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德育课改下德育课课程建设现状与后期创新设想

2017-07-24宋媛黛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标准德育

宋媛黛

摘要:德育课程需遵循方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要求、“三贴近”的实践意义、知行统一的核心、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以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原则来进行课程创新,促使新一轮的德育课程改革中出现更加符合国家对职业人才要求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德育;课程标准;创新;一体化

一、我校近年德育课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

1.教学对象的不足

(1)社会因素。据《学生基本信息表》的统计情况显示,来自农村家庭、工人家庭和无业家庭的学生占比85%,家庭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90%。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整体文化素质与生活水平均较低。

(2)年龄因素。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认识较浅,常常出现偏激的观点和行为,情绪多变,不稳定,极易高度兴奋,缺乏自制力。

(3)教育性质。鄙视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重新“抬头”,学生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易产生自卑感,加上自身基础知识薄弱、职业认知感差等原因,易产生厌学感。

2.授课形式的不足

(1)授课形式稍显单一,无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困难,教师授课被动。

(2)虽提倡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以实现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但实际情况为学校并未给予足够支持,使一体化授课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很好地实现,授课效果有限。

3.授课内容的不足

(1)课程内容时代性不足。作为德育课程内容主要载体的教材,虽然在数量上较为丰富,但内容陈旧、千篇一律,脱离现代社会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课程体系呈现不够完整,学科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理论性,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充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

二、德育课课程改革创新与突破

1.创新要求与方向

(1)要“三贴近”。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目标可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增加“情感态度观念”,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认知,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要注重“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密切联系生產实际、社会实际、教育实际,遵循职业教育特殊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来设置课程。

(3)要善用科学手段。授课模块细化、清晰化,授课方式多样化、科学化,不同课程模块使用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使课程授课体验与授课效果均得到有效提升。

2.最新课程标准创新突破

德育教育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拓展课程内涵。课程体系、目标、内容要“以人为本”,既要突出德育育人的特点,又要体现课程的可实践性,避免空谈。

(2)整合课程模块。由过去四门必修课的十余个模块整合为六门课程的六个必修课模块,并添加两大学校课程模块。课程体系更加清晰,课程目标更加科学、完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符合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际要求。

(3)突出职校课程特色。设置了以“用”为本的课程,如“就业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充实了职业道德、理想和能力的教育内容。

(4)增强课程适应性。将德育课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高技班提升课程、选修课程三个部分。一是要保持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把不同学制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必须掌握的内容列为必修课;二是将高技班提升性课程设为选择性必修课程,让各专业根据课程实际安排情况,在高技班进行课程安排,以提升综合素质;三是给各个专业系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形势的发展、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自主、及时地安排相关德育课教学内容,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三、实施过程创新设想

1.建立学习工作站,落实德育“理实一体化”

一是明确学习工作站目标。让学习者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创设丰富的学习工作资源,在工作站中经历完整的学习任务,体验工作程序;二是学习工作站要注重营造职业环境,实现“教、学、做”合一。以“理实一体化”的模式授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融入社会企业文化,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2.完善评价机制,运用多元化考评

多元化考评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了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要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标准德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