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绘本教学与情感建构

2017-07-24连心睿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爱德华詹姆斯妹妹

连心睿

摘 要: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标志着在我国施行了将近4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终结,中国进入了全面二孩时代,越来越多的二孩家庭诞生。很多家庭面临的不仅仅是抚养两个孩子的经济问题,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缓解“老大”因弟弟妹妹的出现而产生的焦虑情绪、缺乏安全感等问题,处理好与他们的相处关系,除了日常的家庭教育,我们可以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利用优秀的绘本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出困惑。

关键词:绘本教学;情感建构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的儿童图书。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绘本是能够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影子的绘本,是生活的写照,是想象的世界,是未知的天空。孩子们在绘本的带领下走进书里,把书里的故事放进生活里。当孩子想要用绘本打开全新世界时,成人应该做的是把绘本读给孩子听,用轻松不说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在绘本中主动提高建构基础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情感抒发的平台,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增加他们的学习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为幼儿们提供有意义的背景情境和情感教育。

一、发挥绘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在文章中提到“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画?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靠耳朵”。这句话极高地肯定了“读绘本”的重要性。4~5岁,常常是孩子语言发展和情感品质形成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期教师对孩子的引导非常重要。我们常常会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与孩子们分享,好让孩子们感兴趣,在倾听着与自己生活经验相似或者不一样的故事里,跟着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去感受绘本主人公的情绪,去慢慢建立起同他们的情感纽带。由此情感的热浪一次次地冲击着孩子们,让他们的心灵接受着一场感同身受的洗礼,从此开启成人未曾引领的全新世界,人格逐渐变得有温度,开始懂得理解父母,关爱同伴。他们的生命开始扩展,延伸,承受,成熟。

《我会有个弟弟吗?》是一本关于“家里即将迎来老二”的绘本故事。它讲述了小主人公爱德华对快要降临的小宝宝虽然充满好奇与期待,但随着大人们把注意力和热情不经意地投注在马上要出生的小宝宝身上,爱德华却失落地待在角落里并且对小宝宝的期待变得执拗:一定要是小弟弟,一定要叫詹姆斯。从那之后爱德华所有喜爱的玩具都只是为那个叫詹姆斯的小弟弟准备的!

我们会发现在这里爱德华所热烈欢迎和认同的小詹姆斯其实就是他自己。或许他认为只有一个跟他一模一样的小孩儿,才不会抢走原本属于他的父母的爱和关注。

二、引导幼儿对绘本角色进行情感体验

在读完绘本之前,我指着封面上的图案引导孩子们对“怀孕的妈妈”和“好奇的爱德华”进行人物形象观察并且提问:“看看图中妈妈肚子怎么啦?妈妈怀孕了。那么爱德华会怎么样呢?他们今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故事呢?”接着是对故事的完整感知。这则故事情节感人,语言简洁,所以让孩子们理解图文并不难,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在讲述过程,将主人公爱德华的情感变化分成“对新生命的好奇”“失落孤独”“执拗的期待”“对妹妹的到来感到欣喜”四段,设置一些关于情节走向的开放性问题,让孩子们角色扮演模仿故事发生的片段,去感知爱德华的喜怒哀乐并且大胆表达,仿佛自己就是爱德华本人,这样孩子们便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更易引起共鸣。

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绘本情感的内涵,笔者还设计展开了关于“如果你有了一个妹妹或弟弟”的主题讨论活动,提问:如果你的妈妈也怀孕了,你想要弟弟还是妹妹?如果你真的有了一个弟弟或妹妹,你是否也会像爱德华那样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很期待的呢?

这些问题看似不经意,孩子们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的孩子问到想要个弟弟或妹妹的问题时,刚开始会抗拒,找出害怕会被抢玩具、抢零食、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等等理由,但当问到如果真的有一个妹妹或弟弟会怎么办的问题,孩子们在沉默之后给出了好多答案,比如会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看奥特曼,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像爱德华那样做,一直期待着他(她)的到来等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讨论过程中一个孩子情绪低落,我询问了原因,原来是因为他刚刚有了一个小弟弟,所以担心爸爸妈妈会不再爱他。面对这个问题我引用了書中故事里的情节,通过和他发生同样事情的主人公的行为类比,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帮他出主意,使他不再悲伤。过程中我将孩子切身发生的事与书中的情感传达核心紧紧连接,去努力感知孩子小小世界里担心父母会不再爱自己的担忧, 然后引导孩子去感知爸爸妈妈不变的浓浓的爱意和亲情。最后在讨论的高潮里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无论我会不会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始终不变。

故事里爱德华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妹妹的到来的期待和爱,也感化着读过故事的孩子们,不知不觉孩子们的情感就得到了升华,对父母的安全感也慢慢建立。

在绘本的最后爱德华在忐忑中终于迎来了“詹姆斯”,但是让他失望的是,这个“詹姆斯”是个女孩,一个可爱漂亮的女孩。随着时日的增多,爱德华的失落与焦虑逐渐变成了对妹妹的呵护和疼爱。正如插图中所说的:“我确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尽管我一直都不知道。”

三、尊重孩子感受,陪孩子一起学习

回到现实生活中,如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当二胎政策放开,假设会有一个弟弟或妹妹来到孩子们现有的生活中,这种类似的话题可能会在家长们不经意的调侃中问到孩子,孩子会在有意无意中对这类话题很敏感,感到无助和不知所措,独占欲逐渐增强,害怕分享。如果父母此时没有注意孩子的感受,孩子便会抗拒在生活中出现的与其共同分享之前属于他的物质世界的另一个人。家长的言论影响着孩子们与他人分享的态度,读绘本过程中作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对孩子们进行绘本情感内涵深层次的挖掘,那么再优秀的绘本的价值也会好像被丢到了阴暗角落里不会显现,从而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巧借绘本组织活动和教学,以尊重的方式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他所顾虑的,那么,孩子的世界是简单而清晰的,情感触角更是纤细而敏锐的,当他们感受到安全稳定的爱时,他们会理智地表现出大度和友爱。

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我让孩子们把《我会有个弟弟吗?》带回家,让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让父母懂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呵护敏感的童心,让自己的孩子在与人相处中更加开朗,愉快成长。

四、结语

绘本是孩子们接触最多的儿童读物,它不是万能的,但它是孩子成长路上极其重要的朋友,我们应该让绘本的价值发挥出来,去帮助孩子解决看似对成人来说很细微的小事,那些在孩子的眼睛里比天大的事,那些在他们的小世界里会引起波澜起伏的事。绘本里的世界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避风港,寻找到了关于爱的答案,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如何走向独立。优秀的绘本会为孩子提供有意义的背景情景。我们的教学应以一种正面的积极情感引导孩子处理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用温情包容孩子敏感细腻的心灵,保留孩子的纯真,让孩子心存期待,感受到被尊重和爱,遵守诺言与规则,形成完整人格,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猜你喜欢

爱德华詹姆斯妹妹
我的妹妹不爱我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爱德华和玛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