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常见误区

2017-07-24张政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集体经验教学活动

张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避免步入下列三个误区。

一、片面注重科学探究形式

“猜想”与“验证猜想”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常见环节。合理的科学猜想能够激起幼儿探究的兴趣,“验证猜想”旨在让幼儿对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考。然而在某些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很多教师拘泥于活动流程与形式,为了“验证猜想”而进行“猜想”,忽视“猜想”环节本身具有的意义。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紫甘蓝汁”中,教师在幼儿没有“紫甘蓝汁遇酸变红,遇碱变绿”的科学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让幼儿“猜想”,结果本该是红、绿两色的猜想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猜想。这种没有科学知识、经验为依据的“猜想”实际上是“瞎想”,它并不符合科学猜想的要求,也谈不上“验证”。因此,教师要明确“验证猜想”对于幼儿科学思考、推理能力发展的意义,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的猜想并进行验证。

二、忽视探究活动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1.教师语言的严谨性不高

在科学活动中,科学名词、概念混淆,科学语言与生活语言混用等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教师经常用“这个”“那个”“这样”“那样”等代词来指代物品或操作动作。教师应当明确,科学探究活动涉及的科学概念要准确,要尽可能使用科学语汇,以避免造成幼儿思维的混乱。

2.实验操作工具的规范性不高

科学小实验是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常见形式。实验操作工具的规范使用既是科学小实验开展的前提,也是幼儿科学素养的体现。然而现实中,有许多教师经常忽视這一问题。例如,很多幼儿园会在科学区投放滴管,但教师并没有全面、仔细地为幼儿演示过滴管的正确使用方式,导致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一把抓”的现象。其次,科学探究实验工具经常会与其他区域(如沙水区)的工具“串用”,造成工具的污染或破损,进而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及结果的获得。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幼儿规范使用科学探索工具,也要及时引导幼儿在活动结束之后清洗或整理实验工具,以保证下次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缺乏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整合

1.没有与幼儿的经验、能力和生活整合

科学探究活动要与幼儿已有的能力、经验整合,在此基础上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生活能力。现实中,有些教师认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水、空气、光等缺乏新意,因而一味追求选材上的新意,忽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导致幼儿在活动中“一头雾水”,或只会机械地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形式化”的操作,没有内化探究活动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并将之整合到已有的经验之中。因此,教师要基于班级幼儿已有的能力、经验,关注幼儿平时提出的“为什么”,在一日生活中挖掘科学探究活动的资源。

2.没有将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加以整合

科学探究活动既可以作为集体教学活动,也可以作为区域活动,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区域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具有自由、自主和个性化等特点,幼儿获得的知识与经验一般较为零散。集体教学活动具有计划性、目标性、系统性、组织性、指导性等特点,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系统化。一般来说,比较个性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如对事物的观察)可安排在区域中,以期为集体教学积累经验,避免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集体教学活动中未完成的探究活动内容或问题,则可以放在科学区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探究,以此促进探究活动的进一步深化。总之,教师要协调好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联动。

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严谨、规范、高质量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能力,为其日后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集体经验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乐淘淘“先进”经验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乐淘淘“先进”经验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