和指导教师、参演老师之间逐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老师和学生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原来的师生关系已经转变为导演与演员、演员与演员的关系。经过集体讨论剧本、表演基础训练、分组排练、集体排练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陌生、羞涩变为亲密和信任。扮演克拉林的杨威说:“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地和这么多伙伴一起演绎一个角色,我从老师和朋友身上获得了很多经验,所以十分感谢他们。”
(三)戏剧为学生创造并提供了语言环境
外部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者又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国内绝大多数的外语学习者都处在非外语环境中。因此,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手段。戏剧,可以说是最接近人类生活本来面貌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戏剧实践为西班牙语学生提供了一个类似真实的西班牙语语言交际环境。在谈到《人生如梦》表演体验时,有学生说,他们仿佛乘坐时光飞船,去到17世纪的西班牙,像那时候的西班牙人一样说话、走路,并体验了一场中世纪欧洲的爱恨情仇。扮演罗萨乌拉一角的张雪妮同学说:“我虽与她身处不同的国度与时代,却能感受她的一切。”
(四)戏剧给学生带来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相比,戏剧包含着更为丰富的人文内容,蕴含着更加深刻的人文思想。戏剧是社会历史的缩影和人生内容的翻版。演员或观众,透过戏剧情节和人物,审视自我,体悟生活。《人生如梦》就为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便处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塞西斯蒙多身上善良的人性仍未泯灭,在故事的结尾,善终于战胜恶,人的自由意志战胜了所谓的“宿命”。《人生如梦》引发了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扮演堂·吉诃德的张昕玥同学就向自己提出了“人生到底是什么?是梦是幻?”的问题。同时,这部剧也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想象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张雪妮在描述她所饰演的罗萨乌拉时说:“我钦佩她的勇气与刚烈,羡慕她的美貌与智慧,惋惜她最终的爱情结局。我爱她,爱这个角色。”可见,她在罗萨乌拉的身上找到了美的体验,这个角色也对她的生活态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四、结语
西班牙语戏剧实践活动为培养优秀的西班牙语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富有趣味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国内戏剧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家黄爱华教授指出,戏剧教育是面向全体在学人群的普适性教育,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根据实践方式的不同,他把戏剧教育分为“学科性戏剧教育”“渗透性戏剧教育”和“活动性戏剧教育”。《人生如梦》就是“活动性戏剧教育”的一个典范,它也为西班牙语戏剧发展成为“学科性戏剧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价值。
[1]陈凯先.吉诃德戏剧社《人生如梦》2015纪念册[Z].江苏: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西班牙语系,2015.
[2]黄爱华.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运用[J].戏剧艺术,2010(10).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本文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校级教改重点立项项目(项目编号:0010521503)。
姚宁,女,哲学硕士,教育学硕士,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班牙伊比利亚美洲思想、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