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资源分布及保护建议
2017-07-25朱志雄方彰胜蔡泽富陈石泉
朱志雄,马 坤,方彰胜,蔡泽富,陈石泉
(1.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320;
2.枣庄市台儿庄区环保局,山东 枣庄 277400;
3.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0125)
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资源分布及保护建议
朱志雄1,马 坤2,方彰胜1,蔡泽富3,陈石泉3
(1.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320;
2.枣庄市台儿庄区环保局,山东 枣庄 277400;
3.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0125)
根据2008、2012、2015、2016年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9个调查样地海草调查数据,并结合2013—2016年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3块样地的海草定点监测数据,探讨海南麒麟菜保护区内海草资源的分布,同时提出相应保护建议。结果表明,海南麒麟菜保护区有2科3亚科6属8种海草,常见种为泰莱藻、海菖蒲、二药藻、海神草与喜盐草,2008—2014年研究区域内海草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均有所下降,2015—2016年均有所增加;影响保护区海草床健康因素主要有耙螺、耙贝、渔业生产、沿岸虾塘养殖、海洋工程及自然灾害,为保护海草资源,建议建立多资源合一保护区,开展持续开发利用,加强管理及法制监督,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等。
海南岛;海草;退化;保护;建议
海草(seagrass)是生活于热带和温带海域浅水的单子叶植物[1],一般分布在低潮带和潮下带,大多数海草种分布在20 m以内浅海域内[2],6 m以内浅范围区域是海草分布的主要区域,最深可分布在水下90 m处[3]。据统计,海南岛海草资源有2科6亚科8属13种[4-5]。海草可阻止和吸附水流中的悬浮颗粒,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改善水质环境,是净化近岸浅水水质的关键植物,能减弱海浪能、水流能,对维护海岸,保持海床稳定方面起着很大作用,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如儒艮、绿海龟、海胆、海马、蟹类、沙虫、海葵、海鞘等[6-9]。
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由文昌和琼海麒麟菜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前身为海南麒麟菜水产资源保护区,1993年海南省建立麒麟菜自然保护区,一直由海水养殖场负责经营管理,面积约17 517 hm2,北至文昌翁田镇抱虎角西侧,南至琼海潭门镇,覆盖海域广阔,分布种类有琼枝Betaphycus gelatinae、麒麟菜Eucheuma denticulatum和耳突卡帕藻Kappaphycus cottonii[10]。多年来,海水养殖场亏损停产,保护区管理失控,当地渔民进入保护区过度采摘麒麟菜和马尾藻,非法渔业活动,如毒鱼、电鱼、炸鱼等,沿岸虾塘养殖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等,导致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图1 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资源调查站点
本研究结合2008年海南热带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调查、2012年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综合调查以及2013—2016年开展的海南省生物多样性调查等调查数据,探讨了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分布现状,旨在为海南岛海草资源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资料,为提高公众保护麒麟菜资源的同时兼顾重视海草资源的保护意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2008、2012年海南麒麟菜保护区的海草调查区域为海南省文昌市的椰林湾、高隆湾、港东村、长圮港、宝峙村、冯家湾,琼海市的青葛、龙湾及潭门等沿岸海域,2013—2016年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监测区域为文昌市的高隆湾、长圮港及琼海市的龙湾(图1)。海南麒麟菜保护区内麒麟菜、珊瑚礁、海草以及红树林等资源丰富,高龙湾至长圮港一带同时分布琼枝Betaphycus gelatinae、麒麟菜Eucheuma denticulatum、耳突卡帕藻Kappaphycus cottonii4种海洋资源且部分海洋资源相互间生。
研究区域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干、雨季分明,气温高、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表层海水盐度在33.2~33.8之间,近海月平均水温在20.3~30.3℃之间,水质透明度在1~7 m之间,pH变化范围在7.9~8.25。椰林湾、港东村、宝峙村、青葛、冯家湾、潭门、长圮、龙湾和高隆湾海草主要分布在珊瑚礁港湾海岸,海草床沉积物组成类型是珊瑚屑、贝壳屑、砾石、粗砂、中砂和细砂,长圮港有红树林分布,有少量淤泥。
1.2 研究方法
根据海草的种类分布、海底地形、沿岸环境及水文情况,在每个调查区域布设站点2~3个,每一站点根据海草分布和种类,设置断面3~5条,断面自潮间带至潮下带,垂直于海岸线,贯穿海草床分布,断面布设涵盖海草分布上限、下限及海草分布中心,站位地理位置(图1)。
用皮尺在断面平坦地段上布设站点,用水下数码摄像机进行水下拍照摄像,用GPS记录断面两端的经纬坐标。回实验室后对照片录像进行判读[11],分析海草的分布现状。
利用50 cm×50 cm的样方框,每一站点随机设置样方9个,对样方内海草的种类、盖度、密度及生物量进行取样。调查分析方法按《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HY/ T083-2005)、《海洋生物生态调查技术规程》(HY/T085-2005)及《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技术规程》进行,采样时将样方框内所有海草叶片、茎及根部收入样品袋内,编号,带回实验室,对不同种类的海草植株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单位面积密度,将其表附着物与泥沙等沉积物洗涮干净,在60~70℃恒温条件下持续烘干36~48 h,称量,计算单位面积海草生物量(g/m2)。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草种类分布分析
海南麒麟菜保护区调查到2科3亚科6属8种海草,分别为泰莱藻Thalassia hemprichii、海神草Cymodocea rotunda、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小喜盐草Halophila minor、二药藻Enhalus acoroides、针叶藻Syringodium isoetifolium、齿叶海神草Cymodocea serrulata等,调查样地种类在3~6种,其中宝峙村种类最多(6种),港东村种类最少(3种),常见种有海菖蒲、泰莱藻、二药藻与喜盐草,而分布面积较大的种类有泰莱藻、海神草和海菖蒲;琼海海域(青葛、龙湾及潭门)主要分布海草有泰莱藻、海神草、海菖蒲、喜盐草、二药藻及针叶藻等6种,调查样地种类在4~5种,青葛与潭门均有5种,龙湾为4种,常见种有泰莱藻、海神草及喜盐草,分布面积较大的种类为泰莱藻。经调查,海南岛海草种类共计6属10种,其中,贝克喜盐草和羽叶二药藻仅分布于海南岛西北沿岸花场湾[12]。可见,海南岛麒麟菜保护区内海草种类相对较为丰富,占海南岛种类数的80%,调查样地海草种类及分布情况见表1。
2.2 海草面积分布分析
在调查的海草床边界(主要是拐点位置)设置多个GPS定位点,采用绘图软件Arc GIS 9.3对野外调查的图像进行空间分析,计算海草床分布面积。
文昌海域海草连续分布长约20 km,垂直岸线平均宽度达约1.6 km,海草分布面积约31.83 km2,是海南岛规模最大的海草成片分布区。分布区北起文昌湖心港、古松村(文昌石头公园),南至冯家湾沿岸;高隆湾至冯家湾沿岸海草面积最大,海草床成片或斑块状分布,其次是口牙港至椰林湾沿岸,古松村、泰山村、良梅村及湖心港沿岸只有少量分布。琼海海域海草连续分布长约10 km,垂直岸线平均宽度达约1.4 km,海草分布面积约14.33 km2,仅次于文昌的海草分布区,规模较大的海草床成片分布,2008—2016年文昌至琼海海草分布面积变化不大,上下限均有海草分布,然而分布区域存在海草覆盖度降低,原呈片状分布的海草床出现呈斑块状或零星分布,如高隆湾海草受到人工岛的影响,出现周边海草越来越稀疏,其次是海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东郊椰林原来针叶藻较多,2016年调查却很难发现。
表1 海南麒麟菜保护区海草种类分布
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内海草在垂直分布上,位于潮间带下部至低潮带上部,退潮时大部分海草可裸露在空气中,涨潮时海草分布最深水深在4 m左右。即海草分布下限点基本到达珊瑚礁坪,上限点则为离平均高潮线约30 m处,珊瑚礁坪内侧的海草分布水深较深,这主要与珊瑚礁缘的水质清澈有关。
2.3 海草床覆盖度分析
根据《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以及《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技术规程》中海草盖度判别方法对海南麒麟菜保护区内海草盖度进行判别。2008年调查样地盖度范围在26.81%~68.00%,平均盖度为43.15%,其中最低盖度出现在龙湾(26.81%),最高盖度出现在青葛港(68.00%);2012年调查样地盖度范围在10.13%~43.12%,平均盖度为26.16%,其中最高盖度出现在青葛港(43.12%),最低盖度出现在长圮港(10.13%);2015年调查样地盖度范围在5.96%~34.20%,平均盖度为23.12%,其中最高盖度出现在青葛港(34.20%),最低盖度出现在长圮港(5.96%);2016年调查样地盖度范围在11.25%~34.25%,平均盖度为24.31%,其中最高盖度出现在青葛港(34.25%),最低盖度出现在长圮港(11.25%)。由长监测区域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海草覆盖度可见,2008—2016年调查区域海草呈整体退化趋势,其中2008—2013年下降较快,2013—2016年海草盖度略有上升趋势,海草相对较稳定(表2)。调查样地龙湾主要以根系发达的海菖蒲、泰莱藻为常见种,成片状及斑块状分布,部分区域两者相互间生,海神草分布面积较小,成斑块或零星分布,喜盐草分布面积稀小,仅零星分布,龙湾虽然常年风浪较大,但底质类型为珊瑚碎屑居多,相对稳定,因此海草被冲刷或海底沉积物掩埋较少,但海草叶片腐烂严重,故盖度判读偏低。青葛港主要以海菖蒲及泰莱藻分布面积较广,长势较好,盖度较高,成片或斑块状分布,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影响以及沿岸海洋工程的发展导致海草床破坏非常严重,原生长较好的海草区域目前已成斑块分布或零星分布。
表2 海南麒麟菜保护区海草盖度(%)
2.4 海草平均密度分析
2008年调查样地密度范围在186~1 868株/m2,平均900株/m2,其中椰林湾密度最低,为186株/m2,港东村最高,为1 868株/m2;2012年调查样地密度范围在186~1 868株/m2,平均378株/m2,其中长圮港密度最低,为117株/m2,港东村最高,为747株/m2;2015年调查样地密度范围在203~2 837株/m2,平均796株/m2,其中潭门港密度最低,为203株/m2,高隆湾最高,为2 837株/m2;2016年调查样地密度范围在264~2 009株/m2,平均660株/m2,其中潭门港密度最低,为264株/m2,高隆湾最高,为2 009株/m2(表3)。通过实地调查发现,2012年高隆湾以及港东村主要受高隆湾人工岛的影响,各调查样地海草密度均有很大减少趋势;2013年对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海草监测显示,高隆湾海草密度持续减少,而长圮港与龙湾密度有所增加,其中长圮港监测区域二药藻分布密度有所增加导致区域密度上升,龙湾泰莱藻长势较往年稍好;2014年对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海草监测显示,3处海域区域密度有上升,其中长圮港密度上升最大,原稀少分布的喜盐草分布有斑块状分布,矮小密集的喜盐草密度上升导致区域密度急剧上升;2015—2016年研究区域海草密度相对较稳定。整体来看,保护区内海草呈退化趋势,区域平均密度从2008年的900株/m2下降到2016年的660株/m2,其中2015—2016年海草平均密度均略有上升。调查区域不同年份海草密度见表3。
表3 海南麒麟菜保护区海草密度(株/m2)
2.5 海草平均生物量分析
2 0 0 8年调查样地生物量范围在171.13~871.44 g/m2,平均364.42 g/m2,其中潭门生物量最低,为171.13 g/m2,冯家湾最高,为871.44 g/m2;2012年调查样地生物量范围在49.85~242.41 g/m2,平均125.11g/m2,其中潭门生物量最低,为49.85 g/m2,龙湾最高,为242.41 g/m2;2015年调查样地生物量范围在40.32~1071.21 g/m2,平均364.33g/m2,其中潭门生物量最低,为40.32 g/m2,龙湾最高,为1071.21 g/m2;2016年调查样地生物量范围在52.43~418.59 g/m2,平均230.53 g/m2,其中潭门生物量最低,为52.43 g/m2,龙湾最高,为418.59 g/m2(表4)。通过生物量变化趋势可见,海南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区域平均生物量的变化主要与该区域海草区域平均密度大体一致,个别差异在于:不同种海草区域分布比例不一样导致整体平均生物量上升或下降,从而导致部分区域生物量与其密度变化未成明显线性相关[13],如2013年高隆湾海草区域平均生物量较2012年有所增加,但2013年海草区域平均密度由于高隆湾喜盐草密度的降低而低于2012年海草区域密度,2013年龙湾泰莱藻与海菖蒲叶片残缺严重导致2013年龙湾区域海草密度有所上升但生物量略有下降,2014年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区域生物量均有所上升,这是否由于2014年台风及降雨的减少而上升,还是与其他原因有关还有待考察。2014年长圮港区域生物量并未像区域密度急增,在于喜盐草植株矮小,个体生物量较低,2015—2016年海草平均生物量略有增加。
表4 海南麒麟菜保护区的海草生物量(g/m2)
3 结论与讨论
海南岛麒麟菜保护区内海草种类相对较为丰富,共有2科3亚科6属8种,分别为泰莱藻、海神草、海菖蒲、喜盐草、小喜盐草、二药藻、针叶藻及齿叶海神草,占海南岛海草种数的80%,其中文昌海草分布面积约31.83 km2,琼海海域海草分布面积约14.33 km2,2008—2016年保护区内海草资源分布面积变化不大,上下限均有海草分布,研究区域内海草资源整体上覆盖度、平均密度及平均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部分区域部分年份略有回增。
3.1 研究区域内海草退化影响因素
3.1.1 耙螺、耙贝 海草床内栖息大量的螺类、贝类、鱼类、蟹类以及海洋棘皮类等,这些海草海洋生物为当地渔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然而,渔民在获得这些生活及经济资源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比较粗暴及具极大破坏性。其中,典型的方式是自制耙子在海草区域内耙螺、耙贝等。耙螺、耙贝活动在整个海南岛都比较常见,尤以宝寺村、冯家湾及青葛港最为突出,退
大潮时期,大量的当地居民在海草床内耙蛤蛎,导致海草床底质翻新,海草根被挖出,海草植株及茎叶浮于水面,直接导致根部及株体组织受损死亡,海草栖息地遭到不可恢复性破坏。通过实地调查统计,高龙湾至长圮港海草床区域退大潮时期耙螺、耙贝渔民一天平均约有20~50人次。此外,海南麒麟菜保护区内生长有大量的马尾藻与野生麒麟菜,捞藻采菜活动比较频繁,过度采摘导致此间分布的海草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物理损伤,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1.2 渔业生产 文昌海域有七洲渔场、铜鼓渔场、清澜渔场三大渔场、沿岸分布多数大小渔港,如文昌铺前港和淸澜港,琼海潭门港和青葛港等,渔船众多,渔业活动远至西沙、南沙,渔船进出、抛锚以及渔业生产对海草生长繁殖也具一定影响,退大潮时尤为突出。渔船泊入海草床区域,其螺旋桨对海草茎叶进行切割搅拌,对海菖蒲等较长茎叶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螺旋桨搅动海草床底质,导致海草栖息地出现道道沟壑,造成海草栖息地不可恢复性损伤,严重时将导致海草区域性消失[13]。渔船发动机落入水中的油类物质,对海草床区域的水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油类附着海草茎叶,对其光合作用也带来不利影响。长圮港至冯家湾一带海草分布区三重刺网及火车笼等捕捞方式也比较常见,其作业过程中人为对海草资源的踩踏及刮伤比较严重。
3.1.3 沿岸虾塘 调查区域内,沿岸虾塘养殖比较繁盛,影响严重的区域如长圮港。长圮港为一河口性泻湖,为众多养殖虾塘的入海排污口。大量的虾塘废水给海草床带来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以及游离的重金属离子。少量的氮、磷输入对海草资源的底质及水质起到一定的肥沃作用,但过量的输入,导致海草床区域内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的大量繁殖将盖住生长在海底的海草,使其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对其生长带来不利。虽然海草与麒麟菜对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具有吸附作用[14-17],但过量的重金属将导致潜在的生态危害[18],根据瑞典科学家Lars Hakanson沉积物中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19],采用南海近海沉积物重金属元素丰度[20]为参照值计算2012年海南麒麟菜区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沉积物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为轻微生态危害,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中有11.78%站位的重金属镉(Cd)达中等强度的生态危害,有5.88%站位的重金属镉(Cd)达强生态危害。水质污染对海草生长也影响很大,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2012年麒麟菜保护区内溶解氧和无机氮含量在个别站位超标,部分站位无机氮含量为三类海水水质或劣四类海水水质,部分站位溶解氧为二类海水水质,超标的区域主要在东郊椰林和清澜港附近海域。
3.1.4 海洋工程 高隆湾人工岛周边500 m内已几无海草分布,人工岛建设过程中扬起的沙石对其周边海草床资源影响很大,可以直接掩埋海草,人工岛500 m以内已无海草分布,500 m以外海草资源成零星分布,人工岛周边填岛泥沙已有部分形成小沙丘,再往外海草逐渐增多。高隆湾北边的椰林湾受到人工岛影响较小,是否与水流有关尚待考察。郭振仁等认为,椰林湾海草退化主要受到海岸侵蚀、围网捕鱼、炸鱼、毒鱼以及人为污染有关[21],长圮港河口主要为航道区,往来船只以及航道开挖对海草影响很大[22]。
3.1.5 自然灾害 长圮港河口处为航道,长圮港常年风浪及河流冲刷作用较大,海草被海沙掩埋严重,湾内水体受台风及下雨天气影响,变得异常浑浊,这些因素对长圮港海草生长造成巨大不利影响,导致海草床严重退化[23]。台风引起的泥沙搬运和河流冲刷是长圮港海草退化的原因,如2010年10月份因台风导致其河口约1 km范围内的海草被冲刷和覆盖,沿岸浅水区域形成小沙洲,植株矮小种类尤其被流沙掩埋或冲刷严重[22]。2013年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海草定点监测,样地盖度均有所下降,其中长圮港最为严重,为3.00%,2014年高隆湾、长圮港及龙湾海草定点监测,样地盖度均有所增加,这可能与2014年少台风降雨以及渔业活动有所减少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考察。龙湾及潭门常年风浪较大,海草株体叶茎部分受损严重,部分海草被风浪卷起海沙所掩埋。
3.2 保护建议
3.2.1 调整保护区保护对象 目前很多保护区往往只重视区域内单一物种的保护,而忽视区域内其他海洋资源保护。海南岛热带典型资源丰富,许多近岸同时具备两类及以上的海洋生物资源,但在设立海洋保护区时,往往只注重其中一类海洋资源。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内不但拥有丰富的保护物种麒麟菜资源,同时区域内分布丰富的海草及红树林资源,其在保护保护物种的同时忽略了海草及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因此,为达到保护效果应明确其内各种保护资源种类[24]。
3.2.2 持续开发利用 海南岛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对多种海洋资源丰富的区域,坚持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适度的开展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红树林、海草、麒麟菜及珊瑚礁资源的认识程度和价值观,在资源密度较稀少的区域建设木质结构的栈桥、亭台楼阁等观赏区域,在道路及栅栏边缘设置区域物种介绍、生态价值以及保护意义等标语等。珊瑚礁、海草及红树林的旅游功能的开发,有助于把海草、麒麟菜及红树林湿地内从事耙螺、耙贝、加工业、林业等人员转化安置为保护和管理湿地的工作人员,减轻人类活动对珊瑚、海草及红树林湿地的开发、利用、污染及破坏的压力。
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内高龙湾至长圮港一段区域分布有一面积较大的红树林资源,种类有白骨壤Aricennia marin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卤蕨Acrostichum aureum、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角果木Ceriops tagal及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等,红树林往海湾方向分布大面积海草资源,种类有喜盐草、二药草、泰莱藻以及海菖蒲,海草往外海分布大面积珊瑚礁资源。因此,该地开发持续性旅游对当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均有极大帮助,在该地红树林区域发展海洋牧场建设,利用丰富的红树林栖息生物资源的进行浅水鸭、螺、贝及鱼类的增养殖活动,在保护红树林资源的同时提高生产,达到资源保护与开发最大优化。
3.2.3 加强管理及法制监督 建立保护区相应的管理部门,分工合作,监测监管保护区域内热带典型生物资源。按照保护区的功能规划严格执行保护工作,同时加强与其他科研单位协作,为区域内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持。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海草床的保护法规,也没有建立国家级海草自然保护区和明确的海草管理部门,海草的保护必须从实际出发,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海草保护区,并建立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海草管理部门,通过立法来限制和禁止保护区内的对海草以及生态环境有影响的人类活动。
3.2.4 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利用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刊物、画展、宣传手册等公共传播媒体,提高地方政府和人们对麒麟菜、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人们对麒麟菜、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资源的保护意识;将各种热带典型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重要性、保护的必要性等知识编写入小学教科书,以便后代从小就了解、认识和保护麒麟菜、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资源等海洋资源;建立民间海洋资源保护协会,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广大渔民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海洋环境与他们的生存、事业和发展密切相关;对麒麟菜、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资源丰富的区域,建立国家级的海洋生物资源或水生资源保护区,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成立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企业参与合作,进行可持续性开发,同时建立海洋生态教育示范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活动等;鼓励科研人员对海洋各种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为海洋资源保护、物种保存、遗传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基础数据及理论研究。
[1] 杨宗岱. 中国海草植物地理学的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1979,(2):41-46.
[2] Dennison W C,Orth R J,Moore K A,et al. Assessing water quality with submersed aquatic vegetation[J]. Bioscience,1993,43:86-94.
[3] Den H C. The seagrasses of the world[M]. Amsterdam:North Holland Publication,1970:234-275.
[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84-94.
[5] 范航清,石雅君,邱广龙. 中国海草植物[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1-50.
[6] 王丕烈,韩家波,马志强,等. 海南省儒艮资源现状调查[J].兽类学报,2007,27(1):68-73.
[7] 李文涛,张秀梅. 海草场的生态功能[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39(5):933-939.
[8] 黄小平,黄良民,李颖虹,等. 华南沿海主要海草床及其生境威胁[J]. 科学通报,2006,51(11):114-119.
[9] Deiongn H H,Kiswara W,Kustiawan W,et al.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ugongs (Dugong dugonmü ller 1776) and intertidal seagrass beds in Indonesia[J]. Hydrobiologia,2007,591:7-83.
[10] 吴钟解,陈石泉,张光星,等. 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麒麟菜资源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2):221-242.
[11] Ronald C P,Mcroy C P. Seagrass research methods[M]. Paris:U nesco,1990:19-25.
[12] 王道儒,吴钟解,陈春华,等. 海南岛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及存在威胁[J].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1):34-38.
[13] 陈石泉,吴钟解,王道儒,等. 海南岛海草床群落种间关系研究[J]. 海洋通报,2013,32(1):78-84.
[14] 黄旭光,李顺兴,马晓霞. Pb(Ⅱ)、Hg(Ⅱ)在两种海藻中的吸附和竞争吸附[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70-74.
[15] 陈春华,吴钟解,张光星. 新村港海草床的生态状况及可持续利用探讨[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11):74-79.
[16] 周永召,王芬,周湘彬. 新村港养殖的合理布局及麒麟菜养殖对其水质的影响[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1):113-116.
[17] 冯韶辉,黄小平,张景平. Cu和Cd联合胁迫对海草泰来藻光合作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3,32(6):1545-1550.
[18] 陈石泉,张光星,吴钟解,等. 新村港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 海洋湖沼通报,2014(4):144-152.
[19] Hakanson L. 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a sediment to logical approach[J]. Water Res,1980,14( 8):975-1001.
[20] 赵一阳,鄢明才. 中国浅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丰度[J].中国科学,1993,23(10):1084-1090.
[21] 郭振仁,黄道建,黄正光,等. 海南椰林湾海草床调查及其演变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2012,28(6):706-709.
[22] 吴钟解,陈石泉,王道儒,等. 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海洋科学,2014,38(8):67-74.
[23] 陈石泉,王道儒,吴钟解,等. 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近10a变化趋势探讨[J].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1):48-53.
[24] GB/T 20399-2006,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邹移光)
Distribution of seagrass resources of Eucheuma nature reserve of Hainan province and its protection suggestions
ZHU Zhi-xiong1,MA Kun2,FANG Zhang-sheng1,CAI Ze-fu3,CHEN Shi-quan3
(1.Guangdong Province Vocational School of Oceanographic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320,China;2.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of Taierzhuang,Zaozhuang 277400,China;3.Hainan Academy of Ocean and Fisheries Sciences,Haikou 570125,China)
The seagrass resources distribution was discusse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suggestions ofEucheumanature reserve in Hainan were put forward,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of nine investigation sample plots inEucheumanature reserve in Hainan,in 2008,2012,2015 and 2016,combined with the fixedpoint monitoring data in Gaolongwan,Changpigang and Longwan in 2013 to 201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ere 2 families,3 subfamilies,6 genera and 8 kinds of seagrass inEucheumanature reserve in Hainan,with the common types ofThalassia hemprichii,Enhalus acoroides,Enhalus acoroides,Cymodocea rotundaandHalophila ovali. The average coverage,average density and average biomass was continues to decline in the sample in 2008 to 2014,and then increased in 2015 and 2016. Mainl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ealth of seagrass reserve were rake screw,fishery production,coastal Hatang aquaculture,marine engineering,and natural disasters. We suggest that we should create more resources and reserves,continually develop and utilize,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legal system,improve the public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etc. to make reserve seaweed resources protected.
Hainan island;seagrass;degeneration;protection;suggestions
S917.3
A
1004-874X(2017)04-0090-09
朱志雄,马坤,方彰胜,等. 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海草资源分布及保护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4):90-98.
2017-02-1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3092,417198)
朱志雄(1984-),男,硕士,水产养殖工程师,E-mail:zzxboy168@163.com
陈石泉(1985-),男,硕士,海洋工程工程师,E-mail:breezysmile.c.s.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