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智慧”闪耀丝路启迪全球发展之道

2017-07-25丁宜

中亚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智慧智库倡议

□文/丁宜

“中国智慧”闪耀丝路启迪全球发展之道

□文/丁宜

4月11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土耳其总理府,中方汉语教师程海燕(后)表演民乐葫芦丝。孔子学院汉语课堂近日首次走进土耳其总理府,20余位总理府公务员从这里开启汉语学习之门。 □图/新华社

3月14日,林青(右)、马可(左)与导师付东辉在江西农业大学的油菜花试验田里查看实验对象的生长情况。来自巴基斯坦的希拉·坎扎达和古拉姆·穆斯塔法·瓦桑是江西农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是遗传与育种专业。他们给自己起了地道的中国名字:林青、马可。 □图/新华社

2015年8月14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的员工在位于沙特阿拉伯沙漠腹地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上作业。□图/新华社

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成为即将于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涉及的主题之一。

打造智力丝绸之路,在于关注人才培养和互动,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加强智库交流和支撑引领作用,带动中外发展引擎。

解码丝路建设中的“中国方案”,以“中国智慧”启迪全球发展之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机遇和发展成果,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师傅”培养“洋徒弟”

“没有中水电,没有中国师傅,就没有今天的我!”谈及自己由一名机修工一跃成为项目工程合伙人,突尼斯人洛夫提·拉贾米眼神里透着无限感激之情。26年前,洛夫提是一名机修工,正巧赶上附近中水电工地招工,就此开始命运翻转。

“中国师傅们的技术水平很高,我从他们那里学会很多,再自己琢磨领会,徒弟渐渐就比老师强了。”他笑着说,中国师傅们教会他很多工程计算方法,这为他此后开创事业打下基础。

他从二手车运输队做起,生意逐步扩大,如今涉及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汽车贸易、广告公司等。2015年,他与中水电合作竞标成功,在突尼斯西部共同承建一座大型水坝,从“机修工”成功逆袭为“合伙人”。

从地中海沿岸到几内亚湾,从里海之滨到印度洋岛屿,“感谢我的中国师傅”成为很多当地人的肺腑之言。从个人到企业,从民间到官方,受惠于“一带一路”的感谢之声不绝于耳。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积极致力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全球共享发展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古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大大优化中国开放格局、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为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磅礴的正能量和持续的智力支撑,彰显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恢宏的思想力。

“中国课堂”输送“洋学生”

早在7年前,爱沙尼亚人李飞迪就对中国文化书籍和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但苦于在爱沙尼亚找不到太多相关信息。因此,“2010年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孔子学院一成立,我就马上报名上课了。”他激动地说。

通过孔子学院的学习,李飞迪进一步申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目前是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在读博士生。

“中国课堂给我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机会,为我来中国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不久前,他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计划项目“藤蔓计划”举办的一次招聘会,成为东展科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实习生,为企业提供重要翻译服务,为企业搞研究提供支持。

“我现在研究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未来希望继续着眼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利用自身优势为‘一带一路’相关领域工作。”他向记者谈及个人计划时说。

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高校教育机构,培养出了像李飞迪这样的本土翻译人才和研究型专业人才。不仅如此,一批批来自海外的工程项目人员、技术工人、医生等各行各业的技能型从业者,借由“一带一路”的“中国课堂”来华学习培训,为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积累了大量国际专业人才队伍。

在斯里兰卡的港口码头,赴中国参加培训的学员如今已成长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在马达加斯加,当地首位竹子供应商到中国培训后,被任命为马达加斯加环境环保森林部秘书长,肩负起为当地政府制定第一个竹业发展政策的使命。

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关注人才培养和互动,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至关重要,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与智慧源泉。

“中国智库”带动“洋车轮”

在尼日利亚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柱眼中,“一带一路”是一个“强调包容和参与的全球发展倡议范例”。

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以其宏大规模和雄心壮志,称得上是人类为满足多元性的共同需要而探寻国际合作框架道路上的一道分水岭。这个倡议认识到人们都渴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并且承认人们具有多元的价值观和各自独特的情感。

驱动中外发展的引擎,需要发挥智库的催化作用,强化智库的舆论解释和支撑引领作用,使其有利于凝聚学术共识、有利于社会民众认知、有利于完善相关政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不断强调高端智库建设问题,强调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和话语体系建设。

在达成国际共识,提升互联互通,打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过程中,智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传播中国正能量,并将为包容性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经验,力图在融通智慧的基础上谋求良策,同心打造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诚如《“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媒体共识》中所言,“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角戏”,而是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合唱,必将走出一条人类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共谋发展、共同繁荣的阳光大道。

成就“一带一路”事业,必须善于集中各方智慧。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人才培养,重民生、聚民心、促和谐。让东方智慧闪耀丝路,让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猜你喜欢

中国智慧智库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民居智库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当代全球视野中的国学继承与创新
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贾瑞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