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探讨
2017-07-24王铁华
王铁华
摘 要 本文讨论以兴趣催化教学模式,针对艺术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提出提高英语学习效益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艺术学生 大学英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各大高校招生名额扩大,学生文化程度、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就包括艺术类考生。艺术类大学生一般指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学生,现在还包括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高考录取时以“文化上线,专业排名”的方式进行,因此其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在英语水平方面尤其如此。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讲,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非常难,因此,激发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其英语水平乃至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至关重要。输入模式、情感过滤、跨文化交际敏感性等事项对于我们了解如何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用兴趣催化教学模式,将语言学的教学成果用于探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现状——消极为主
艺术生学习兴趣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文化课特别是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成绩较差,在学习中经历了太多的消极体验,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挫伤,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普遍不高,但又不得不学习英语,导致这种被动学习状况下的学习方法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一些简单的知识以应付考试,但结果也不是很理想,每学期期末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及格,甚至补考很多次也不通过,更不用说和他人进行交流了。在此背景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与老师互相配合,互动学习,反之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太多,自信心受到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没有,甚至造成了有些学生对抗或者放弃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
在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收容器”。教学过程相对简单、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中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较少。再者,有的学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艺术类本科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除了教科书外只有收音机,不提供多媒体教室以及语音实验室,更谈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实施力度,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综合性的原因,许多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逃课现象也比较严重,这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整顿,才能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艺术类专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2提高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效益的教学策略——興趣为主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所学教程的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有兴趣,学习会相对轻松,容易奏效。兴趣会是天生,也可是后天养成,有时会偶然激发而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不能真正地完成预定教学任务,不能扎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是学习英语成败的关键,作为英语老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艺术学院的学生英语普遍水平较低,我在课堂上就会设计些简单多样的课堂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由于大学英语大多是大班授课,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如每周第一次课前,要求一名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口头英文Oral Report或者Duty Report,题材和形式不限,既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与其他同学配合完成。很多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如唱英文歌,朗诵英文小诗歌,做英语小游戏,演英文小品,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和爱好等等,学生非常踊跃参加。课堂中,如果涉及到文章的背景知识,我会用一些图片来展示,也可以让学生去用简单的英语互相交流和讨论,英汉兼用,目的就是敢说,鼓励他们迈出说英语的第一步,对他们采取欣赏,激励的态度来打消他们学英语的消极被动性。课后可以让学生选一些自己喜欢的题材进行写作练习,最好可以和自己的艺术类专业相符的,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歌星和电影明星事迹等等,然后让学生们互相评比,并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等。这些活动不但检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并不枯燥,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在大学英语方面的不断加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要不放弃一线希望,不抛弃一丝信心,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寻找新思路,努力追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沟通,真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使艺术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商学君,许林林.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2] 邱东林,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也展望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