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视域下的旅游扶贫模式与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为例

2017-07-25蒋黄蓁苑时朋飞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美丽旅游建设

张 军,蒋黄蓁苑,时朋飞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中部崛起与湖北发展

美丽乡村视域下的旅游扶贫模式与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为例

张 军,蒋黄蓁苑,时朋飞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考察、走访、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张湾区的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扶贫的影响效应与美丽乡村目标之间具有“耦合-互动”关系;(2)旅游扶贫在促进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和减贫扶贫方面作用显著;(3)旅游扶贫模式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依赖,且模式具有多样性。

旅游扶贫;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效应

一、引言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借助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旅游扶贫的效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依赖于贫困地区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功”。[1]当前,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正在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2](p1)2015年8月18日,在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携手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宣布,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开发中的战略作用,着力将乡村旅游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实现到2020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17%(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这标志着旅游扶贫已发展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战略之一,将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三农问题”解决上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最早提及旅游发展能促进减贫的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人们对旅游扶贫的研究并非其初衷,旅游扶贫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以副产品的形式出现。[3]国外对旅游扶贫真正的理论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从研究内容看,自然旅游、遗产旅游、农业旅游、社区旅游是旅游扶贫的主要方式;从扶贫效果看,旅游扶贫对当地经济有较大促进作用,但需要合理的规划与操控才能实现可持续目标。旅游扶贫研究方法多以宏观的定量研究为主,研究案例呈现地理集中性,以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主,针对亚洲国家的旅游扶贫研究较少。[4](p26)

国内学者对旅游扶贫研究虽起步晚,但成果丰富。研究主要涉及旅游扶贫的内涵与作用、旅游扶贫模式与路径、旅游扶贫的问题与对策、旅游扶贫的理论与案例。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旅游扶贫的模式与效应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如张伟等学者探讨了景区开发对于贫困人口的经济影响和非经济影响,从实际效应、感知效应、效应的可持续性3个方面对旅游扶贫效应中贫困人口的受益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5](p43)周波等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全面测算巴马旅游扶贫效应;[6](p72)郭舒采用产业链法分析了东北6个典型贫困地区进行旅游扶贫效应;[7](p31)桂拉旦等学者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旅游扶贫模式;[8](p64)阚景阳重点研究了太行山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相结合的发展思路;[9](p6)张侨剖析了不同区域差异化的旅游扶贫模式的影响效应,提出因地制宜的选择有效的扶贫模式的建议。[10](p124)

纵观相关文献,当前我国的旅游扶贫研究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研究上均是基于当地物质性旅游资源来确定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忽略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没有将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难以实现当地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难以实现根本性扶贫;二是研究较为宏观,侧重于某个区域整体扶贫开发,缺乏从微观视角对旅游扶贫对象(如村庄、农户)进行实证研究,即精准扶贫研究不够深入;三是当前研究侧重于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对于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城镇地区贫困人口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国家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背景下,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为调研对象,探究张湾区的旅游扶贫的模式,分析该地区旅游扶贫给乡村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效应,总结其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构建“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的关系模型,以期对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和乡村建设有所借鉴意义。

二、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的“耦合-互动”关系

1.旅游扶贫的特点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

旅游扶贫的定义最早源于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的PPT(pro-poor tourism)概念,指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首次将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直接相连,强调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中获取净利益,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它不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旅游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而不是全面扩展整个产业。[11](p90)在我国,旅游扶贫是指以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发展计划和措施。[12](p558)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旅游扶贫的特点及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能有效促进乡村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带动能力强,可以有效推动地区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和特色资源,旅游业可以充分和休闲农业、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产业融合,形成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依靠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实现乡村的“经济美”、“产业美”。

(2)旅游扶贫是创业性扶贫,能有效引导村民就业创业。

通过发展旅游业,能有效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当地居民可以借助产业发展就地创业,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采摘园、休闲农庄等,改变农民以往“等靠要”的老旧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通过自主创业致富,实现乡村的“精神美”、“业态美”。

(3)旅游扶贫是整体性扶贫,能有效带动乡村整体发展。

旅游扶贫并非借助于单项救济而脱贫,而是一种借助于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是一种整体性扶贫,强调在区域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带动乡村个体的发展,在村庄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带动村庄一家一户的发展,最终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美丽多村发展格局,实现区域整体脱贫、乡村整体发展。

(4)旅游扶贫是综合性的扶贫,能有效加快乡村“五位一体”建设。

旅游扶贫不但是在物质上“扶”,而且注重在精神上、文化上、生态环境上“扶”,是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全方面的“扶”,是一种综合性的扶贫方式,它所带来的效益也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效益,能有效加快乡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上的“五位一体”建设,让乡村不仅“经济美”,而且“人文美”、“环境美”,最终实现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的大目标。

(5)旅游扶贫是有尊严的扶贫,能有效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以往实行的财政扶贫、信贷扶贫、民政救济扶贫和物资捐助扶贫等“输血”式扶贫不同,旅游扶贫是增强“造血功能”式的扶贫,这种“造血”式扶贫不是对贫困人口的“怜悯施舍”,而是一种有尊严的扶贫方式,让农民在旅游发展中找到自我发展的路径,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在乡村实现安居乐业,真正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实现乡村的“生活美”。

(6)旅游扶贫是可持续的扶贫,能有效保证美丽乡村持续发展。

旅游扶贫就是在具有旅游业发展基础的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社区和居民摆脱贫困,使其不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不仅包括旅游发展带来的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拉长,也包括劳动力素养提高、农民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增强等,使农民、农村、农业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让美丽乡村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2.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及对旅游扶贫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唐柯司长曾用“四美”概括美丽乡村:即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可以看出,美丽乡村的“美丽”有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内涵,即不仅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一是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指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13](p392)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应是在保护乡村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从乡村发展角度来看,美丽乡村建设对旅游扶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

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乡村。以乡村旅游战略为指引的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中国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农民群众全方位、多形式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农村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农民群众实现收入增长的新源泉。[14](p3)美丽乡村建设能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旅游扶贫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

(2)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的生态环境改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在实践中,一般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使用沼气池、发展循环农业等方式,减少农业生产、乡村生活造成的面源污染。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修复被破坏的生态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15](p187)可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对保护乡村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村庄面貌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为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3)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国农耕文化的根在农村,传统古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16](p97)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能有效加强社会对乡村传统村落、街区、旧街巷和古建筑的保护,提高人们对乡村历史遗存的保护意识,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也为旅游扶贫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3.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的“耦合-互动”关系模型。

耦合是指某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之间就具有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链接。首先旅游扶贫的意义与美丽乡村的目标在较大程度上是一一对接的,具有统一性。旅游扶贫是全方位的“扶”,旅游扶贫的意义在于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个方面的发展,美丽乡村的目标是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个方面的“美”。旅游扶贫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力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的共赢。因此,旅游扶贫的意义与美丽乡村的目标具有耦合关系。其次,旅游扶贫的本质与美丽乡村的本质具有高度的契合点。旅游扶贫的本质不是“旅游”而是“扶贫”,它更关注的是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帮助贫困人口找到脱贫途径。同样,美丽乡村的本质在不在于“美丽”,而在于“乡村”,它的主要功能是“村民用来住”的,而“让游客旅游”是美丽乡村的附属功能,即建设具有旅游功能的美丽乡村。所以说,旅游扶贫和美丽乡村在本质上高度契合,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在“人”上,都是影响“人”的发展。二者都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影响来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居民的发展,让贫困人口发展、农民生活幸福、人人安居乐业,最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互动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之间的互动过程由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实现。旅游扶贫的开发效果受当地物质、精神、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由当地的资源、区位、交通、市场等条件影响,美丽乡村的建设程度取决于当地的产业发展水平、生态发展情况、村民生活水平、乡村人文建设情况等方面。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之间通过这些影响因素的互相作用,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动发展。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旅游扶贫能有效促进乡村建设,改善乡村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实现产业美、生活美、人文美、环境美的美丽乡村。因此,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一方面,旅游扶贫开发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许多具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因素限制,导致旅游产业难以发展,而通过旅游扶贫,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吸引客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所以说,旅游扶贫是贫困农村地区获得发展机会、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内容与活力。美丽乡村的核心是乡村,是村民的居住环境,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附属功能,即建设具有旅游功能的美丽乡村。因此,风景秀丽、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本身则能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具有带动作用,能增强乡村活力、形成乡村特色、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综合来看,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条件为旅游扶贫提供了开发基础,旅游扶贫开发反过来也有力推动了乡村建设,通过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产生效应,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和产业支撑,促进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所以说,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之间是耦合互动的。“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都是当前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提出的乡建政策,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上所述,笔者构建了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之间“耦合-互动”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的关系模型

三、案例研究

1.案例简介。

湖北省十堰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接合部,起着承东启西、通南达北作用。十堰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摇篮,同时也是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截至2015年,湖北省共有924个贫困乡镇、4821个贫困村,共计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幕阜山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张湾区位于十堰地区中部,属于秦巴山片区,面积65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街道,其中有6个乡镇街道17个村属于湖北省级贫困村(表1)。

表1 张湾区建档立卡省级贫困村统计表

近年来,张湾区抢抓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机遇,以乡村旅游为主线,通过规划引领、模式创新、政策驱动,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脱贫致富新路子。张湾区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两大主题,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产业转型。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张湾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2.张湾区旅游扶贫模式。

旅游扶贫的开发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基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多样性,结合张湾区的实际情况,笔者按照业态分类,以“+旅游”形式对张湾区的旅游扶贫创新模式进行总结。

(1)“生态游+农家乐”模式。

黄龙镇斤坪村位于316国道沿线,全村7个村民小组、363户13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41人。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黄龙镇斤坪村依靠土地流转建设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旅游扶贫产业,着力开发打造集观花、采摘、科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生态园采取农商合作和土地流转等方式,主动吸纳流转土地的215户农户加入合作组织,实行土地作价入股、保底分红。每年每亩地支付农民租金700元,每年每亩保底分红2300元。园区与该村签订合作协议,实行“一优先两倾斜”,优先安排贫困户园区内就业,用工岗位向本村村民倾斜,项目合作向本村农户倾斜,目前吸纳本村村民就业达80余人,其中贫困户近15人。同时,乡村旅游也促进了周边农家乐的快速发展。黄龙镇政府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引导村民把农家乐项目与近郊乡村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热情,村民收入也是逐年增加。如今,在斤坪村宽阔整洁的乡村道路上,两边白墙红瓦的农家乐格外抢眼,农家乐的红火发展与生态观光构成了镇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村庄环境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成功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

(2)“花卉产业+旅游”模式。

花果街办位于张湾区西边城乡接合部,下辖6个社区、12个村,有农村人口2840户75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8户1691人。花园村是花果街办的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270人,占花果街办贫困人口的16%。虽然地处近郊,但村庄面貌落后,住房环境很差,被戏称“离城三十里,落后三十年”。2015年,花园村通过种植向日葵花引爆市场,已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企业与村集体和农户合作经营“游花果山风景、观花园村花海”节庆活动,实行“我出地、你拿钱,我种植、你管理,我搭台、你营销”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收入分成的合作模式。通过企业的进入和农户的广泛参与,初步实现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到景区与群众共建,利益与群众共享,为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生机活力,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了强大动力。

(3)“茶产业+旅游”模式。

张湾区柏林镇白马山村位于平均海拔400米的山沟中,十年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村民温饱都成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白马山村引导村民发展茶叶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实施发放种茶补贴,免费提供茶种茶苗等措施,激发村民种茶积极性。目前,该村已发展茶叶面积达1250亩,全村210户村民有190户种植茶叶,年产茶叶达8000多斤,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为让村民的茶叶不愁销路,村里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保护价收购,实行统一包装、加工和销售。在产业发展上,该村始终坚持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两大主线相结合。为更好地服务白马山旅游开发,2016年,政府投资90万元硬化5米宽旅游环形公路3.5公里,投资4万元铺垫张家院3700平方米停车场,指导规范农家乐8家,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发展茶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的扶贫开发之路,通过延伸农业和旅游产业链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4)“电商+农业+旅游”模式。

西沟乡位于鄂西北腹地的张湾区西南部,山多地少,山高地狭,方圆几十里无任何污染,是十堰的天然氧吧,是种植猕猴桃的理想环境。西沟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尝试发展猕猴桃产业,但是由于种植方式不正确、品种不良、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经常导致滞销,而猕猴桃保存时间又短,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并不高,这些困难都严重制约着贫困户脱贫致富。近年来西沟乡党委、政府转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结合西沟的实际情况,在沙洲、长坪塘、白石等村大规模推广猕猴桃,建立猕猴桃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为了解决销售难题,西沟乡在猕猴桃的推广过程中不断探索,先后与多个电商平台合作,采用“线上宣传销售+线下采摘”一体化营销方式,走出了一条“电商+农业+旅游”模式的旅游扶贫新路子。目前西沟乡全乡猕猴桃面积已达1000亩,其中种植猕猴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近100户,面积达200亩,按照亩产2万元计算,每年能够为贫困户创收400多万元。

(5)“节庆活动+旅游”模式。

2016年,张湾区旅游局设立旅游专项资金,启动“幸福十堰?从张湾出发”乡村旅游年系列旅游节庆活动,达到全年“季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黄龙郁金香旅游文化节、汉江樱桃地标产品推介会、方滩环堵河自行车赛、百龙潭纳凉节等一系列品牌节庆活动。累计发展采摘园、农家乐、休闲农庄300多家,开发“观光游”、“采摘游”、“美食游”、“购物游”等各类乡村旅游项目445个,转移就业1500多人。同时为乡村旅游集聚人气、扩大影响,依托活动推出文创及农产品类的旅游商品,将旅游产业发展要素融入活动,以活动带动旅游产业链条运转,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和旅游扶贫的目标。

3.旅游扶贫对张湾区乡村建设的实效分析。

旅游扶贫的效应主要表现为旅游发展给贫困地区经济和非经济方面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其综合表现为对当地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对张湾区农村来说,由于乡村旅游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旅游扶贫对张湾区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效影响主要是正面的。笔者在张湾区调研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问卷发放范围覆盖包括17个省级贫困村在内的张湾区6个乡镇,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问卷有效率为98%。被调查居民的背景情况如下表(表2)所示。

表2 被调查居民的背景情况

下面笔者将结合实地考察、走访、访谈、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得的一手资料,从张湾区旅游局和《张湾区年鉴》获取的二手资料,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对张湾区旅游扶贫效应进行分析。

(1)经济效应。

表3展现了张湾区近十年来的旅游业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06-2015年张湾区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尤其是2011-2012年,在旅游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大力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收入大幅增加,增幅均在20%以上。截至2016年8月,张湾区实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6.2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26亿元,同比增长19.04%。

通过比较张湾区2008-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表4),可以发现,自2011年张湾区开始实施旅游扶贫项目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2011年比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倍,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了4.5倍,说明旅游扶贫项目有效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在逐步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随着旅游扶贫项目的深入和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带动当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旅游扶贫带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也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从2011年张湾区进行旅游扶贫以来,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下,由村民自愿自主经营农家乐,据统计(表5),张湾区星级农家乐数量从2011年的11家增加到2016年的95家,带动了一批农民在本地直接就业创业。在参与调查的196人中,73%的村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与旅游相关,51.6%的农户家庭人均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同时,在调查中,有67.3%认为乡村旅游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综上可知,张湾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带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3 2006-2014年张湾区旅游业相关数据统计

表4 张湾区2008-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比较

表5 张湾区星级农家乐数量统计表

(2)社会文化效应。

旅游扶贫不仅在物质上扶贫,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扶贫。张湾区实施旅游扶贫项目以来,不仅带来了乡村面貌的改变,更促进了农民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前是“等靠要”的思想,现在通过旅游扶贫搞产业,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主动学习种植知识、农家菜知识等等,在调查采访中,一些村民提到:“过去农闲时村里人没事就聚在一起打牌,现在村里发展休闲农业,大家都认真学习怎么搞旅游。”

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社会风气的改变,社会也更加稳定和谐。在调查中,76%的村民认为,旅游发展提高了村民素质;77.6%的村民认为旅游发展提高了当地社会治安水平;83.2%的村民认为社会比过去更加稳定了。有村民说到:“以前村里

时有发生盗窃事件,现在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社会治安明显好了。”

旅游扶贫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农村女性地位的提高。在调查中,76.5%的村民认为,当地旅游发展促进了女性就业。以前在家庭里都是男性干活,现在发展农家乐,女性起到重要作用,女性在招待客人、结账管账、打扫卫生等方面都比男性更有优势。女性在劳动分工中的优势和作用凸显,女性得到更多就业机会,在家庭中更加受尊重。

最后,在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过去的文化遗产不受大家不重视,现在通过发展旅游,把文化保护起来,变成一种旅游要素,通过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来对村庄景观进行开发和保护。通过张湾区贫困村旅游扶贫基本情况(表6)可知,目前,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中,有11个村已经编制旅游规划,其他6个村的旅游规划也正在编制当中,在这17个贫困村中,有8个是古村落,1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个位于自然保护区内,2个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拥有A级景区,通过旅游扶贫,把村内或村周边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3)环境效应。

2012年-2015年,张湾区森林面积逐年增加,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72.8%,生态保护效果显著,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在280天以上。2015年,张湾区投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300万元,开展乡村街道、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配备垃圾桶2760个,垃圾中转箱110个、各类垃圾清运车辆10辆,建设人工湿地2座、庭院式人工湿地9个,改善农田灌溉面积9000亩。新建农村污水管网76公里、污水处理设施110套、垃圾处理设施2254个,实现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截至2015年底,全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宜居村庄5个,市级生态乡镇(村)10个,创建省级“绿色社区”2个、市级“绿色社区”4个、区级“绿色社区”6个、“绿色家庭”100户。

表6 鄂南书院分朝代分州县统计表

表7 张湾区贫困村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旅游设施改善情况统计

据统计(表7),在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中,有12个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目前已在9个村中建立了16个休闲农业区,对17个村落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村内道路硬化、建立垃圾处理设施、设立旅游标识、建设旅游厕所等,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在调查的居民中,96.9%的居民认为农村道路状况变好了,96.4%的居民认为农村道路变得干净整洁,90.8%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综上,宏观和微观数据都表明张湾区旅游扶贫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应。

续表

4.张湾区旅游扶贫经验总结。

(1)坚持政府主导,科学统筹规划。

欠发达地区大多位置偏僻、区域闭塞、资本不足、技术薄弱、制度陈旧、社会现代化水平低,有些贫困山区或边疆地区自然和经济资源匮乏,居民生存环境恶劣,市场化进程缓慢。此时,政府的战略主导和系统操作对其经济起飞和反贫困更有效。十堰城郊生态游憩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张湾区黄龙镇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轴两翼”乡村旅游格局,科学谋划,整合旅游、扶贫、农业、林业、住建、交通等多部门力量,全力推进城郊生态旅游建设,着力打造以旅游接待中心、斤坪现代农业观光园、休闲商业街、民俗文化村、高星级农家乐等功能齐全的旅游观光度假地,周边百姓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

(2)遵循市场导向,加强政策扶持。

美丽乡村建设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最大限度激活社会资本的投入。张湾区政府在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的同时,采取非常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景区景点建设,根据投资额度和投资强度给予用地指标、地价、税收上的优惠,实行一事一议;农庄建设,鼓励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并给予一定配额的集体用地指标,享受各种种植、养殖、项目建设方面政策;农家乐发展鼓励合资经营和租赁经营,享受农户经营农家乐的各种政策扶持。

(3)落实农民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参与。

旅游扶贫开发能否真正起到扶贫的功效,关键要看贫困人口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入旅游业,并从中受益。由于贫困人口自身的角色弱势,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他们参与旅游经营开发,因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发动群众,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更注重让农民得实惠。张湾区在旅游扶贫中,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免费为农民提供相关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落实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4)积极促进政企合作,经营模式创新。

搭建开放的平台,通过吸引社会企业的投资,可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资金缺口。[17](p30)张湾区政府充分运用社会各类资源,确保土地、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社会企业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政府“搭台”,企业和群众“唱戏”,积极推行“政府+企业+农户”(如斤坪村)、“企业+村集体+农户”(如花园村)、“企业+合作社+农户”(如白马山村)等经营模式,通过政企合作的形式,形成发展合力,有力推动旅游扶贫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以位于秦巴山区的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为调研重点,借鉴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法,综合运用实地考察、走访、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调研方法,对张湾区的旅游扶贫模式和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之间通过乡村旅游的链接实现耦合与互动。(2)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多种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是其中一种有效路径。(3)在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借助旅游扶贫的方式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推进乡村现代性和文化性建设。当然,由于限于篇幅,对于旅游扶贫而言,它试图为新时代扶贫和乡建提供有益参考,是关于三农问题破解的一种新尝试,因而还有待做进一步深化研究。总而言之,旅游扶贫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实效影响都是显著的,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将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谨以此篇纪念和感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已故的熊元斌教授[1960-2017])

[1]http://www.cost88.com/zy/content-144-4470 1-1.html.

[2]本刊编辑室.旅游扶贫正当时[J].时代主人, 2016,(11).

[3]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大学, 2015.

[4]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J R Brent Ritchie.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01).

[5]张伟,张建春,魏鸿雁.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05).

[6]周波,李毅.广西巴马旅游扶贫贡献率研究[J].旅游论坛,2011,(02).

[7]郭舒.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方法[J].旅游学刊,2015,(11).

[8]桂拉旦,唐唯.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J].西北人口,2016,(02).

[9]阚景阳.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太行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研究[J].领导之友,2016,(09).

[10]张侨.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基于海南省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

[11]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01).

[12]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04).

[13]黄磊,邵超峰,孙宗晟,鞠美庭.“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01).

[14]李创新.美丽乡村:乡村旅游2.0与美丽中国战略的关键[J].旅游学刊,2016,(10).

[15]和沁.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09).

[16]刘彦随,周扬.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02).

[17]马斌斌,鲁小波.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海棠山乡村旅游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6,(02).

责任编辑 周 刚

F323.8

A

1003-8477(2017)06-0060-10

张军(1965—),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蒋黄蓁苑(1993—),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时朋飞(1989—),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丽中国建设与旅游业健康发展(14AJY02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11JBGP04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284)。

猜你喜欢

美丽旅游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旅游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