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本关键句切入 促进学生语文课堂深度思维

2017-07-24吴国林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3期
关键词:社戏关键深度

吴国林

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很重要,好的课堂导入应该体现在课堂深处、文本深处,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那么,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如何设计呢?方法固然很多,但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和核心句进行课堂切入,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思考文本,促进学生深度思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一、用文本关键句切入的两个课例

优秀的教学设计精彩纷呈,导入路径也各不相同。如在教读鲁迅先生的《社戏》时,笔者认为,在众多的课堂导入中最能抓住文本重点、引发学生深度思维的方法就是文章最后的一段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要把学生带进深度思维的王国,可以把这段话分成两个话题进行探究:一是“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二是“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就第一个话题而言,应提出的核心追问是:那夜的罗汉豆真的好吃吗?这个设问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一方面,如果说那夜的罗汉豆真的很好吃,但文中并没有任何描述,“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寥寥数语,仅仅是轻描淡写了吃豆的过程,而对罗汉豆的色香味只字未提,对吃豆的美好享受更是没有谈及。另一方面,如果说那夜的罗汉豆并不怎么好吃,又显得不妥,因为文中有两处佐证:一处是第二天“我”吃了六一公公送来的豆子后,“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另一处是文末那句“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学生只有通过有深度的思维才能破解这个难题:在文中,罗汉豆的味道已然不重要,“我”怀念的定然不是罗汉豆本身有多美味,而是“我”与小伙伴们那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童真童趣的美好生活,以及小伙伴们那种热情好客、善良淳朴、聪明机灵的美好品质。这里的罗汉豆已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美好生活、美好情怀、美好回忆的载体,是一种寄托、一种情愫和一种象征。

第一个话题研究透彻之后,第二个话题就变得简单了。一方面,文中多处表明,那夜的社戏其实并不好看。如“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晚上看客少”侧面反映了戏并不精彩,还有“我”最愿意看的“扮蛇精”“跳老虎”,等了好久都不见……既然那夜的社戏并不好看,为什么还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为什么“我”对那晚的戏如此怀念?通过学生的深度思维不难明确,“我”怀念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去赵庄看社戏的经历,包括看戏前、看戏途中以及看戏后的美好感受,是“我”对平桥村优美自然风光的怀念,对平桥村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的怀念,对平桥村自由快乐的美好生活的怀念。而且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深度追问,就能将文章的所有内容串起来,包括看戏前的两次波折、看戏途中对农村风光的描绘以及看戏后在归航中偷豆,实则都与文章的中心密切相关,都是作者精心构思、严密布局的体现。

可见,教读《社戏》,不拘一格地用关键句切入课堂,不仅可以直击文章的重难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思维。如果把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几处美好情愫比作糖葫芦的话,那么,做课堂切入的这段话就是将糖葫芦串起来的竹签,这根竹签深入了每个糖葫芦的内核。

再如,教读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也可以抓住文章结尾部分的一句话切入——“城市里无鸟无鱼未必是好事。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围绕这句话走进文本,不仅能将文章核心内容完整地“拎”出来,也能促进学生思考,把握文本深度。

二、用文本关键句切入课堂的几点好处

从上述课例来看,用文本的关键句切入课堂,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可以直击文本重点。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能够抓住文本的重点。在日常的文本解读中,教师常常会为文本重难点的取舍而纠结,有时甚至会对文本的解读剑走偏锋。而文本中的关键句,就是作者的情感或想法的真实流露、真切表达,只要紧扣这些句子,自然不会偏离文本的重点。

二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在阅读课教学中,学生思维水平的高度决定了他们理解文本的高度,学生的思维深度决定了他们对文本探究的深度。如果教师能抓住关键句,循序渐进地以问题驱动来推进课堂教学,就比较容易将学生带进文本深处。

三是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让课堂精彩纷呈。传统的语文课堂,总习惯于按照不同的体裁,遵循某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来梳理文本,展开研读。而以关键句切入走进文本,会使教学内容灵活多样,课堂结构减少一些割裂之感,变得严谨自然、浑然一体。

四是可以让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来。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都进入了课堂,语文课一度成为其他学科的拼盘,德育、美育等内容掩盖了语文本身的味道。而以文章的关键句切入,让学生在有深度的思维中品析文本,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语文学习就在课堂中真正发生了,“语文味”也就有了。

三、如何锁定文本中的关键句

准确锁定文本中的关键句很重要,它关系到能不能扣住文本的重点,能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是从在文中出现的部位来看。关键句多见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的文章开头即表明作者的态度,点明主旨,总领全文,奠定文本的感情基调;有的文章在结尾部分点明中心,升华主旨,收束全文。当然,还有少数文章的核心句在行文的中间出现,在作者的文字“流淌”过程中悄然“绽放”。

二是从表达方式来看。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而在记叙、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往往就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和对客观事物的真切见解或主张,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三是从内容来看。关键句必须指向文本内核,紧紧围绕文章的核心话题与核心情感来进行阐述,这样才有利于课堂切入时问题的预设,才有利于问题指向的正确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深度思维的目的。

当然,语文课堂切入的方法应该是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用文本关键句切入课堂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精彩的,但却一定是能将学生带进文本精彩之处的、能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能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方法。

(責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社戏关键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鹏鹏猪
《社戏》的结尾赏析
画与话
鲁迅在《社戏》里撒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